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題一 金剛石、石墨和C60一、教學目標:1、了解金剛石和石墨的主要物理性質及相關的用途(重、難點)。2、知道同種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3、結構、性質和用途的關系。4、以碳的單質為載體,引導學生形成觀念:科學發展是無止境的。二、教學準備:【教具準備】1、木炭(或活性炭)、淺紅色的水、小錐形瓶、2B和6B鉛筆,組裝好的電路展示板。2、實物:金剛石、石墨原子排列結構模型。【知識準備】1、資料:碳是一種非金屬元素,拉丁語為Carbonium,意為“煤,木炭”。碳是一種很常見的元素,它以多種形式廣泛存在于大氣、地殼和生物體之中。目前已知的化學元素只有100多種,但人類發現和合成的物質已超過3000萬種,其中含碳元素的物質種類最多,這些物質中絕大多數是碳的化合物。純凈的、單質狀態的碳有多種,分別是金剛石、石墨、C60等。2、單質是指 。列舉幾種常見的單質 。3、你認為同種元素能形成不同的單質嗎?如果能的話,舉例說明。答: 。三、教學過程:【引入新課】碳是一種很常見的元素,“碳家族”非常龐大,已知的3000多萬種物質中有2000多萬種物質含有碳元素。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碳”的世界,敲開“碳府”大門。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碳的幾種單質:金剛石、石墨和C60。(板題)【自主探究,學習新課】(一)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1、閱讀教材第106頁和107頁,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內容。比較金剛石和石墨主要物理性質。金剛石(C) 石墨(C)顏色形狀 正八面體形狀 細鱗片狀固體硬度觸感 ——————導電性 不導電指導學生在填寫“石墨有滑膩感”時做實驗:“用手指輕輕觸摸鉛筆芯粉末” → 學生完成后指名回答 → 教師點撥過程中做好“石墨具有導電性”的實驗。金剛石和石墨的化學式都是:“C”都是由碳元素組成單質。由此可知,同種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但也引出了一個問題。2、思考: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卻形態各異,物理性質有較大差異,什么原因導致了這些不同呢?答: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教師對照“模型”講解)結論:結構決定性質(板書)(二)金剛石和石墨的主要用途1、觀看視頻。(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看:金剛石和石墨的主要用途有哪些?這一用途是利用了哪一點性質?)2、學生活動。(討論交流)3、教師小結:通過剛才的討論交流,我覺得我們有兩個收獲,一是知道了金剛石和石墨的主要用途,二是可以得出“性質與用途的關系”即性質決定用途(板書)(三)生活、工農業生產中常見的“炭”“剛才,我們學習了金剛石和石墨這兩種碳單質,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中我們還經常要用到木炭、活性炭、炭黑和焦炭等。 這些物質的主要成分是碳單質,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教師講解介紹,穿插實驗“木炭(活性炭)吸附水中的紅顏色”。(四)C60教師結合“投影”進行講解介紹。它和金剛石、石墨一樣都是碳單質,不一樣的是金剛石、石墨是直接由碳原子構成,而C60是60個碳原子構成1個C60分子。分子結構像足球。簡單介紹用途。“目前,人類對C60的研究正在不斷深入,同時發現了碳納米管、C70、C90等。在這一領域,科學家取得了一些重大成果,隨著科技的發展,碳單質的用途將不斷擴大。”視頻(科技前沿)【課堂小結】投影1:結構、性質和用途的關系投影2:“我們學到了什么?”投影3:“碳”“炭”之分四、鞏固練習:1、下列關于C60說法錯誤的是( )A、 C60是由碳元素組成的 B、 C60表示1個C60分子C、 1個C60分子是由60個碳原子構成的 D、 C60是由碳原子直接構成的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同種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單質 B、同種元素只能組成一種單質C、木炭的吸附性比活性炭強 D、碳的各種單質的物理性質相同3、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差異很大,因為( )A、碳原子內部結構不同 B、元素組成不同C、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D、碳原子結構中,最外層電子數不同4、測得某種物質只含有碳元素,這種物質( )A、一定是一種單質 B、一定是石墨C、可能是化合物 D、可能是一種單質,也可能是幾種碳的單質的混合物教學反思:【板書設計】課題一 金剛石、石墨和 C60一、金剛石 石墨二、C60三、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