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掌握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和方法,知道二氧化碳的驗證和驗滿方法;(2)、能設計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簡易裝置,初步學會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操作;(3)、了解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方法和一般思路。2、過程與方法(1)、通過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復習和對比確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驗證方法,進一步得出實驗室制備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2)、通過多種能得到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的分析,得出選擇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原理制備二氧化碳的原因,引導學生得出實驗室制備氣體時還需要考慮的一些基本因素,使學生的知識得到整合和升華。(3)、通過學生設計、組裝實驗裝置,掌握基本實驗技能。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培養學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嚴謹、勇于創新、大膽實踐的科學精神;(2)、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體驗探究成功的樂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二、重點難點:重點: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實驗裝置和實驗步驟。難點:從二氧化碳制取裝置的探究過程中,提升實驗室制取氣體裝置的設計水平。三、活動展開:(一)、預學展示活動內容:1、預習內容:課本P113-115頁2、知識整理:(1)、在實驗室里,我們用_______或 (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鈣)和___________反應制取二氧化碳,化學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供信息:1體積的水能溶解1體積的二氧化碳,增大壓強還能溶解的更多些。二氧化碳與氧氣實驗室制取及相關性質比較、氧氣 二氧化碳藥品 KClO3、MnO2 KMnO4 H2O2溶液、MnO2反應物的狀態反應條件密度是否溶于水化學方程式(3)、請你根據下圖回答下列問題:①實驗室用KMnO4制取氧氣時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可以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可以選用的收集裝置是 。②自我總結:氣體發生裝置的確定應考慮的因素: ;氣體收集裝置的確定應考慮的因素有: 。(4)、通過預習“二氧化碳實驗室制取的研究”你還存在哪些疑問:。活動流程:預習書本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相關內容,復習回顧氧氣的制取相關內容,填寫空白;并將預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或疑惑如實填寫下來。活動目的(設計意圖):通過預習和復習回顧,對二氧化碳的制取所用藥品、反應原理有定性的認識,通過回顧制取氧氣的實驗裝置,為設計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作鋪墊。通過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遇到疑問的填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目的、有重點的強調出來,解決相應問題。(二)、研學過程活動環節 活動內容 活動流程 活動目的(設計意圖)情境創設 以“左邊月兒彎,右邊月兒圓,彎月能取暖,圓月能助燃”這則謎語引出課題。 學生積極思考并回答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和諧、輕松的學習氣氛。復習比較 1、多媒體演示: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裝置。2、提問: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基本方法。3、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選擇原料——設計裝置——收集驗滿)反思改進4、用以上思路完成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學生觀察,回憶,思考回答氧氣的實驗室制法:(藥品、裝置、操作) 1、通過對氧氣制取的復習,為突破教學難點做好鋪墊。2、讓學生回憶已有知識,為研究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確定研究方向。3、告知目標,引起注意,活動環節 活動內容 活動流程 活動目的(設計意圖)討論交流 1、列舉部分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2、提問:以上反應中適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是什么?3、反應原理:碳酸鹽與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 1、學生書寫有關化學方程式。2、學生分析是否適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3、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 1、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評價實驗方案的能力。2、練習化學方程式書寫。3、培養學生綠色化學的理念。4、初步形成實驗室制取氣體的反應原料的選擇思路。實驗探究 1、介紹實驗用品和實驗內容。用常見的碳酸鹽(碳酸鈉、碳酸鈣與)常見的酸(稀鹽酸、稀硫酸)實驗。2、提示實驗觀察重點。3、提示實驗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項。 1、學生分組完成學案上的實驗:探究二氧化碳制取的原料的選擇。2、學生記錄實驗現象。3、學生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4、學生小組內交流。 1、認識實驗對比觀察是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更注重學生獲取新知的體驗學習。2、練習基本操作。3、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提高其通過實驗獲取化學知識的能力。歸納小結 1、提問:通過實驗,選擇什么原料作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2、(多媒體展示)稀鹽酸與碳酸鈉反應很快,不易控制;稀硫酸與石灰石反應時,生成的硫酸鈣微溶于水,覆蓋在石灰石表面,阻礙了反應物的接觸,反應慢慢停止了,得不到足夠的二氧化碳;其中稀鹽酸與石灰石反應,反應速度適中,產生氣體較純凈,易制易取。3、確定:用石灰石(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 ↑ 1、學生回答,并說明理由。2、學生觀看,思考,對照。3、學生識記:實驗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 1、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從而實現由特殊到一般的轉化,潛意識地培養學生認識規律的一般方法。2、實現雙基目標。活動環節 活動內容 活動流程 活動目的(設計意圖)知識反饋 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選用的反應物最好的是:A.碳酸鈉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硫酸C.大理石和稀鹽酸 D.石灰石和濃鹽酸 學生思考,解答 及時鞏固新知合作探究 1、多媒體展示以下實驗裝置: A B C2、提問:能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是哪個? 1、學生觀察思考2、學生選擇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并回答。3、學生小結裝置的設計思路:看反應物狀態及反應條件而定。4、固+液→CO2(氣體) 1、實現雙基目標,教學學生初步學會實驗室制取氣體裝置的選擇。2、留下伏筆,為下一步裝置的改進預留一定的空間。拓展提高 1、舉例說明用以上B裝置制取氧氣時曾經遇到過的不便。2、如何改進裝置,并指出其優點。 學生分組討論,提出改進方法,說明改進的理由。 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為下一步改進設置梯度。拓展提高 1、多媒體展示可控反應的實驗裝置,簡單說明其使用范圍。2、提出對上述裝置的改進要求:通過改進,實現對反應的控制。 1、學生觀察,思考。2、學生合作、探究裝置的改進方法。3、學生回答:裝置的改進方案,說明理由并指出是否能夠控制反應的進行。 1、強化學生創新意識。2、培養學生學無止境,不斷進取的良好品質。3、培養學生節約意識。課堂小結 多媒體展示實驗裝置:簡易裝置→便于加酸 → 控制反應 學生觀察,識記、理解 1、通過對比認識裝置的改進有利于實驗的順利完成。2、培養創新意識。活動環節 活動內容 活動流程 活動目的(設計意圖)合作探究 1、多媒體展示以下實驗裝置:2、提問:能用于實驗室收集二氧化碳的是哪個? 1、學生觀察思考2、學生選擇收集二氧化碳的裝置。并回答。3、學生小結裝置的設計思路:看氣體的密度和水溶性而定。4、向上排空氣法收集CO2 實現雙基目標,教學學生初步學會實驗室收集氣體裝置的選擇。知識反饋 2、用下列提供的儀器設計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1、學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繪制裝置圖。2、交流,說明本組設計方案的基本思路及操作方法。 1、識別儀器;培養學生實驗裝置設計能力;2、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能力;培養學生評價能力。3、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問題討論 根據學生設計的實驗裝置制取二氧化碳,如何檢驗和驗滿二氧化碳氣體呢? 學生回憶舊知識,討論方法。檢驗: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是二氧化碳驗滿:用燃著的木條靠近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說明二氧化碳集滿。 復習舊知識,解決實際 問題體驗實踐 根據學生設計的簡單的實驗裝置制取、收集、驗證二氧化碳氣體。 學生動手實驗,體驗成功。 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的實驗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不斷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意識。活動環節 活動內容 活動流程 活動目的(設計意圖)知識反饋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幾步:①向長頸漏斗中注入稀鹽酸;②向容器中入幾小塊石灰石;③按要求連接好儀器;④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⑤收集氣體。下列步驟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④③①②⑤ C.③④②①⑤ D.③④①②⑤ 學生思考,解答 及時鞏固新知知識歸納 根據氧氣、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歸納氣體實驗室制法的設計一般思路。 學生思考后回答:1、原理2、裝置3、制取(檢驗、驗滿、步驟、注意事項)。 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問題解決 學生預習展示中的疑惑投影出來。 學生交流與討論,逐一解決相關疑惑。 鞏固所學內容,對其中的重點、難點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反饋教學效果。課堂小結 多媒體展示本課題的知識點。 觀看,理解、記憶 所學知識有系統性的認識板書設計: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反應藥品及原理1、藥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鹽酸2、原理:CaCO3+2HCl==CaCl2+CO2↑+H2O二、反應裝置1、發生裝置:固體和液體不加熱制取氣體2、收集裝置:向上排空氣法三、檢驗和驗滿1、檢驗: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證明氣體是CO2;2、驗滿:將點燃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熄滅,證明氣體已集滿。四、操作步驟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 裝藥品(先固后液)→ 收集氣體(驗滿)(三)、學習效果評估活動內容: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以下幾步:①向長頸漏斗中注入稀鹽酸②向容器中入幾小塊石灰石③按要求連接好儀器④檢查裝置的氣密性⑤收集氣體。下列步驟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④③①②⑤ C.③④②①⑤ D.③④①②⑤2、某學生設計了下圖所示的四套裝置來制取CO2,其中在制取時不能使反應隨時發生或停止的裝置為 ( )3、下圖所示為實驗室常用的實驗裝置:據此回答下列問題:⑴常溫下,用鋅粒和稀硫酸液體反應制取氫氣,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填序號,下同),收集裝置是 ;(2)實驗室通常用稀鹽酸和石灰石反應制取CO2,化學方程式為 ;此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氫鈉(NaHCO3)固體加熱分解(產物為碳酸鈉、二氧化碳和水)來制取,化學方程式為 ,若用此法來制取CO2,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 ,收集裝置是 ;(3)F裝置可用來測量生成的CO2氣體的體積,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層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氣對實驗結果 (填“有”或“沒有”)明顯影響。4、利用下列儀器進行氣體的制取和性質實驗(注意:C為集氣瓶):⑴儀器A、D、H的名稱分別是 、 、 ;⑵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并收集氧氣,需要的儀器是 (填字母),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藥品是 ,從上述儀器中組合4套發生裝置為 、 、 、 (填字母),檢驗二氧化碳收集滿的方法是 。活動流程:學生獨立完成相關訓練,鞏固所學知識。活動目的(設計意圖):對所學知識能學以致用,同時反饋學習效果。①②A B C D E F水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