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之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實驗室中制取CO2的反應原理。 (2)探究實驗室中制備CO2的裝置。 (3)了解實驗室中制取氣體的思路和方法。 2.過程與方法 能合理使用課堂資料,并會利用這些資料設汁實驗方案。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從設計裝置和制取氣體的過程中獲取成就感,進一步增強學習化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 實驗室制取CO2的反應原理和實驗裝置
教學難點 確定實驗室制取氣體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的一般方法
教學用具 教師用具:投影儀、實驗器材。學生用具:(1)儀器:小試管、藥匙、注射器、錐形瓶、平底燒瓶、燒杯、大試管、集氣瓶、長頸漏斗、(帶導管的)雙孔塞及單孔塞、帶塞子的彎導管、水槽、酒精燈; (2)藥品:石灰石、碳酸鈉、稀鹽酸、稀硫酸、澄清的石灰水、木條。
教學方法 觀察發現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動手操作法等
教學過程
一、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與反應原理
教學活動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題引入 猜謎語,PPT呈現謎語內容:猜一種氣體左側月兒灣,右側月兒圓;彎月能取暖,圓月能助燃。大家知道這是什么氣體嗎? 學生齊答:CO2真棒,看來同學們對元素符號的記憶十分形象。 用學生非常熟悉的實驗,提出本節課的第一個問題,拉近了生活與課堂,引發學生的興趣
回憶舊知 學生通過回憶已有的生活實際,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呢?哪位同學能舉手說一下?PPT圖片提示大家 好,同學們一口氣說了好幾個,說明同學們能夠將自己實際生活與我們的化學理論結合起來。我們生活的整個世界都是化學的世界! 通過回憶舊知識,對下一步的分析比較打下基礎,為新課做鋪墊。
瞄準目標 學習目標:這是我們這節課的學習目標,請同學們大聲齊讀一下,好,開始! 好,課程目標的學習要求我們做到心中有數,其中這節課選擇合適的實驗藥品,合理的使用實驗裝置,準確的驗滿二氧化碳是本節課的重點,同學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要重點把握。 把握目標,明確當堂任務
探究活動一 請大家拿出導學案,課堂探究活動一,老師為大家提供了5種化學藥品, 現在請每組派一個代表到講臺上來,先上來123組的代表,分別將稀鹽酸加入到盛有碳酸鈉、碳酸鈣、 石灰石的試管中。下面同學注意觀察生成氣泡的快慢。再上來456組的代表,分別將稀硫酸加入到盛有碳酸鈉、碳酸鈣、 石灰石的試管中。下面同學注意觀察生成氣泡的快慢。 動手演示實驗,同時觀察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
分析比較 1、點評:這幾位同學的實驗操作有沒有什么問題啊?2、下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填好實驗觀察表。 1、很好,操作十分規范。2、實驗演示完畢后,小組討論填寫實驗現象觀察表,并請小組代表匯報討論結果,其他小組適當補充。 是合作辨析的環節。通過分析比較,動腦思考,篩選合理的藥品和反應原理。
總結深化 你認為實驗室制取氣體原理選擇的依據是什么? 學生結合各種方法的特點進行總結發言。 提高學生的總結能力
探究新知 問題四:給定藥品,你能否嘗試著完成實驗? 最終確定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藥品 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體驗合作、發現的樂趣。
建構新知 你認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原理? 小組代表黑板推理得出實驗室制取CO2的反應原理為: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分層反饋,總結提升
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
教學活動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對比分析 我們已經選擇合適的藥品和反應原理。下一步要選擇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 對比回顧實驗室制取氧氣填寫課本P114兩個表格,先自主填寫2分鐘,然后小組討論3分鐘,最后小組代表展示討論結果。 通過對比實驗室制取氧氣,得到分析裝置的要素
回憶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兩套裝置 由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兩套裝置,小組討論幾個問題 復習舊知,分組討論,代表發言 鞏固舊知,為新知的學習奠定基礎
對比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實驗室制取及相關性質的比較 通過對比找出異同,從而確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補充完善完成課本的表格,討論裝置。 培養學生處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利用提供的儀器的組裝發生裝置 讓學生自己拼裝裝置,小組內交流優劣。 學生自己動手組裝展示和匯報。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氧化碳如何檢驗、驗滿。實驗步驟 討論和思考:如何檢驗二氧化碳?如何驗滿?實驗步驟有哪些? 思考,回答
總結 通過本課題的學習,總結出制取氣體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總結收獲,交流體會。 學生在交流中互相激勵,使設計仍在繼續。
三、實驗室制取氣體的注意事項
教學活動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提問比較 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實驗室制取氧氣和二氧化碳兩種氣體的裝置有何異同? 分別從發生和收集裝置說明 思考、總結、歸納
注意事項 總結實驗室制取氣體有哪些注意事項? 聯系物質的具體性質 進一步領悟物質的性質與制法之間的內在聯系
四、實驗室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氣體并驗滿
教學活動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動手實驗 小組合作,制取并驗滿一瓶二氧化碳氣體。 請用“你自己組裝的裝置”,按照合理的操作步驟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在制取二氧化碳的過程中,注意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小組內分工明確,相互配合。 動手操作及聯系實際能力
當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學生總結后,教師總結提升 總結、歸納能力
當堂檢測 學習過程就要結束了,快來檢測一下咱們的學習任務目標你達到了沒有吧!A、B兩個層次依此提高,快選擇你適合的層次測驗一下。 完成課堂練習題,當堂批改 完成任務自測,鞏固本節課知識
拓展延伸 用久的開水瓶膽內常有 一層水垢,主要成分是碳[ CaCO3 ],如何除去開水瓶內的水垢? 食醋 實際應用
結束語 化學,本身就是一種生活,希望同學們在課后更深刻地了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關知識;更多地了解制取二氧化碳在生活生產的應用。感謝大家的認真傾聽! 學生感悟 心靈相通
板書設計
課題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 二、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 1、設計實驗裝置 2、制取二氧化碳 3、驗滿二氧化碳
導學案設計
課題二(第一課時)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導學案年級 姓名 等級 【課前預習】1、實驗室制取氧氣2、二氧化碳的用途3、制取二氧化碳的思路【導入新課】猜謎語二氧化碳的用途【學習目標】1、通過實驗現象,找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合適藥品及反應原理。2、對比實驗室制取氧氣,小組合作設計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3、分組實驗,制取并驗滿一瓶二氧化碳氣體。【課堂探究】活動一:實驗室制取CO2的反應原理(課本P113)探究實驗:(老師請6個小組代表上講臺演示實驗,每次3人演示)可供選擇的藥品:碳酸鈉、碳酸鈣、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稀鹽酸、稀硫酸;可供選擇的儀器:試管。實驗演示完畢后,小組討論填寫實驗現象觀察表,并請小組代表發言,其他小組適當補充。實驗現象觀察表實驗編號實驗藥品實驗現象及反應速率快慢是否適合實驗室制備CO21碳酸鈉和稀鹽酸2碳酸鈣和稀鹽酸3石灰石和稀鹽酸4碳酸鈉和稀硫酸5碳酸鈣和稀硫酸6石灰石和稀硫酸實驗結論: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藥品是 。選用該組藥品的理由是 ,不選擇用其他組藥品的理由 。實驗室制取CO2的反應原理:(書寫總方程式即可)活動二:實驗室制取CO2的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課本P114)對比回顧實驗室制取氧氣填寫課本P114兩個表格,先自主填寫2分鐘,然后小組討論3分鐘,最后小組代表展示討論結果。探究結論:選擇“氣體發生裝置”時應考慮 ;選擇“氣體收集裝置”時應考慮 。活動三:實驗室制取CO2的實驗步驟(對比氧氣,小組總結)檢驗?驗滿?活動四:小組合作,制取并驗滿一瓶二氧化碳氣體。請用“你自己組裝的裝置”,按照合理的操作步驟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在制取二氧化碳的過程中,注意觀察記錄實驗現象,小組內分工明確,相互配合。【課堂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分層檢測】:【A層】1.雞蛋殼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將一個新鮮的雞蛋放在盛有足量稀鹽酸的玻璃杯中,可以觀察到雞蛋冒氣泡,該氣泡的主要成分是( )A.氫氣 B.二氧化碳 C.氧氣 D.氮氣2.實驗室制取氣體選擇收集方法時,對氣體的下列性質不必考慮的是( )A.顏色 B.密度 C.溶解性 D.是否與水反應3.將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進行比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氣體發生裝置可能相同 B.反應條件相同C.氣體收集方法可能相同 D.反應的基本類型相同4.(4分)(桂林中考)下列裝置不能用于實驗室收集氣體的是( )【B層】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向盛有石灰石的容器里加入稀酸后,石灰石表面幾乎無氣泡產生,其原因可能是( )A.發生裝置的氣密性不好 B.沒有加熱C.石灰石中含碳酸鈣過少 D.加入的是稀硫酸2.(20分)(咸寧中考)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實驗室里現有高錳酸鉀、大理石和稀鹽酸,以及下列儀器,回答有關問題:(1)利用上述儀器和藥品做“制取二氧化碳的實驗”,反應的原理是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選擇儀器后,連接裝置并檢查 。 (2)若補充一種玻璃儀器 (填儀器名稱),利用上述儀器和藥品還可以制取氧氣,你選擇的儀器是 (填序號)。【課后延伸】:用久的開水瓶膽內常有 一層水垢,主要成分是碳[ CaCO3 ],如何除去開水瓶內的水垢?
教學探討與反思
二氧化碳是繼氧氣之后又一重要的物質,在初中化學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節課的實驗多、如何引導學生討論,從總體上看,本節課基本上達到了新課程標準要求的預期目標,使單調的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教學富有啟發性、探究性和人文精神意境。我對本課的教學主要體現在:1、通過與氧氣的性質、制取方法的對比,讓學生了解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裝置及收集方法,從而了解實驗室制取某種氣體的一般思路。2、通過學生的討論分析、設計實驗、動手操作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動手操作能力,也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據教材的分析,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是:采用活動和探究的方式來研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氣體的裝置,并利用設計的裝置制取二氧化碳。重點較突出,從后面學生做習題的情況來看,基本達到突破教學難點的目的。3、密切聯系生活,讓學生感覺化學就在身邊,充分體現新課標“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這一教學宗旨。不足之處: 1、本節課的教學,雖然我采取了很多教學手段來增強課堂的趣味性,但是在知識教學上創新還不夠。學生的一個創新之處是利用簡易天平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氣,但對于實驗儀器選擇可以選用家庭用品,這一方面創新還不夠。2、教師授課環節整體思路清晰,能落實教學目標要求,但有些環節處理還不夠精致,總結歸納不夠簡練。
PAGE
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