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燃燒和滅火》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燃燒和滅火》是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七單元課題1的內容。前面已經學習了氧氣與二氧化碳的性質和碳、磷、一氧化碳等物質的燃燒。同時,本課題對下一節“燃料與能量”的學習以及高中將學習的“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都可以起到鋪墊作用。2.學情分析隨著新課改的層層開展,學生已有一定的探究能力,而且學習了一些物質的燃燒,對生活中燃燒的現象也有一定的了解,對實驗探究更有濃厚的興趣。因此,我們應該重視探究的過程及知識的實際運用。3.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①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②培養防火和自救能力。(2)過程與方法:①通過實驗探究燃燒的條件。②能解釋生活中某些燃燒現象。(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重視防火安全,珍愛生命,報效祖國。二、教學重點、難點1.教學重點: 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方法。2.教學難點: 利用燃燒條件和滅火原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現象和問題。三、教法、學法1.教法: 主要采用引導探究法,鼓勵學生積極動腦、動手、參與、合作;同時利用多媒體課件為輔助手段,增強學生的直觀感受,增大課的信息量。2.學法:一是實驗探究法:在實驗探究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在討論交流中取長補短,在分組實驗中培養團隊合作意識。四、教學器材實驗儀器:酒精燈、玻璃棒、火柴、燒杯、試管、氣球,剪刀,沙子,濕抹布等。實驗藥品:木條、蠟燭、紅磷、白磷等。五、教學思路:六、教學過程教 學過 程 師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播 放自 拍視 頻導入 新 課 同學們炒過菜嗎?或者你見過炒菜嗎?,同學們想看老師在炒菜時發生了什么事嗎?播放視頻:老師炒菜油鍋著火 通過能在最短時間內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入課題,并為燃燒條件的探究做好鋪墊。圖 片展 示 展示火箭發射,奧運會點火儀式及火炬高清圖,設問:在之前的化學學習中還學過哪些燃燒? 形象展示學生最感興趣的燃燒現象,并能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了解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討 論交 流 回顧鎂,木炭,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現象。 讓學生回憶所學,并找出他們的共同點,討論得出燃燒定義。引 入 燃燒定義: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讓學生認識燃燒,根據燃燒的定義猜想燃燒的條件:可燃物與氧氣等。欣 賞電 影片 段 播放電影《火燒赤壁》片段,問:燃燒是不是在任何時候都能發生?它需要什么條件? 學生帶著問題燃燒需要什么條件觀看視頻,并討論得出燃燒三條件。設計 實 驗 引導學生對燃燒三條件分別進行對比實驗。 根據老師的引導討論得出實驗方案。學 生實 驗 將一根筷子和一根玻璃棒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片刻室溫下存放的蠟燭會燃燒嗎?點燃后呢? 空氣中蠟燭能燃燒,用燒杯倒罩住呢? 同學們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演 示實 驗 問:燃燒是不是只要達到三個條件中的任意一個就可以呢?課本探究燃燒條件的改進實驗:比較試管中的紅磷與白磷,及水中白磷燃燒的對比實驗。觀察后討論。 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嚴謹的思維方式及環保意識,了解對比實驗在科學探究中的重要性。討 論交 流 師生小結燃燒的條件并討論燃燒的三個條件的關系。 讓學生通過分析自行得出燃燒的條件并深刻理解著火點的概念。總 結歸 納 引導學生根據燃燒的條件去推導滅火的方法,并強調燃燒條件需同時具備,缺一不可;滅火方法卻一種便能奏效,即“三個條件,缺一即可”,簡稱“三缺一”。 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經驗入手,了解燃燒條件與滅火方法的聯系。練習 紙比煤易點燃的原因是?將點燃的火柴豎直向上,火柴不易繼續燃燒,其原因是? 通過練習鞏固新知,并突破難點。展 示圖 片 展示火災圖片并討論,燃燒既能造福人類,也能給人類帶來災難。這一場場讓人震驚的圖片告訴我們不僅要學習燃燒的條件,還要學習滅火的原理。 辯證的認識燃燒的雙面性,同時為滅火的引出做好鋪墊。交 流討 論 燃燒需要三條件缺一不可,如果缺一就達到了滅火的目的。 讓學生從另一個角度理解燃燒的條件與滅火的原理和方法之間的聯系。活 動探 究 滅火小能手:(動手實踐,同時上臺交流)。根據老師提供的材料,同學們能用哪些不重樣的方法熄滅蠟燭的呢 是破壞了燃燒的哪個條件呢? 學生在輕松的小游戲中掌握了滅火的原理。小 結歸 納 讓學生自己通過滅火方法來小結滅火原理,得出滅火只需要燃燒三條件缺一即可。 提高學生小結歸納的能力,并且理解燃燒與滅火的關系。互 動練 習 當遇到下面的情況,我們應該怎么辦?當炒菜時油鍋著火了;當煤氣、液化氣灶著火時;實驗室酒精燈打翻;森林大火,應該怎么做? 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討論并解釋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燃燒和滅火措施,理論聯系實際,進一步理解燃燒與滅火的關系,突破難點。視 頻展 示 觀看視頻:生活中還有哪些逃生方法? 使學生知道一些防火和自救的常識,培養自護自救能力。課 題小 結 燃燒的定義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 先讓學生談這節課有什么收獲和感想,培養學生的小結歸納能力。課 后作 業 1.課堂練習。2.了解幾種常用滅火器的滅火原理和適用范圍。3. 調查周邊小區及學校的防火措施情況如何。 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給下一節做鋪墊。板書設計: 第七單元課題1 燃燒和滅火一、燃燒的定義 二、燃燒的條件 三、滅火的原理1.可燃物 1.清除可燃物 2.可燃物與氧氣接觸 2.隔絕氧氣 3.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3.降溫到著火點以下七、教學反思: 1、理論聯系實際,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從生產、生活實際中發現和提出問題,通過實驗探究得到結論。2、創設教學情境,通過火燒赤壁的電影片斷激發學生去探究燃燒的條件、并且通過小游戲來體驗滅火的原理和方法等,讓學生輕松掌握本課的重難點,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科學探究的樂趣。3、本節課充分地利用了多媒件來展示了大量的教學資源。如:老師自己錄制的炒菜視頻,大量和燃燒滅火相關的圖片和視頻資料。這不僅充分發揮了多媒件教學的優勢,更是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習不僅充滿了樂趣,而且對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容易!4、多媒件投影技術給我們的教學帶來的便利,不但增加了本節課的知識含量,更讓課堂變得生動有趣。我在做磷燃燒的對比實驗時,通過投影來展示,這樣讓每一位學生都能看到老師的演示實驗,充分達到面向全體學生的目的。觀看視頻:老師炒菜油鍋著火(播放視頻),結合火箭發射等圖片闡述燃燒的定義。創設問題情境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對燃燒的條件進行猜想。燃燒條件的探究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驗證猜想教師演示實驗,引導學生學會控制變量的對比實驗方法。學生觀察演示實驗,回答系列問題。全體交流。根據以上驗證實驗,總結燃燒的條件。總結概括根據白磷紅磷不同的燃燒情況, 強調燃燒的三個條件必須同時具備,缺一不可。拓展應用交流討論學生通過對燃燒條件的認識,強調著火點的概念。滅火方法展示火災圖片并討論,燃燒是一把 “雙刃劍”,既能造福人類,也能給人類帶來災難。創設情境小游戲讓學生體驗到滅火的方法,分析滅火原理。形成共識討論不同火情的滅火措施,從中找出滅火的方法。知識應用明確火場逃生的正確方法,提高學生的生存能力。知識拓展互動練習及課后作業學生活動,了解幾種常用滅火器的滅火原理和適用范圍。調查周邊小區及學校的防火措施情況如何。PAGE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