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一單元 化學與社會發展第三節化學與農業生產1、課標內容熟悉化肥的分類、名稱和作用;認識銨態氮肥的使用和注意事項。知道波爾多液的配制方法;從化學角度去分析化肥和農藥對農作物生長的作用,在生活中農藥和化肥對環境的影響,如何合理使用化肥。2、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化肥的種類名稱有哪些?它們分別有哪些作用?2、了解銨態氮肥使用的注意事項,學會如何鑒別銨根離子。3、了解波爾多液的配制方法,如何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過程與方法】通過生活例子學習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通過實驗探究學習銨根離子的區別方法,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動手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化肥與農藥聯系生活,使學生意識到化學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3、教材分析《化學與農藥生產》這一節課文是出自山東教育出版社九年級化學下冊第十一單元第三節的內容,在化學與環境的教學中它是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它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化肥為增產糧食和蔬菜的巨大貢獻,也認識化肥使用不當帶來的負面影響。從中學習辯證地看問題的思維方法,它有利于使學生清楚的知道,合理使用化學物質的重要性,有利于培養學生從化學的視角看問題。本教材設計了“化肥-農作物的重要糧食”“農藥-作物生長的衛士”兩個模塊的內容。這一節讓學生知道一些常見化肥的分類和作用,在這部分內容中應結合酸堿鹽的知識學會銨根離子的檢驗,并應用與實際生活,能用所學的知識、數據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學生能力上看,讓學生認識生活結合生活經驗,運用探究活動,知道化肥與農藥的作用,并如何合理使用化肥與農藥。4、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化肥的種類及其運用;銨根離子的鑒別。【教學難點】1、運用辯證的觀點看化肥和農藥對人類的影響。2、銨態氮肥的鑒別方法原理。5、教學建議本節課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的拓展型課程。聯系生產生活實際和科技發展,通過實驗、辯論、交流等多種方式讓學生學會鑒別常見的化肥,體驗化肥、農藥的功與過,真正的關心農業與環境。另外,通過鑒別氮肥和探究氮肥的“跑肥”現象學習銨根離子的檢驗。同時,本節教材內容與生物學聯系緊密,氮、磷、鉀對農作物的作用以及缺乏這些元素時植物生長缺陷都是生物課上學過的內容。在綜合化學和生物知識的基礎上再從化學視角分析,使學生形成新的認識。6、探究活動設計本節教學共設計了四個探究活動:一是分類探究:在學習了化肥的分類后對常見的化肥加以分類;二是根據計算,學會比較化肥肥效;三是學生討論、交流掌握有關純度的計算方法;四是通過實驗演示,讓學生學會銨態氮肥的檢驗。五是通過提問,使學生知道波爾多液的配制方法。六是聯系生活,讓學生知道農藥化肥的合理使用。7、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情境導入 課前播放一則化肥廣告一則廣告讓我們意識到化肥的作用,激起學生去探究化肥真的和廣告的效用一樣? 學生觀看視頻。思考化肥的效 用廣告導入,給學生視覺盛宴,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使學生進入一個學習場。化肥-農作物的重要食糧農藥——作物生長的衛士四、小結 【提問】1、植物生長需要哪些營養元素?2、你知道哪些化肥的名稱?它們可以分為幾類?3、化肥對植物生長有什么作用?閱讀課本104頁,解決以上三個問題。【知識拓展】說起施肥,早在殷商時期,人們將動物的糞便,植物的秸稈、落葉堆積起來,腐蝕發酵,形成肥料,施施在農田里,提高產量?,F代我們稱之為有機肥,俗稱農家肥。但農家肥的量少,施肥時間長,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各樣的化肥相繼問世。知道了化肥的分類,我們將身邊常見的化肥分類吧!投影:【在線測試】請說出下列常見化肥中的營養元素,并指出它們各屬于上述四類化肥中的哪一類。(1)氨NH3·H2O (2)硝酸銨 NH4NO3(3)硫酸鉀 K2SO4(4)尿素 CO(NH2)2(5)磷酸二氫銨 NH4H2PO4(6)硝酸鉀 KNO3【活動天地】試分別計算純凈的尿(CO(NH2)2) 硝酸銨(NH4NO3)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N 14.H 1.O 16.C 12)右圖為一尿素包裝袋上的說明,試計算該化肥的純度是多少?【測試】1、某星期天,小明同學回家發現自家田里的小麥出現大面積倒伏現象,就向其父母提出了一條合理化建議:明年應在小麥生長期增施抗倒伏的化肥,你認為增施的化肥是( )A.NH4NO3 B.CO(NH2)2 C.Ca(H2PO4)2 D.KCl2、林強家種的花出現葉子發黃的現象,他應該施用以下肥料中的( )A、NH4HCO3 B、Ca3(PO4)2 C、KCl D、K2SO43、某同學家中種植的植物比正常的植株矮小瘦弱,葉片發黃,嚴重時葉脈呈淡棕色,你認為應該施加下列哪一種化肥:( ) A. 氯化鉀 B. 硝酸鉀 C. 過磷酸鈣 D. 尿素【教師提問】什么是銨態氮肥?【實驗探究11-2】銨態氮肥的性質:1、取少量的硫酸銨、硝酸銨,分別放在兩個研缽中,聞一聞它們的氣味。2、向上述兩個研缽中分別加入少量熟石灰,小心研磨,再聞一聞混合物的氣味?,F象:——結論:——在試管中加入少量碳酸氫銨,在酒精燈上加熱,觀察現象?,F象:——結論:——【教師講解】銨態氮肥遇到堿,都能發生化學反應,釋放出具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因而使肥效降低。【板書】(NH4)SO4+Ca(OH)2=CaSO4+2H2O+2NH3↑2NH4NO3+Ca(OH)2=Ca(NO3)2+2H2O+2NH3↑NH4HCO3==NH3↑+H2O + CO2↑【講述】你都知道哪些農藥 它們的用途有哪些 【展示圖片】農藥根據用途分為殺蟲劑、滅菌劑、除草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厩榫硨搿坑幸焕限r家的葡萄出現這一困擾,而鄰居家的卻很好,鄰居告訴他,他們噴灑了波爾多液。什么是波爾多液呢 這種藥是用什么原料配制的 反應原理是什么 帶著這幾個問題閱讀課本106頁多識一點?!咎釂枴?、假如你是一位果農,你會選擇哪些原料配制波爾多液 2、配制的過程中發生了哪些反應 【講解】膽礬是硫酸銅晶體,溶于水后溶質為CuSO4,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在容器中它們發生反應?!咎釂枴颗渲撇柖嘁旱臅r候,能否用鐵桶存放,為什么 請你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吧!【提問】化肥與農藥的使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利和弊 【展示】對環境污染的圖片【提問】平陰縣孝直鎮無公害蔬菜暢銷全國,你認為怎么做才能真正實現生產無公害蔬菜 【強調】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開發研制低毒、高效、低殘留農藥等。我們今天學習了《化學與農業生產》的相關知識,來檢查一下學習效果吧!【評測練習】1.草木灰是農村廣泛使用的一種農家鉀肥,它的水溶液顯堿性。下列化肥能與草木灰混合使用是()A、CO(NH2)2B、NH4ClC、NH4NO3D、(NH4)2SO41、使用化肥和農藥是作物增產的重要途徑。氮肥、磷肥、鉀肥和復合肥料是四類常用的化肥。2、銨態氮肥的使用,銨根離子的鑒別。3、科學、合理使用化肥和農藥,開發研制與推廣使用新型高效、底毒、低殘留肥料和農藥,是實現農業發展的需要。 學生閱讀課本并回答:回答:N、P、K學生回答:尿素、顆粒磷肥、農業用硫酸鉀、復合肥;氮肥、磷肥、鉀肥、復合肥。學生傾聽并思考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回答鉀肥、氮肥、磷肥、復合肥各自的作用學生回答:氮肥:(1)(2)(4)鉀肥:(3)復合肥:(5)(6)學生自寫:1、2、學生回答:DAB學生通過閱讀和得出:像NH4NO3、(NH4)2SO4、 NH4HCO3、NH4Cl的成分里都含有銨根離子(NH4+),統稱為銨態氮肥。學生觀察實驗,分組討論有關實驗現象和結論,組代表回答討論出的結果學生寫出銨態氮肥與堿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學生回答:花木矮壯素、雙草枯、敵敵畏學生閱讀課本回答:波爾多液就是用膽礬、生石灰和水混合制得學生回答:1、CuSO4 5H2O和CaO2、學生回答:不能因為 CuSO4+Fe = FeSO4+Cu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利:化肥和農藥對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具有重要作用。弊:化肥和農藥的不合理使用會帶來很多的環境問題。如土壤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學生回答:合理使用農藥學生思考回答學生也對本節課做相應的總結 學生通過閱讀課本結合生活知道化肥的種類和作用。通過動畫對話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通過練習使鞏固學生對化肥分類的知識通過計算使學生認識有效的肥效和有關純度的計算方法。通過練習鞏固新知使學生養成閱讀課文回答問題的習慣,更能學習課文通過實驗演示,使學生更加理解銨態氮肥的性質讓學生復習化學式的書寫加深印象故事導入激起學生學習課本的興趣通過提問方式使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通過利弊分析使學生意識到農藥合理利用的重要性通過練習鞏固所學知識鞏固歸納所學知識8、板書設計第三節化學與農業生產1、化肥——農作物的重要糧食化肥種類:氮肥、鉀肥、磷肥、復合肥2、含有銨根離子的統稱為銨態氮肥。銨態氮肥不能與堿性物質混用:(NH4)SO4+Ca(OH)2=CaSO4+2H2O+2NH3↑2NH4NO3+Ca(OH)2=Ca(NO3)2+2H2O+2NH3↑NH4HCO3==NH3↑+H2O + CO2↑3、波爾多液的配制:9、課堂評價本節教學較為成功的做法:1、以一老農遇到的種種問題為主線,很好地將學習內容轉化為學會種植的研究性學習,通過學生的討論探究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真正地參與到課堂中來,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這個研究過程中,引導學生在模擬情境中進行探索,進而掌握相關的知識,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實際應用能力。2、《新課標》指導下的教學研究,已不局限于教師對教學的研究,同時也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課程內容的探究,所以本節課設置了實驗探究活動、利用常見化肥的分類、作用,肥效高低、純度等問題的判斷,培養學生自主探究新知的能力,實驗探究能力、計算等基本技能。這幾個活動的設計,使抽象的內容變得直觀,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體會了知識的生成過程,直觀、自然地感悟和理解知識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