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準備2023高考政治--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2023年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圖片版)【答案】C【解析】①④:辛亥革命是沒有廣泛地動員和組織群眾,具有軟弱性和妥協性的特點,不夠徹底,故①④錯誤。②③:2021年是李大釗同志誕辰130周年,五四運動中他積極致力于馬克思主義的宣傳,向封建頑固勢力展開猛烈斗爭,激發了當時中國青年的蓬勃朝氣和進取精神,五四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散開了大門,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故②③正確。散本題選C。【典例6】(2022·海南·模擬預測)電視劇《覺醒年代》一經播出,即引發廣大觀眾的熱烈反響。該劇把觀眾帶回到一百多年前那個風云激蕩的年代,再現了中國共產黨誕生的社會歷史背景揭示了巾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必然性。歷史證明,巾國共產黨的誕生()①意味著中國人民的革命斗爭有了主心骨②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開始結合③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④標志著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A【解析】①③:1921年,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從此,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宮強、人民幸福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這是開天辟地的人事變,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①③正確。②:1917年,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迭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開始結合,②錯誤。①:“五四運動”標志若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④錯誤。故本題選A。微考點二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考點研析【思維脈圖】過時期社會主義過遵時期總路線總路線和總任務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新民主主義向杜會主義過渡的歷史必然性社會主義制度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標志社會生義制度的確立三大改潔的意義新的歷史課題中國的確杜會的主要子店黨的八大的重要理論質獻在艱辛探索中前進 主要任務杜會主義建設時期取得的成藏歷史意義【考點解讀】1.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1)過渡時期時間段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總路線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和總任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這一內容概括說米,務就是“一化三改”歷史必①社會主義國營經濟迅速發展,逐步成為社會經濟中的主導性因素然性②國家積紫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營工商業的經驗,不同程度地開始了對它們初步的社會主義改造③個體農業經濟難以適應國家工業化建設的新形勢,迫切需要組織起來①國際形勢有利于巾國加快向社會主義陣營的轉變(2)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時間1956年完成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標志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意義極大地刺激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社會生產力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社會秩序更加穩定,人民民主專政更加鞏固,從而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基礎【知識拓展】社會主義改造的完成有什么歷史意義?提示:①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取得決定性的勝利,標志著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②極大地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社會生產力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社會秩序更加穩定,人民民主專政更加鞏固,從而為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奠定了堅實基礎。③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實現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不斷接落到根本扭轉命運。【典題研磨】【典例7】(2022·山東·模擬預測)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普。歷史是一面鏡子,映照出古今中外的世道變遷、滄海桑田。下列口號能夠記錄“三大改造”時期特征的是()A.階級消滅,個人愉快B.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C.鋼鐵成山天也矮,看你服輸不服輸D.階級斗爭要年年講、月月講、天天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