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學實驗報告年 月 日四年級 下冊 班 次實驗者實驗名稱 簡易電路實驗類型 分組實驗實驗目的 組裝簡易的電路。使用相同的材料,電路可以有不同的連接方法。用簡易符號表示一個電路的不同部分。實驗器材 小燈座、電池盒、電池、導線、燈泡。簡 易 實 驗 過 程 猜 測觀察電池盒和小燈座,學會使用電池盒和小燈座連接電路。 1、教師逐個出示小燈座、電池盒,讓學生觀察電池盒和小燈座。 2、討論:這兩個工具是干什么用的 怎么使用 3、請一生演示電池盒和小燈座的安裝,教師可以做如下提示: (1)安裝電池的時候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2)小燈泡是怎么裝到小燈座上的 (3)導線怎么連 (指出彈簧接線頭的最佳連接方法)(說明:電池盒和小燈座的使用方法也可以在學生觀察的基礎上由教師直接按照教科書上提供的步驟告訴學生,不必對使用方法進行討論。教師邊講解,學生邊操作,保證每個學生都會使用。) 4、學生使用電池盒和小燈座連接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 5、請一組學生展示他們的連接實物圖,教師介紹用簡易的符號畫電路圖的方法觀察 到的 現象 用 把 和 逐個串接連起來,小燈泡能夠亮起來。實 驗 結 論 電流從 的一端經過導線和用電器返回到電池的另一端,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 。指導教師 評定等級:★優秀☆良好□及格○待改進科學實驗報告年 月 日四年級 下冊 班 次實驗者實驗名稱 比較兩種不同的電路連接實驗類型 分組實驗實驗目的 探究電池和燈泡的串聯和并聯的連接方法及其特點。實驗器材 電路檢測器、電池、電池盒、小燈泡、小燈座、導線。簡 易 實 驗 過 程 猜 測活動一:電池的兩種不同連接方法。1、發給每組兩節電池、兩個電池盒、一個小燈泡、一個燈座和四根導線,要求學生用這些材料組裝不同的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看看有幾種不同的方法。 2、啟發思考:在不同的兩種方法中,你有什么發現。 3、學生匯報后,教師作適當講解。(串聯和并聯:一節電池的電壓是1。5V,兩節電池串聯起來的電壓是3V,所以小燈泡會特別亮。兩節電池并聯起來,電壓還是1。5V,所以小燈泡不太亮。) 活動二:小燈泡的兩種不同連接方法。1、發給學生兩個小燈泡、兩個小燈座、一節電池、一個電池盒和四根導線,要求學生用這些材料組裝不同的電路,讓小燈泡都亮起來。看看能有幾種方法。 2、啟發思考:在不同的連接方法中,你有什么發現? 3、學生匯報后,教師作適當講解。觀察 到的 現象 串聯和并聯:一節電池的電壓是1.5V,兩節電池串聯起來的電壓是 V,所以小燈泡會特別 。 兩節電池 聯起來,電壓還是 V,所以小燈泡不太亮。實 驗 結 論 電池 聯電壓是兩節電池之和,兩節電池 聯電壓和一節電池的電壓相等。 2、 電路發出的光比 電路發出的光強得多。指導教師 評定等級:★優秀☆良好□及格○待改進科學實驗報告年 月 日四年級 下冊 班 次實驗者實驗名稱 導體和絕緣體實驗類型 分組實驗實驗目的 檢測區分物體是導體還是絕緣體。實驗器材 塑料片、紙片、橡皮、金屬片、玻璃、電路檢測器。簡 易 實 驗 過 程 猜 測一、檢測橡皮是導體還是絕緣體:1、提問:怎樣檢測一塊橡皮是導體還是絕緣體呢? 2、預測橡皮能否通過電流使小燈泡發光,并做好記錄。 3、使“電路檢測器”的兩個檢測頭相互接觸,檢驗小燈泡是否發光。 4、用兩個檢測頭接觸橡皮的兩端,觀察小燈泡是否發光。 5、重復檢測一次,并將檢測時小燈泡“亮”或“不亮”的情況記錄下來。 6、得出結論:橡皮是絕緣體。 二、檢測種物體的導電性:1、在材料盤中為學生提供 20 種供檢測的材料,一張“我們的檢測記錄”表。 2、在檢測前,要求學生對每一種物體是否可以使小燈泡發亮做出預測,然后進行嘗試實驗,并做好檢測記錄。(活動中,要關注每組學生活動的參與性、興趣的持久性,鼓勵他們學會合作。) 3、待所有的檢測都完成后,各組整理分析檢測的結果。 4、表達與交流:哪些物體能使小燈泡發亮,哪些物體不能使小燈泡發亮。在觀察的基礎上對 20 種物體進行分類,并從分類中發現一定的規律,由學生對導體和絕緣體做出自己的描述。觀察 到的 現象 在我們選取的材料中,導體是 。 絕緣體是 、 、 、 。實驗 結論 像 那樣容易導電的物體,叫 。 像 那樣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 。指導教師 評定等級:★優秀☆良好□及格○待改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