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課題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課時)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掌握二氧化碳的性質。2.能將二氧化碳性質用途與生產生活實際緊密相連。(二) 過程與方法:1.思考、交流、合作,訓練學生初步的探究能力。2.有一定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綜合、概括能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了解生活中處處有化學,化學就在我們身邊。2.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科學的態度。教學重點:二氧化碳的化學性質教學難點:二氧化碳與水、石灰水的反應原理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聯系實際法教學過程:一、復習引入二、講授新課【實驗】展示一瓶二氧化碳氣體,觀察顏色、狀態、聞氣味。【講授】二氧化碳的三態變化,講解干冰的用途。【觀看】兩只紙口袋保持平衡,向其中一只紙口袋中倒入二氧化碳氣體,觀察現象。【實驗和探究1】實驗6—4,傾倒二氧化碳,學生觀察實驗、討論交流并分析填寫表格。現 象 下層蠟燭火焰先熄滅,上層蠟燭火焰后熄滅分 析 1.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播放視頻】“死狗洞”的故事【提問】知道殺死小狗的兇手是誰嗎?【講解】在久未開啟的地窖,干涸的深井等處一定要防止二氧化碳含量過高而危及生命。 進入地窖前做一個燈火實驗,如果燈火熄滅或燃燒不旺,說明二氧化碳含量高,人不要進去。【實驗和探究2】實驗6-5 二氧化碳的溶解性現 象 軟塑料瓶變癟分 析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瓶內壓強減小【實驗和探究3】實驗6-6 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實驗【播放視頻】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實驗【學生交流】第一朵小花遇到醋酸變成紅色;第二朵小花遇水不變色;第三朵小花遇二氧化碳也不變色;第四朵小花同時接觸水和二氧化碳后,由紫色變成紅色,這說明水和二氧化碳接觸后發生了化學反應,生成類似醋酸的物質。【實驗和探究4】實驗6-7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的實驗【聯系實際】長期盛放石灰水的試劑瓶內壁往往附著一層白色固體,這層白色固體是怎樣形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可以用什么物質來洗滌呢?【小結】二氧化碳的性質【思考】利用CO2的這些性質還能解決生活中的哪些實際問題?【講解】可作制冷劑、人工降雨、制造舞臺煙霧效果,光合作用,化肥,工業原料……【觀看】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環【學生活動】指導學生閱讀課文P120-121的內容,了解二氧化碳的功與過。三、歸納總結四、課堂練習五、布置作業板書設計: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課題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一課時)一、二氧化碳的性質1、物理性質二氧化碳是一種 無 色、 無 味,密度比空氣 大 , 能 溶于水的氣體2、化學性質(1)不能燃燒,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2)CO2能與水的反應CO2+H2O===H2CO3 (使石蕊變紅)H2CO3====CO2 ↑+ H2O (碳酸不穩定)(3)CO2能與澄清石灰水的反應(用來檢驗CO2)Ca(OH)2+CO2====CaCO3↓+H2O二、二氧化碳的用途三、二氧化碳對生活和環境的影響1、溫室效應2、減緩溫室效應的措施PAGE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