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化學與農業生產》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了解化肥的分類及對農作物的營養作用。知道銨態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項。2、能進行化肥中營養元素含量的計算。3、了解波爾多液的配制。4、了解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對保護環境的重要意義。【教學重點】1、常見化肥的分類、作用。2、銨態氮肥的檢驗。【教學難點】銨態氮肥(銨鹽)的化學性質。【教學方法】自主學習法,合作探究法教學準備: 儀器:多媒體課件、藥匙、研缽、廢液缸 藥品、硫酸銨、硝酸銨、熟石灰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新課導入: 由唐代詩人李紳的詩《憫農二》引入,對比古代農業與現在農業的不同,討論糧食的增產與什么有關? 師板書課題 一、化肥--農作物的重要糧食 1、你知道哪些化肥的名稱? 2、化肥為植物生長提供哪些營養元素? 出示自主學習一,學生完成學案上的內容。 教師板書化肥的分類。 出示一些化肥,讓學生區分分別屬于化肥中的哪一種? 在氮肥中,像硫酸銨、硝酸銨、碳酸氫銨、氯化銨等含有相同的陽離子NH4+ 的肥料統稱為銨態氮肥。 合作探究一、望聞問切 【圖片展示】 一副玉米葉子全黃了 一副綠色小麥倒在地 一副莊稼的根很少 【提出問題】 這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合作探究二、精打細算 播種的季節到了,小明的爸爸準備買些氮肥,但商店的氮肥種類繁多,到底哪一種肥效高?化肥的肥效高低與什么有關? 計算尿素與硝酸銨中氮元素的質量分數。 通過計算,發現尿素是含氮量最高的化肥。 合作探究三、科學用藥 小明的爸爸去商店買的時候發現尿素賣完了,只好買硝酸銨來用。小明家的土壤呈酸性,農業專家建議用熟石灰進行改良,為了方便,小明的爸爸將硝酸銨和熟石灰混合使用,結果他的小麥長的并不好,也減產了,同學們猜測這是為什么呢? 【實驗探究】 銨態氮肥與堿性物質反應 實驗步驟:(1)取少量的硝酸銨(硫酸銨)放在研缽中,聞一聞氣味 (2)加少量的熟石灰研磨,再聞一聞氣味。 【提出問題】 1、實驗現象是什么? 2、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3、化學方程式怎么書寫? 【追問】現在知道小明家的麥子減產的原因了吧? 【實驗探究】 加熱碳酸氫銨(演示實驗的視頻) 【提出問題】 1、實驗現象是什么? 2、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3、化學方程式怎么書寫? 【學以致用】使用銨態氮肥時應該注意什么問題? 二、農藥——農作物的生長衛士 化肥為農作物提供了充足的反應物,但是往往會遭到病蟲害的侵襲。出示相應的圖片 提出問題:同學們知道哪些農藥?有什么作用? 【展示圖片】 出示自主學習二,完成學案上的內容。 介紹農藥的兩重性。 課堂小結:你有那些收獲? 課堂檢測: 布置作業 學生展開討論,交流。 學生回答。 指生回答。學生補充。 學生討論后回答。 學生認識銨態氮肥。 學生觀看圖片認識氮磷鉀不同種化肥的作用。 學生思考交流。 學生思考計算。比較含氮量高低。 硝酸銨和熟石灰反應了? 學生分組探究實驗 小組交流后回答 書寫化學方程式。 觀看演示實驗視頻 交流后回答 書寫化學方程式 學生思考回答 1、不能與堿性物質混用 2、不能在烈日下施用, 采用深層施肥的方法 3、存放在避光陰涼處 學生思考交流 自主學習,完成學案上的內容。 學生獨立完成。 通過學生所熟知的詩,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引出新課題化 學與農業生產,為新課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通過本環節,學生能夠明確化肥的分類。 三幅病態莊稼的圖片,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引出接下來要探究的問題: 這是什么原因引 起的? 學生回顧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質量分數的計算公式。 進一步激發學生探究欲望,為繼 續探究銨態氮肥性質以及 銨態氮肥的檢驗和合理施肥埋下伏筆 通過小組合作實驗,提高學生動 手操作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讓學生認識到性質決定應用 通過講解農藥的兩重性,一方面可以傷害殺滅害蟲,另一方面還可能給人類造成危害,讓學生感受科學合理使用農藥和研制開發使用新型農藥的重要意義。 通過課堂小結,對本節課內容進 行全面總結和 梳理,有利于學生形成整體認識。 通過檢測題,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