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3 水的組成知識技能:1、通過實驗了解水的組成。2、理解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能初步區分物質的類別。3、通過閱讀“水的組成揭秘”等資料了解人類認識物質世界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分析方法。過程與方法:以水的用途激發學生的探求興趣,以實驗得出水的組成,了解反應的實質之一,以熟悉的物質認識物質的分類。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第三單元的第一課題,本課題主要包含以下方面的內容:一是通過水的電解實驗推出水的元素組成;二是對單質、化合物、氧化物這幾個概念的簡單區分。教學重點是通過實驗認識水的組成。教學難點是了解人類認識物質世界的過程和方法及區分單質和化合物等。學情分析:學生已熟悉了空氣和氧氣的有關知識,具備了判斷物質變化、氧氣的鑒別等技能,但元素的概念、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等知識對于他們來說,是嶄新的,因此用元素這一陌生概念對純凈物進行分類大大超出學生已有知識水平,從知識的形成過程來說,坡度大,學生較難接受。在二單元中已逐漸補充了一些元素符號和常見物質的化學式。教學過程:一、導入電腦投影:循環展示幾幅有關水的圖片:壯觀的三峽水庫、美麗的黃龍九寨風景、海濱浴場、孕育胚胎的圖片。師問:你們從圖片中欣賞到的主題是什么?生答:水。師問:你們覺得水重要嗎?你能說說水的用途嗎?生答:(七嘴八舌非常熱鬧)發電、洗滌、飲用、水產養殖、孕育生命、水運、提供宜人的環境等。師敘:因為水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有進一步研究水的必要。這節課我們來揭秘水的組成(教師做出劉謙的魔術表演動作)師問:水的化學式還記得嗎?生(齊)答:H2O師問:你們認為水是什么組成的?生答:(可能的答案)由H2和O組成、由H2O組成、不知道等。師:介紹水電解器,演示電解水的實驗。生:觀察正負兩極產生氣泡,正極較慢,負極較快,一段時間后正負極上收到的氣體體積比約為1:2。師問:兩個電極上產生的是什么氣體呢?師:指導學生閱讀書本48頁資料:水的組成揭秘。師:通過拉瓦錫實驗的再現你是否能猜測出正負極產生的是什么氣體了呢?生答:可能是氫氣和氧氣?師:既然你們已猜測氣體的成分,那用什么方法驗證呢?小組討論:前后同桌四人一組進行討論,很快安靜下來。生:三組學生代表發表自己的看法。第一組:用帶火星的木條檢驗氧氣,用氣球收集系緊看是否向上飄來檢驗氫氣。第二組:用點燃著的火柴分別放到兩種氣體中,若火柴更旺證明是氧氣,若氣體燒起來則是氫氣。第三組:在兩個出氣管口分別用帶火星的木條和燃著的木條來檢驗,若氣體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該氣體為氧氣,若氣體被點著了,則該氣體為氫氣。師問:各組覺得這三種方案是否正確?你認為哪種方案最好?生:通過討論一致認為第三組的方案最好。原因為:第一組若氣體量太少,氣球因為重力的作用可能不會飄起來;第二組的現象沒有第三組明顯。師:三組的設計都有科學道理,我們在設計實驗方案時還需考慮操作是否簡便、現象是否明顯等因素。師:演示正負兩極氣體的檢驗。生:觀察正極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負極的氣體能燃燒。師問:從上述現象中可以知道電解水產生的氣體為?生:齊聲答氫氣和氧氣。師:教你一招記住這一實驗現象的方法:記住父(負)親(氫)大(體積)。生:會意地笑起來。師問:電解水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生:化學變化。師問:是什么反應類型?能試著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嗎?生:分解反應。在筆記本上試寫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師-生:(H2O) (O2) (H2)氫氣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為:(O2) (H2) (H2O)師問:從電解水的反應中可得出水的組成是什么?生: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師:把一根燃著的火柴扔進一杯水中,嘴里發出“砰”的爆炸聲,身體假裝往下倒。生:大部分驚訝、無語,少數若有所思,微微點頭。師:看來水不是氫氣、氧氣組成的,不然整個地球都炸飛了,水由什么組成還需請教資料中的科學家,看看他們用到了那一個詞語。生:用到了“元素”。師:根據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氫氣與氧氣點燃又生成水,從中能否看出在一個反應中元素在反應前后是一致的,在回憶第二單元中的各個反應,是不是也是如此。一段時間的留白。學生或寫或思考。師問:水由什么組成?生齊答: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師:水、氫氣、氧氣等所有物質都是由元素組成。但從它們的元素組成上好像有些不一樣!生:分析的出結論:水由兩種元素組成,氫氣、氧氣由一種元素組成。師:像水這樣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化合物,像氫氣、氧氣這樣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叫單質。師:投影:判斷下列物質屬于混合物的是 ,屬于化合物的是 ,屬于單質的是 。(能寫出化學式的盡量寫出化學式)①二氧化碳 ②過氧化氫 ③氯酸鉀(KClO3) ④五氧化二磷 ⑤水銀 ⑥氮氣 ⑦四氧化三鐵 ⑧空氣小組內相互檢查、完善、統一答案為:⑧ ①②③④⑤ ⑥⑦師問:比較化合物的化學式,你能發現什么?生:①②④⑤都由兩元素組成,且都含氧元素。師:引導學生在書本47頁找到該類物質叫氧化物。師:前面及今天的物質分類知識你能把它們作一個小結嗎?師: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生:積極發言,你一言我一句總結的較到位。師:你還有哪些疑惑呢?生:物理中告訴我們純凈的水不會導電,電解水怎么就能導電了呢?師:你的問題非常有價值,其實我事先在水中加入了少量稀硫酸以加強水的導電性,但稀硫酸不參與化學反應,有關稀硫酸的導電原理在第十單元我們會學習。生:電解水時能否用交流電呢?師:交流電能電解水,但收集到的氣體將是氫氣、氧氣的混合氣,這節課的目的就達不成啦!生:連連點頭。師:這節課的主角是水,誰能以水為第一人稱進行自我介紹呢?先說給你的同桌聽聽。生:很興奮的相互介紹。(點評:教師設計這一內容非常有新意,教師的用意很明顯—復習鞏固,若是直接留時間讓學生讀背記憶,肯定有學生不積極配合,而換成自“我”介紹學生就會帶勁的表現了。)師:這節課的任務圓滿結束,同學們課后該做什么?生:復習,完成課后作業。本課點評:本案例的特點是教師用問題、經典的資料、經典的演示實驗引導學生探究,創新空間廣闊,學生在探究中互動,感知深刻,順利的實現“三維目標”。水氫氣通電氧氣++水點燃氫氣氧氣混合物氧化物化合物單質純凈物物質根據所含元素種數根據所含物質種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