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單元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鋼鐵長城 ____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 外交事業的發展一、陸、海、空軍的建設陸軍經過發展, 大大提高,發展成多兵種的現代化部隊,武器裝備不斷更新。海軍第一支海軍部隊:_____________2012年,第一艘航空母艦:_______交接入列空軍在 基礎上建立起來;飛機主要從國外 ,到逐步走上 道路,再到 道路,成為保衛祖國領空的鋼鐵衛士。二、導彈部隊的發展建立1966年組建第二炮兵部隊;2015年,更名為______。地位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職責遏制他國對中國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擊和常規導彈精確打擊任務三、新時代強軍之路政治建軍2014年,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福建古田召開PS:新中國以來,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成就的原因:① 的正確領導;②科技工作者和人民群眾的艱苦奮斗;③經濟水平、綜合國力的提升為其奠定了經濟基礎(一五計劃為國防現代化建立初步基礎)PS:國防建設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①國防建設筑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鋼鐵長城,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②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為國防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雄厚的物質基礎) 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外交原則)(1)提出時間和人物: 年, 在會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2)內容:互相尊重 和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 、和平共處(3)意義: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 。二、“存同存異”方針的提出(1)提出時間和會議: 年, 會議(___會議)——這是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會議。(2)意義: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中國積極開展會外交往,與很多國家的代表團進行會晤,加強了同_____各國的團結與合作。PS:建國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①1949-1950年,同蘇聯等十幾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②1953年,周恩來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③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日內瓦國際會議;④1955年,參加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⑤亞非會議后,與很多亞非國家建立了外交近代外交與現代外交的對比近代外交現代外交開始時間1840年鴉片戰爭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方式被迫主動特點跪地外交、不平等、屈辱的平等的、獨立自主的、和平的 一、20世紀70年代的外交成就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1)時間: 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2)意義:這是中國外交的 。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發揮了重要作用。中美關系1971年,“小球轉動大球”:____________ 1971年, 訪華1972年, 訪華。中美簽署《_______》,兩國關系_____走向______。1979年,中美 。中日關系_____年,中日建交二、改革開放后的外交格局(1)外交布局: 、 、 (2)具體舉措:注重改善和發展睦鄰友好關系;注重與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合作;力爭中美、中日關系穩定發展;逐步實現中蘇關系正常化;積極開展與歐盟國家的關系。(3)影響: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堅定力量,在國家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單元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鋼鐵長城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外交事業的發展一、陸、海、空軍的建設陸軍經過發展,現代化水平大大提高,發展成多兵種的現代化部隊,武器裝備不斷更新。海軍第一支海軍部隊:華東軍區海軍建立2012年,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艦交接入列空軍在陸軍基礎上建立起來;飛機主要從國外購買,到逐步走上國產化道路,再到現代化道路,成為保衛祖國領空的鋼鐵衛士。二、導彈部隊的發展建立1966年組建第二炮兵部隊;2015年更名為火箭軍。地位中國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職責遏制他國對中國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擊和常規導彈精確打擊任務三、新時代強軍之路政治建軍2014年,全軍政治工作會議在福建古田召開PS:新中國以來,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成就的原因:①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②科技工作者和人民群眾的艱苦奮斗;③經濟水平、綜合國力的提升為其奠定了經濟基礎(一五計劃為國防現代化建立初步基礎)PS:國防建設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①國防建設筑起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鋼鐵長城,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②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為國防建設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雄厚的物質基礎) 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外交原則)(1)提出時間和人物:1953年,周恩來在會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2)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 、和平共處(3)意義: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二、“存同存異”方針的提出(1)提出時間和會議:1955年,亞非會議(萬隆會議)——這是第一次沒有西方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會議。(2)意義: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中國積極開展會外交往,與很多國家的代表團進行會晤,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PS:建國初期取得的外交成就:①1949-1950年,同蘇聯等十幾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②1953年,周恩來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③1954年,第一次以五大國之一的身份參加日內瓦國際會議;④1955年,參加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⑤亞非會議后,與很多亞非國家建立了外交近代外交與現代外交的對比近代外交現代外交開始時間1840年鴉片戰爭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方式被迫主動特點跪地外交、不平等、屈辱的平等的、獨立自主的、和平的 一、20世紀70年代的外交成就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1)時間: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2)意義:這是中國外交的重大勝利。中國積極參與國際事務,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發揮了重要作用。中美關系1971年,“小球轉動大球”:兵乓外交 1971年,基辛格訪華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簽署《聯合公報》,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中日關系1972年,中日建交二、改革開放后的外交格局(1)外交布局: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2)具體舉措:注重改善和發展睦鄰友好關系;注重與發展中國家的政治經濟合作;力爭中美、中日關系穩定發展;逐步實現中蘇關系正常化;積極開展與歐盟國家的關系。(3)影響:中國國際地位不斷提高,成為維護和促進世界和平、穩定與發展的堅定力量,在國家事務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五單元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期末復習-思維導圖(學生版).doc 第五單元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期末復習-思維導圖(教師版) .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