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純堿的性質【教材分析】《 純堿的性質》選自魯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初四化學第三單元《海水中的化學》第三節《海水“制堿”》中的第二課時。本單元編寫意圖是:海水中蘊含著豐富的資源,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法從海水中獲取資源,然后研究獲取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用途。幫助學生了解化學上研究物質的一般思路:物質的制備、組成、結構、性質以及用途。通過本節課學習,既要讓學生通過實驗認識純堿等鹽的性質,又要引導學生將物質的化學性質與用途聯系起來,進一步強化物質性質決定物質用途的化學基本觀念,并歸納碳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同時還要通過碳酸鈉與氫氧化鈣的反應,使學生認識到通過化學轉化的方法可以提高物質的應用價值和經濟價值。最后,引導學生從離子的角度理解復分解反應的實質,幫助學生樹立微粒觀。上節課學生已經學習了制備、組成和用途,本節重點是探究純堿的性質,引導學生根據前面學習的酸和堿的通性,進行猜想并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進而由個性到一般,總結鹽的化學性質,讓學生體會完整的化學探究過程本節難點是復分解反應的實質,利用微觀動畫和小組討論等形式,幫助學生理解并加深對復分解反應實質的認識,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將宏觀現象與微觀粒子變化相結合,強化微粒觀。【學情分析】在第二單元《常見的酸和堿》中學生已經學習了酸和堿的通性,知道酸能和碳酸鹽反應,氫氧化鈣能跟碳酸鈉反應,這為本節純堿的性質探究打下了基礎。同時在第二單元中,也學習了復分解反應的定義,并對復分解反應的條件有了一定的認識。同時在第四節《酸堿中和反應》中從微觀上認識了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反應的實質,這是本節復分解反應實質的知識基礎。初四的學生正處于感性認識向理性思維發展的階段,抽象思維能力不強,但好奇心強,所以,本節設計了“神秘大布蘇湖”的視頻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設計了微觀動畫演示幫助學生理解復分解反應實質。【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探究實驗,認識純堿等鹽類物質的重要性質;通過自主學習、動畫模擬,理解復分解反應的實質。過程與方法:1、通過探究碳酸鈉的性質,培養學生積極思考、敢于實踐的能力以及自我反思的意識。2、通過歸納總結鹽的化學性質反應規律及碳酸根離子的鑒別方法,引導學生嘗試由點到面的學習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學習復分解反應的實質,建立正確的微粒觀。2、通過將純堿性質與用途相聯系,強化性質決定用途的基本觀念。【教學重點】實驗探究純堿的性質。【 教學難點】理解復分解反應的實質。【教學過程】教學階段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技術應用 時間安排環節一: 導 入 新 課 【視頻展示】神秘的大布蘇湖,魚蝦無法生存,農作物也無法生長。 【導入】同學們專家研究發現,在大布蘇湖中富含大量純堿,是不是純堿導致了魚蝦無法生存,農作物無法生長?讓我們通過本節課“純堿的性質”的探究來揭開謎底 觀看視頻 通過視頻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PPT 2分鐘環節二: 小 組 合 作 實 驗 探 究 1. 快 樂 參 與 【環節一】引導學生利用桌面上的實驗藥品探究純堿的物理性質,請同學們根據屏幕上的實驗步驟小組合作探究 學生回答后出示純堿溶解度曲線展示20度時純堿的溶解度,跟學生一起分析,用數據說明純堿的溶解性是易溶與水。 【過渡】碳酸鈉為什么俗稱純堿?“純”是指氨堿法制取的碳酸鈉純度比較高,“堿”是不是代表它顯堿性?如何設計實驗證明? 學生回答后 【提出問題】純堿還有哪些化學性質? 【引 導】 回顧前面學過的酸類、堿類的通性 【提出問題】純堿從物質分類角度看屬于?請同學們大膽猜想下純堿能與哪兩類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學生回到后,接著提問除了與酸堿反應之外,還可能與哪類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學生回答后 【引 導】學生根據猜想利用桌面上的實驗藥品小組合作設計實驗方案 請兩到三位同學展示實驗方案后,屏幕上展示實驗步驟,帶領學生一起規范下實驗步驟,提示學生藥品用量和安全注意事項 學生動手操作 觀察 進行實驗 交流 學生思考并回答 思考并作出猜想 小組合作思考 交流 分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 實驗 交流 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歸納能力 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思維能力 PPT 5分鐘 3分鐘2. 快 樂 實 驗 引導學生按照實驗設計小組合作進行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屏幕上展示實驗現象與結論的表格 教師提問 【得出結論】實驗現象和結論 【歸納總結】請學生根據實驗小組合作總結純堿的化學性質 整理學案并書寫相關化學方程式,請一到兩個學生板書 【總結】學生化學方程式書寫情況。 強調氫氧化鈣與碳酸鈉溶液的反應是工業上制取氫氧化鈉的反應原理,這是利用廉價易得原料制取新物質的典型代表 根據反應方程式,引導學生分析對比碳酸鈉與稀鹽酸、稀硫酸和碳酸鈣與稀鹽酸這三個反應,歸納總結碳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 【強調】實驗方案設計要嚴謹 分組實驗,觀察現象。 學生回答現象、結論 小組合作總結純堿化學性質并作答 寫化學方程式 思考并設計實驗方案回答問題 培養學生嚴謹、認真的科學態度。 利用這一反應對學生進行有關經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 10分 鐘3. 快 樂 分 享 【過渡】同學們的實驗操作非常規范,實驗現象觀察的也很仔細,現在你能利用獲得的實驗結論,解開大布蘇湖中魚蝦不能生存,農作物無法生長的秘密嗎? 學生回答完后,放映視頻,“大布蘇湖”中魚蝦無法生存,農作物無法生長的原因 教師總結并表揚 小組討論后回答。 觀看視頻 培養學生小組合作解決問題能力 讓學生體會到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所帶來的快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3分鐘4. 快 樂 反 思 【過渡】請同學們根據純堿的的化學性質以及酸和堿的通性,總結鹽的化學性質 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思考并回答 從個別到一般,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教育 4分鐘環節三: 動 畫 模 擬 突 破 難 點 【 導 入】同學們酸堿鹽之間發生的反應一般都是 ,但并不是任意的酸堿鹽之間都能發生復分解反應,這是為什么?讓我們一起走進復分解反應的微觀世界。 【投影】碳酸鈉與鹽酸反應的微觀動畫,碳酸鈉與氯化鋇反應的微觀動畫 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微觀動畫 然后學生小組討論 得出復分解反應的實質 請同學們觀看碳酸鈉與氯化鉀的微觀動畫,分析碳酸鈉與氯化鉀不反應的原因? 【引導】生成氣體和水很容易判斷,生成沉淀怎么判斷?這就有必要了解酸堿鹽的溶解性規律。請同學們閱讀課本161頁完成學案內容 總結酸堿鹽的溶解性規律 思考 觀看動畫 、思考回答問題 小組合作討論 自主學習 展示學習成果 通過學生觀看動畫模擬、學生小組討論,不斷降低難度,突破難點,深化學生微粒觀,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PPT 6分鐘環節四: 談收獲 當堂檢測 本節要探討的內容就是這些,回顧整個學習過程,你有什么收獲?(提示:可以是知識方面的,也可以是方法方面的) 自己總結 檢測學習成果 學生自己評價自己本節課收獲 PPT 4分鐘環節五: 作業布置 拓展性作業:查資料,了解純堿在生活中的妙用與純堿的性質之間的關系 綜合實踐作業:采用多種方法區分廚房中的食鹽和碳酸鈉 觀看 提高學生能力 PPT 1分鐘環節六: 結束語 大布蘇湖中魚蝦無法生存,農作物無發生長,難道就沒有利用價值了嗎? 放映視頻 思考并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培養學生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 2分鐘板書設計:純堿的性質純堿的物理性質純堿的化學性質與酸堿指示劑反應與酸反應與某些堿反應與某些鹽反應鹽的化學性質復分解反應的實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