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酸的化學性質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知道酸和堿溶液與指示劑反應,能用指示劑來區分常見的酸和堿。(2)進一步熟悉常見的酸——鹽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質和用途。增強對濃硫酸腐蝕性的認識。(3)掌握酸的化學性質。2、過程與方法(1)通過鹽酸和硫酸的鑒別,熟悉二者的物理性質和用途。(2)通過活動與探究掌握酸的化學性質。3、情感態度價值觀(1)樹立科學的物質觀,學會用辯證的觀點看待事物,能透過表面現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質原因。(2)強化實驗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識。二、教學重難點通過探究活動掌握酸的化學性質。三、教學方法實驗探究、問題驅動。四、教學過程(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教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濃鹽酸和濃硫酸的物理性質和用途,現在老師手中拿的就是這兩種酸,它們的標簽都被遮擋住了。那么,在不看標簽的情況下,你能夠用哪些方法來區分二者?請同學們思考。【學生】積極思考,回憶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教師】同學們剛剛都回答的很好。濃硫酸的性質也是我們上節課的一個學習重點,請大家看幾個視頻,一起來回憶一下濃硫酸的性質。 為了更好的認識一些酸,請同學們閱讀《基礎訓練》第31頁的“閱讀材料——形形色色的酸?!?br/>【教師】那么,酸都具有哪些通性呢?各自又有哪些“脾氣”和“性質”呢?這就是我們今天主要的學習內容。(二)新課教學,解讀探究 請同學們將課本打開,翻到第53頁,我們一起來完成這個活動與探究。【活動與探究】1、取兩張濾紙,在其中一張的兩端各滴上一滴稀鹽酸,在另外一張的兩端各滴上一滴稀硫酸,在滴痕處依次滴上一滴紫色石蕊和無色酚酞溶液,觀察現象。 紫色石蕊 無色酚酞稀鹽酸 紅色 不變化稀硫酸 紅色 不變化2、回憶第八單元所學的幾種金屬分別于稀鹽酸和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與稀鹽酸反應 與稀硫酸反應鎂 Mg + 2HCl = MgCl2+H2↑ Mg + H2SO4 = MgSO4+H2↑鋅 Zn + 2HCl = ZnCl2+H2↑ Zn + H2SO4 = ZnSO4+H2↑鐵 Fe + 2HCl = FeCl2+H2↑ Fe + H2SO4 = FeSO4+H2↑鋁 2Al+ 6HCl = 2AlCl3 + 3H2↑ 2Al + 3H2SO4 = Al2(SO4)3+3H2↑【問題】上面反應的生成物都有什么特點?分析:都有氫氣;另一生成物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離子型化合物。3(1)將一根生銹的鐵釘放入盛有稀鹽酸的試管里,一會兒取出,觀察現象。 現象 化學方程式鐵銹消失,無色溶液變成黃色 Fe2O3 + 6HCl = 2FeCl3 +3H2O(2)取一支試管,加入少量氧化銅粉末,再倒入少量稀鹽酸,振蕩試管,觀察現象。現象 化學方程式黑色粉末逐漸消失,無色溶液變成藍色 CuO + 2HCl =CuCl2 + H2O 【問題】1、上面反應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處? 2、利用上面的反應除去金屬表面的銹,除銹時能否長時間將金屬制品浸在酸中?為什么?分析:1、都有水生成;另一生成物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離子型化合物。 2、不能;因為在除去銹之后,酸會與金屬繼續反應,造成對金屬的腐蝕。【小結】通過上述的探究,請總結酸的化學性質。1、和指示劑作用 酸溶液使紫色石蕊變紅,使無色酚酞不變色2、和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氫氣和另一種金屬的化合物3、和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水和另一種金屬的化合物【問題】請同學們回憶,酸如鹽酸、硫酸等,除上述反應外,還能和什么物質反應?【分析并小結】酸的化學性質4、和金屬的化合物反應。如: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Na2CO3 + H2SO4 = Na2SO4 + CO2↑+ H2O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BaCl2 + H2SO4 = BaSO4↓ + 2HClAgNO3+ HCl = AgCl↓ + HNO3 【教師】通過上面的學習,我們就可以解決這樣的一個問題:現有兩支試管,分別盛有稀鹽酸和稀硫酸,請設計實驗鑒別二者。分析:方法一,分別加入少量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的是稀硫酸,無變化的則是稀鹽酸;方法二,分別加入少量的硝酸銀溶液,有白色沉淀產生的則是稀鹽酸,無變化的則是稀硫酸。【課堂小結】本節課重點學習了酸的化學性質,知道了酸溶液可以與指示劑作用,酸能和活潑金屬反應,也能和金屬氧化物反應。同時也認識到鹽酸和硫酸與一些金屬化合物的反應。這部分的內容很重要,請同學們在課后一定要好好復習復習。今天雖然學習了酸的不少化學性質,但是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化學性質我們沒有講到,那就是和堿的反應,這部分太重要了,以至于我們本節課沒有時間來討論它,而在課題2,花一個課題的時間重點討論它。(三)課堂練習,鞏固提高有關酸的化學性質的練習。五、板書設計一、酸的化學性質1、和指示劑作用 酸溶液使紫色石蕊變紅,使無色酚酞不變色2、和活潑金屬反應,生成氫氣和另一種金屬的化合物3、和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水和另一種金屬的化合物4、和金屬的化合物反應5、 六、作業布置《基礎訓練》有關練習。七、教學反思學生親身感受酸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在大腦中生成了酸的印象。通過實驗驗證,體驗科學探究的步驟,將思維活動由認識知識提升到認識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