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麗水市2021學年第二學期初中學科教學質量監測模擬卷(二)七年級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道德與法治試題卷全卷由社會法治兩部分組成,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考生須知:2.本次考試米用閉卷形式。全卷答案必須做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做在試題卷上無效1.3.請用藍色或黑色筆將姓名、準考證號分別填在答題紙的相應位置上。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部分(50分)孫邪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20分)1.安第斯山區的印第安人因地制宜,在低海拔地區進行的生產是(▲)A.借助獨特的自然風光大力發展旅游業B.利用天然條件發展畜牧業C.開辟梯田,發展種植業D.借助沿海的優勢發展漁業2.瑞士成為旅游熱區的人文原因有(▲)蟹①旅游設施精良,服務細致入微②自然風光獨特③古老的城鎮,純樸的鄉村生活④交通條件便利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3.讀右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下列對以色列描述準確的是(▲)①降水分配不均勻,北多南少②人們因地制宜,實行“耕海牧魚”地③草原平坦遼闊,適宜大面積發展畜牧業擬④在干早的在區發展灌溉農業。被稱為歐洲的的“大萊籃”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等降水量線4.歷史影視作品是歷史史實的藝術加工,但必須尊重歷史史實,下列情節與歷史史實不相符合的是(▲)A.西漢時有人用紙寫字B.唐朝人坐著裝有指南針的海船航海紅海伊拉特3劑C.在宋元的戰爭中使用了火藥武器D.清朝人閱讀使用活字印刷的小說第3題5.隋唐時期主要的歷史階段特征是(▲)A.繁榮與開放B.政權頻繁更迭C.社會變化D.民族交融6我國古代把國家稱為“社稷”,體現出古代統治者的重農思想,唐朝前期農業發展迅速,出:現了許多先進的生產工具,包括(▲①A.①②②B.①③④C.②③D.①④七年級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道德與法治(二)試題卷第1頁共6頁只7.下列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④郾城大捷①澶淵之盟②陳橋兵變③北宋滅亡C.②③①④D.②①④③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8.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貴族為主,建立的全國性的統一王朝。下列事件發生在元朝的是(▲)④建立行省制度①鐵木真統一蒙古②回族形成③經濟重心南移完成D.③④A.①②B.②③C.②④9.這本科技巨著記載了農業和手工業各部門的生產技術,包括谷類和棉麻作物栽培、食品加工、制鹽、制陶、榨油、造紙、治鑄、兵器、舟車制造和珠玉采琢。這本科技巨著是(▲)政先卷海藏1ABCD10.明清時期中國古代經濟進一步發展,下列史實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是(▲)①出現了一些著名的商幫②玉米、甘薯等高產作物引進和推廣③興起一大批工商業商鎮④清朝時期,出現最早的紙幣“交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21.(10分)鳥克蘭一直被稱為“歐洲糧倉”,是世界第三大糧食出口國。線材料一30E圖例一200一等寢線、河流、湖泊出州黑土分布區459一學:國界材料二長期對黑土地超負荷利用,重用輕養,正在面臨水土流失、土層變薄、肥力下降等問題。為了保護黑土,烏克蘭國家采取各項措施進行綜合治理,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1)從圖中可知,烏克蘭位于▲、▲(填半球位置)。(2分)(2)根據地圖分析烏克蘭成為“歐洲糧倉”有利的自然條件。(4分)七年級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道德與法治(二)試題卷第2頁共6頁可0000000麗水市2021學年第二學期初中學科教學質量監測模擬卷(二)七年級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中國歷史·人文地理部分(5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有10 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2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D c B A B B C C A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21.(1)東半球、北半球(每點一分,2分)(2)地處平原,地勢平坦;地壤肥沃,有大面積的黑土分布;第聶伯河穿過烏克蘭中部,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任選兩點,每點2分,共4分)(3)要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發展經濟要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每點2分,共4分)22.(1)唐蕃和親促進了吐蕃經濟和社會的發展。(2分)(2)此后很長時間,遼宋之間保持著和平局面;促進了雙方經濟的發展 (共2分)(3)督辦藏內事務,與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平等說明駐藏大臣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務;外番部落,如有商稟地方事件,俱由駐藏大臣主持,說明駐藏大臣掌管地方外交事務;前往后藏巡視邊界,操閱番兵說明掌管西藏地方軍事。(任選兩點,每點2分,共4分,只抄材料得一半)(4)民族關系處理好了,能促進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各民族之間要平等對待,和睦相處。(2分)23.(1)唐朝;鄭和下西洋(2分)(2)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來;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的貢獻。(每點2分,共4分)(3)實行閉關鎖國政策。(2分)從積極主動開放,加強對外聯系到閉關鎖國,由開放走向封閉。(2分)道德與法治部分(50分)一、選擇題(本題有10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小題2分,共20分)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C D A A D C D B 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3小題,每小題10分,共30分)24.(1)我們要正視身體的變化;不因自己的生理變化而自卑;我們在追求形體、儀表等外在美的同時,也要提高品德和文化修養,體現青春的內在美。(每點1分,共3分)(2)異性之間的友誼,可能讓人敏感、遭到質疑,但只要我們內心坦蕩,言談得當,舉止得體,這份友誼就會成為我們青春的美好見證。(3分)(3)生活中某些負面的情感體驗盡管不那么美好,但對于我們的成長也有意義;體驗負面感受未必是一件壞事,它可以豐富我們的人生閱歷,使我們生命變得更加飽滿豐盈;我們要學會承受一些負面感受,善于將負面情感轉變成成長的助力,也可以讓我們從中獲得更加美好的情感體驗,不斷成長。(每點2分,任答兩點即可滿分,共4分)25.(1)自豪感、驕傲感等(每點1分,共2分,言之有理即可)(2)團體奪冠的關鍵在于團隊的力量,團隊的力量來源于隊員們共同的目標和團結協作;個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體中匯聚,就會變得強大;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過優化組合可以實現優勢互補,產生強大的合力。(每點2分,任得2點即可滿分,共4分)(3)在集體中,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本質上是一致的。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發生沖突時,應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堅持集體主義;堅持集體主義,不是不關注個人利益,而是在承認個人利益的合理性、保護個人正當利益的前提下;反對只顧自己、不顧他人的極端個人主義。(每點2分,共4分)26.(1)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2分)(2)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需要給予特殊的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他們給予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每點2分,共4分)(3)青少年要樹立法治意識;遵守各種法律、法規;養成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習慣。(每點2分,任得2點即可滿分,共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社會答案二.doc 社會法治.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