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常見的化學反應--燃燒教材分析:《常見的化學反應----燃燒》是滬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教材第四單元課題的內容,本課題共包含三大內容: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簡介。本課題共需2課時,此設計為第1課時。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了氧氣與二氧化碳的性質、用途和蠟燭、木炭、硫、磷、鎂等物質燃燒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的。同時,本課題對下冊“燃料的合理利用和開發”的學習以及高中將學習的“化學反應中能量的變化”都可以起到鋪墊作用。學情分析:學生在學習氧氣性質時,學生對燃燒有了一定的認識;學習二氧化碳的性質和制法時,學生又知道了一些滅火的方法。但是對“著火點”“可燃物”的概念的理解和運用還比較模糊,知道滅火的方法,但不知道原理,即“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 認識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2) 認識完全燃燒的重要性,培養自護自救的能力。(3) 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2、過程與方法:(1)通過實驗驗證燃燒的條件。(2)能用化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燒現象和滅火原理。(3)參與實驗驗證的過程,培養觀察分析、設計方案、評價反思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 通過應用燃燒原理于控制燃燒、消除火災,體會學習化學的價值。 (2)通過對有關火災發生中相關的安全知識的了解,增強在火災中自我保護的意識。教學重、難點及解決措施:1、教學重點: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2、教學難點: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的應用。3、解決措施:(1)通過實驗驗證幫助學生掌握燃燒的條件。(2)通過生活的實例讓學生理解燃燒條件及滅火原理。教學方法 :設計一些相關實驗探究活動和課件、視頻、圖片,突破教學中的重難點教具:小蠟燭(2支)、水、鑷子、酒精燈、小煤塊,燒杯、棉花、小石子、小木條、濾紙、小刀。白磷、紅磷、碳酸鈉(固體)、鹽酸(1:4、濃)、導管,燒杯(500 mL1個、1 000 mL3個)、銅板、酒精燈。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師】播放電影片段----草原中燃燒視頻。【生】觀看視頻,引入新課,講述火對人類的意義及影響。【投影圖片】展示幾幅有關燃燒的圖片。【生】觀察畫面,思考火對人類有利的一面。【師】燃燒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化學反應之一。燃燒,它開啟了人類的智慧和文明。燃燒,它點燃了現代社會的進步和輝煌。可以說燃燒帶給人類很多的幸福。【投影圖片】展示火災圖片【生】觀察畫面,思考火對人類不利的一面。【師】但使用不當,也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損失和災難。為了更好地利用燃燒,防止火災。我們需要了解燃燒和控制燃燒。〖設計意圖〗視頻,文字引言 組圖瀏覽。從生活中發現化學,體會到化學無處不在,讓學生自己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與已有的知識體系對燃燒進行從感性到理性的再認識。二、合作驗證【師】既然燃燒對我們的生活產生這么大的影響,同學們,就讓我和大家一塊好好探究一下有關燃燒與滅火的問題。馬上進入我們今天的微課堂。--------微課堂直接給出著火點,燃燒的三個條件。〖設計意圖〗因為燃燒就在身邊,其條件也很淺顯易懂,而且也已經讓大家提前預習,所以燃燒條件直接在微課堂中給出,并沒有像以往那樣按照探究----結論的死板套路進行,而給了同學們另一種思考途徑-----如何學會驗證!為以后的猜想—驗證題型打下基礎。讓同學們真正了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一)設計實驗,驗證條件【師】通過微課堂及大家的提前預習我們知道了燃燒的三個條件,但是理論必須建立在實踐的基礎上才能成立,今天我們就燃燒的三個條件進行實踐檢驗,驗證燃燒是否必須滿足三個條件才會發生。【師】將大家的回答引向要想驗證結論是否正確需要作出猜想,并根據猜想進行實驗,以此來驗證結論是否正確的科學學習方法,并為以后進行猜想-----驗證的學習方法打下基礎。學生討論如何驗證三個條件,教師舉例:一:如果沒有可燃物,燃燒是否發生?學生進一步在可燃物基礎上對燃燒的另兩個條件進行猜想驗證。二:如果沒有氧氣,燃燒能否發生?三:如果溫度沒有到達著火點,燃燒是否發生?根據猜想進行逐一驗證。分組實驗:進行驗證燃燒是否必須滿足三個條件才會發生。〖生〗回答。【師】觀看完整紅磷,白磷關于燃燒條件的探究,并進一步總結燃燒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師】觀看水中火炬燃燒圖片,認識到只要滿足三個條件水火也能相融,進一步加深對三個條件缺一不可的認識!〖設計意圖〗燃燒三個條件大家在預習,生活常識中就有了認識,所以我并沒有按照以往探究-----結論的套路來進行,避免了學生知道結論還非要進行實驗的尷尬處境,直接給出結論,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來驗證結論,盡管有的小組會有設想不周到,想法不成熟,但是給了他們一個猜想-----驗證的實驗思路。【師】在剛才的實驗中大家發現燃燒的三個條件缺一不可,換句話說,缺少條件燃燒就不能發生,那么你能在實驗中找到滅火的方法嗎?同學們可以繼續實驗共同討論滅火的方法,并總結滅火的原理。【生】回答。【生】依據燃燒的條件推出滅火的原理:破壞燃燒所要具備的條件之一,既可達到滅火的目的,可采取:清除或隔離可燃物;隔絕氧氣(或空氣);降低溫度至著火點以下。〖設計意圖〗1.從實驗入手,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2.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態度。3. 進一步對知識進行梳理總結,讓學生在討論中整理滅火的原理,并依據 原理找到滅火的方法,并采取比賽的手段讓大家掌握滅火方法,達到突破難點的目的。(二)觀看視頻,獲取安全逃生方法回顧視頻中主人公火災逃生,引入現實中面對火災如何自救,【生】:思考面對火災時如何進行滅火或逃生,并了解火災危害【師】:展示滅火常識,用視頻展示逃生的方法〖設計意圖〗學習有關火災發生中相關的安全知識,增強在火災中自我保護的意識。板書設計:板書設計課題1 燃燒和滅火一、燃燒的條件(三者缺一不可)1、可燃物2、與氧氣接觸3、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二、滅火原理(破壞其中一個條件即可)1、隔離可燃物2、隔絕氧氣3、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1 / 43 /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