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常見的化學反應—燃燒(第1課時)學習目標:1、通過探究活動認識燃燒的條件,知道滅火的簡單原理和方法,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2、能用化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燒的現象和原因。3.認識使燃料完全燃燒的重要性,知道爆炸發生的原因,了解防范爆炸的措施;4.能科學的認識研究燃燒、滅火和爆炸對人類社會發展的作用。教學重點: 燃燒的條件;滅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學難點: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的應用教學方法:引導啟發、歸納總結、活動探究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展示幾幅圖片燃燒與我們的生活以及社會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燃燒為我們提供生產、生活所必需的動力和熱量。但失控的燃燒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因此,為了控制燃燒使其更好地造福人類,我們今天來學習板書課題:第四章 燃燒 燃料第一節 燃燒和滅火燃燒是一種常見的現象,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前面的化學實驗中,我們都見過許多燃燒現象引導回顧:你還記得下列物質鎂、鐵絲、木炭、蠟燭燃燒的現象嗎? 投影:鎂:劇烈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體、放熱鐵絲: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放熱木炭:在空氣中發出紅光(氧氣中發出白光)、放熱、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蠟燭:燃燒時的現象同木炭,另外集氣瓶壁上有水珠生成引導:以上的燃燒現象有何共同特點? 觀看圖片,思考它們的動力來源?體會燃燒造福于人類,但失控的燃燒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回顧回答:鎂、鐵絲、木炭、蠟燭燃燒的現象 歸納:燃燒的共同特點:發光、放熱、劇烈、化學反應 創設情景,引入新課,讓學生感知燃燒與我們的生活以及社會的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引導復習,為學習燃燒做好準備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小結并板書:一、燃燒: 1、 發光、放熱的劇烈的化學反應發問:發光、放熱的變化都是燃燒嗎?為什么?生活中可以燃燒的物質有哪些?出示實物:棉布、塑料、木柴、毛線······發問:為什么這些物質現在沒有燃燒?指導學生探究活動(P89的交流與討論)小結并板書:2、燃燒的條件(1)有可燃物(2)與O2接觸 三者缺一可(3)溫度達到著火點發問:若三缺一呢?小結并板書:三、滅火的原理1、撤離可燃物2、與O2隔絕 3、降低溫度到著火點以下練習:在赤壁之戰中,周瑜的軍隊點燃戰船,熊熊燃燒的戰船借助東風直沖曹軍的木船,使曹軍的木船燃起大火。 曹軍的木是 ,木船燃燒的條件是: 演示實驗:(白磷的著火點是40℃,紅磷的著火點是 200℃以上) 教師活動 思考、回答:電燈通電發光發熱探究燃燒的條件,得出結論體會火三角的含義思考并得出滅火的原理觀察實驗,思考:1、為什么銅片上的白磷燃燒而熱水中的白磷不燃燒? 2、為什么銅片上的紅磷不燃燒?3、如何使熱水中的白磷燃燒 學生活動 培養學生的思維的嚴密性聯系生活激發探究欲望通過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初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思考,讓學生推出滅火的原理應用實踐,鞏固燃燒的條件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分析能力設計意圖演示實驗:燒不壞的手絹將2體積的95%的酒精與1體積的水混合。把一塊棉布手絹浸入配好的混合液中,浸入后取出,輕輕擰干,用坩堝鉗夾持,在酒精燈上點燃,并輕輕抖動手絹。發問:1、你看到了什么現象?你能解釋嗎其中的原因嗎?演示實驗:紙盒燒水下面情形如何滅火?你能分析其滅火的原理嗎? 可燃物除了正常的燃燒外,有時候由于氧氣的不足,可燃物并不能完全燃燒,例如我們常聽說的煤氣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請同學們看書P90 展示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的圖片實驗:蠟燭的不完全燃燒用一白瓷板放在燃燒的蠟燭火焰上方投影:比較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完全燃燒不完全燃燒氧氣的量燃燒速度釋放熱量生成物污染程度反應表達式板書:五、促進燃燒的方法 1、增大O2的濃度或鼓入更多的O2 2、增大可燃物與O2的接觸面積引導總結:你的收獲? 觀察思考思考:紙盒為什么沒有被燒壞?思考應用閱讀思考1、完全燃燒與不完全燃燒各有何優缺點?2、你知道煤氣使人中毒的原因嗎?取暖時如何預防煤氣中毒?哪些方法可以使可燃物充分燃燒?觀察思考在白瓷板上出現黑色的粉末狀固體比較歸納快速思考:下列事實分別采用了哪種促進可燃物燃燒的方法? 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歸納能力激發思考,認識不完全燃燒的危害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比較和歸納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