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依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一、教學目標:1.從實際案例中感知依據方程式計算的意義,感受到化學定量研究的重要性。2.通過典型例題的練習,掌握依據方程式計算的步驟、格式,了解依據方程式計算過程中的易錯點。3.掌握依據化學式計算和依據方程式計算兩種方法,并能靈活應用,理解化學計算中守恒法的微觀實質。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1.感受到定量研究在生產生活中的實際意義。2.掌握依據方程式計算的基本步驟、格式要求,了解依據方程式計算過程中的易錯點。難點:1.從兩種計算方法的對比學習中,體會到計算中守恒法的運用,感悟宏觀現象體現微觀本質的學科思想。三、教學設計: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環節1:感知工業生產,感受到已有計算方法的局限性,引出方程式計算。 環節2:探究化學原理,熟練掌握依據方程式計算的比例關系,基本步驟和格式要求。 環節3:感悟應用價值,比較依據方程式計算和化學式計算兩種方法,初步理解守恒法的實質。 【引入】中天鋼鐵廠宣傳片。 【引出】現代化的煉鐵技術需要計量精確。 【回憶】中天鋼鐵廠現均儲備氧化鐵質量分數為30%的赤鐵礦800t,這些赤鐵礦能獲得多少單質鐵? 【介紹】煉鐵的反應原理。 【思考】實際生產中,理論上這些赤鐵礦中的鐵元素全部轉化為單質鐵,還要考慮什么問題? 【追問】用剛才的計算方法能解決么? 【提問】怎樣可以知道參與反應的一氧化碳和氧化鐵的質量關系嗎? 【復習】方程式的意義。 【總結】化學方程式不僅表明化學變化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同時還揭示了化學變化中微觀上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微粒個數探究關系,更能準確表達出了反應物、生成物之間的質量關系,所以我們就可以應用這個關系進行計算。 【過渡】這正是科學家里希特在四百多年前的研究成果。 【介紹】化學史:德國科學家里希特,第一位把化學與數學相結合,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介紹其著作及研究成果。 活動探究一:儲備的氧化鐵完全反應所需一氧化碳的質量。 【練習】根據反應的比例關系,計算赤鐵礦中氧化鐵完全反應所需的一氧化碳的質量。 【過渡】剛才同學們已經熟練應用方程式的比例關系進行了計算,那么方程式計算需要一定的步驟嗎? 【提示】閱讀書本根據方程式計算的典型例題,規范計算步驟。明確計算格式。 【總結】化學方程計算步驟。 【練習】若要使赤鐵礦B中的160t氧化鐵完全反應,還需一氧化碳的質量是多少? 【投影】批改后的學生練習 【提問】方程式計算中要注意什么? 【思考】已知參與反應的氧化鐵質量,除了可以計算需要一氧化碳的質量,還能求得什么質量?若已知生產獲得的鐵的質量,能求得什么質量? 【總結】依據方程式,已知某物質質量,能求方程式中剩余所有物質質量。 活動探究二:冶鐵中剩余一氧化碳的處理 【觀察】工廠實際煉鐵中一氧化碳和赤鐵礦的投料。 【思考】根據比例關系,這樣的投料會帶來什么問題? 【介紹】工業生產一氧化碳過量的目的。 【提問】如何進行尾氣處理? 【練習】尾氣處理中,多余的84tCO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是多少?多種求解方法。 【點評并總結】學生計算方法。 【提問】燃燒法處理56tCO需要氧氣的質量是多少? 多種方法求解。 【點評并總結】學生計算方法。 【介紹】我國鋼鐵企業進口礦石的原因 活動探究三:冶煉中剩余氧化鐵的處理。 【觀察表格】在煉鐵進口礦時,若通入 的一氧化碳仍是182t,反應中會帶來什么問題? 【思考】繼續制備84tCO使剩余的氧化鐵反應完,還需要焦炭的質量是多少?提示:用方程式計算、元素守恒兩種方法。 【點評并總結】學生計算方法。 【課后拓展】中天鋼鐵公司為減少對大氣污染,在煉鐵過程中將產生的二氧化碳回收并與氫氣在催化劑的條件下轉為甲醇(CH3OH)(CO2+3H2=CH4O+H2O)現有84t一氧化碳在煉鐵過程完全轉化為二氧化碳,如果這些二氧化碳也同樣完全生成甲醇,則可以得到甲醇多少噸? 【討論】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一個鋼鐵企業的競爭力體現在哪些方面? 【總結】本節課的知識內容。 【總結】本節課的方法內容。 【思考】守恒法的微觀實質是什么? 【結束語】化學家名人名言。 觀看視頻 計算、回答 討論 討論回答 回答 回答 了解相關化學史 練習 自學,明確方程式計算的步驟 學生總結 練習、同伴互批 學生總結 回答 觀察 回答 回答 小組討論 交流方法 小組討論 交流方法 觀察表格 小組討論 交流方法 課后練習 交流討論 回答 引出本節課的主線:工業煉鐵中相關化學反應的計算問題。 復習化合物中某元素質量分數的求算。 認識到已有計算方法的局限,引出方程式計算。 復習方程式的意義,明確方程式計算的依據。 了解化學史,進一步理解方程式計算的依據。 鞏固化學反應物質質量間比例式的應用。 通過看書自主學習依據方程式計算的解題步驟。 規范解題步驟及格式。 認識到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優勢。 認識到實際工業生產和理論研究的差異性。 培養學生的環保和節能意識。 一題多解,拓寬解題思路,掌握多種方法。 鞏固多種計算方法的使用。 人文化教育,培養學生以人為本的思想。 感悟宏觀現象體現微觀本質的學科思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