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教 學 目 標【知識與技能】1.通過對所選化學反應的實驗測定和實質分析,使學生理解和掌握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2.能從微觀的角度用原子、分子的知識解釋質量守恒定律;3.初步培養學生用實驗方法來定量研究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1.通過實驗探究,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認識定量研究在化學科學探究和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得信息,學會運用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等方法獲得正確的結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培養學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2.學生的探究實驗保持和增強了學生對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學現象觀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興趣。教學重點:質量守恒定律的含義及本質。教學難點: 運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一些現象教學方法:1.實驗探究法:通過實驗探究化學反應前后質量是否守恒,從探究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從而想辦法解決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2.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在討論中取長補短,培養學生的合作競爭意識。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利用多媒體技術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使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從而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二、合作交流,互動探究活動一:探究質量守恒定律[ 提出問題 ]: 本節課我們一起研究化學變化過程中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有無變化?[假設與猜想]:引導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猜想化學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有可能發生哪幾種變化?1.反應前質量總和大于反應后質量總和。2.反應前質量總和小于反應后質量總和。3.反應前質量總和等于反應后質量總和。[引 導 ]:究竟對你的猜想是否正確,能不能用實驗加以驗證呢?[ 進行實驗 ]:指導學生分小組完成實驗探究,共同完成下列表格:實驗 序號 反應前的總質量 反應前的總質量 結論(填大于、等于、小于)實驗 1實驗 2實驗3[討論與交流]:1.每個小組由記錄的同學對本組的實驗情況匯報,2.引導學生對實驗的數據進行分析。3.分析1673年波義耳的實驗失敗以及1777年拉瓦錫的實驗成功的原因4.得出質量守恒定律活動二:解讀質量守恒定律1.讓學生找出質量守恒定律中的關鍵詞;2.對質量守恒定律的關鍵詞進行分析點撥,使學生有更深的理解;活動三:探究質量守恒定律的實質1.提出問題:①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種類變了嗎?②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個數變了嗎?③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 質量變嗎?2.[ 課件演示 ]動畫模擬水通電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的微觀過程。3.[誘思、點撥]: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組合成新分子,在這個過程中,原子種類和數目沒有改變,只是重新組合,所以化學反應前后質量總和沒有改變。4總結出化學反應前后質量守恒的原因:化學變化中,原子種類不變,原子質量不變,原子數目不變;所以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總和不變。三、聯系生活、拓展延伸大師真能做到嗎?1.點 石(主要成分:碳酸鈣 CaCO3 )成 金(主要成分:金(Au)2.水(成分: H2O) 變 汽油(主要成分: 碳氫化合物福爾摩斯對嗎?一天,福爾摩斯象往常一樣滋滋有味地抽著他的煙斗,房間里充滿了刺鼻的煙味。華生問道:“敬愛的先生,別人都說你很聰明,那么你能告訴我你吐出的這些煙有多重嗎?”福爾摩斯慢條斯理地說:“這個問題很簡單,我只要稱出抽煙前煙斗和煙絲的總重量,再減去抽完煙后煙斗和剩余煙灰的總重量,不就是我吐出煙的重量了么!五、盤點收獲、歸納總結教師引導學生交談學習本節課的體會和收獲,從質量守恒定律的內容、質量守恒的原因以及它的應用等方面進行總結。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