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金屬防護和廢金屬回收》教學設計【學習目標】1.知識與技能:知道鋼鐵學生銹的條件;了解防止金屬銹蝕的簡單方法;知道廢棄金屬對環境的污染,認識回收金屬的重要性。 2.過程與方法:通過鐵銹蝕條件的探究活動,進一步提高科學探究的欲望和分析、歸納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處理廢金屬,回收金屬的價值,提高資源意識和環保意識。 【教材分析】 通過近一個學期的對“我們身邊的化學物質、用微粒的觀點看物質、質量守恒定律、金屬的性質”等的探究學習活動,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學知識、實驗技能和探究問題的方法。本節課的內容是《金屬防護與廢金屬的回收》,學生對鋼鐵銹蝕的內容并不陌生,但是沒有一個理性的認識。本課繼續讓學生運用探究學習策略對物質進行較系統的探究,是一節理論和實踐緊密結合的內容。通過本節知識的學習,能夠了解金屬防銹的基本方法以及認知“金屬垃圾也是一種放錯位置的資源”!并學會設計對比實驗的方法,主動參與探究。【重點難點】 重點:鐵生銹的原因及防止鐵生銹的辦法 難點:鐵生銹的原因。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自主學習】 展示自主學習的完成情況 能通讀教材,了解主要內容【導入】 出示情景圖片:同學們秋游鎮江北固山,我國僅存的六座鐵塔之一有什么發現? 學生觀看圖片并思考鐵塔所處的環境及為什么會生銹呢? 創設情境,使學生意識到鐵塔為北固山增添了莊嚴瑰麗的色彩,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冶鐵技藝的高超,同時也認識到金屬制品應用廣泛且容易生銹。【提出問題】鐵生銹需要哪些條件? 思考生銹的條件,并設計實驗方案:需要氧氣 需要水? 如何證明? 為下面探究鐵生銹原因的學習打好鋪墊 。【活動與探究】一、 展示設計對比實驗探究鐵生銹的條件二、展示5支試管中鐵釘在不同環境下的銹蝕情況。【交流討論】給出適當提示:看清5支試管中的鐵釘分別處于什么樣的環境中?是否與水接觸?在①中加入干燥劑的作用?在②中加入冷卻的沸水的作用?實驗結論:鐵生銹的條件?!締栴}討論】1.在海洋中行駛的船比在河水中行駛的船更容易銹蝕,這是為什么呢?2.切過咸菜的鐵質菜刀,同一面上選擇相近的三處進行處理。放置一晝夜后,菜刀以下三處,銹蝕最嚴重是何處?3. 通?!芭瘜殞殹敝邪l熱劑主要成分有鐵粉、活性炭、氯化鈉、水等,其發熱的原理。 學生領會 觀察現象并回答 學生討論、總結并歸納生銹條件。學生感悟 應用對比方法找出原因 學生討論、回答。 學生回答 在氧氣、水存在的環境中,稀硫酸、氯化鈉溶液等能加快鐵的銹蝕。 學會設計對比實驗的方法——控制變量 直接觀察鐵釘放置一天、三天、一周后的實驗器具和圖片,方便學生對于現象的正確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讓學生討論得出結論,初次嘗試成功的喜悅。 讓學生清楚的意識到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方法非常重要。 應用方法。體現方法反映原理,原理可以指導方法的思想。 【交流討論、拓展】鋁的自我保護和鐵生銹 學生觀看視頻。 明確鐵銹和氧化鋁的區別。【小結并引入】 通過對比分析,小結鋼鐵生銹的原因實際上是鐵跟氧氣、水等物質相互作用,發生一系列復雜的化學反應,使鐵轉化為鐵的化合物的過程。鐵銹的結構及主要成分。 學生總結方法的同時,思考方法利用的防銹原理,認識到不同的鐵制品由于用途及所處環境不同,防銹方法也不同。 認識到鐵銹是一種疏松多孔的物質,鐵制品一旦生銹不但會影響美觀,有時還會影響它的機械性能,嚴重時還會發生事故。應及時清除并加以防護。【提出問題】防銹具有重要意義,我們生活中經常采用哪些方法來防銹呢? 通過圖片及材料,吸引學生眼球,使課堂輕松化。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并讓學生感悟防銹的重要性。【過渡】 由于金屬制品長期使用以及更新換代,產生了許多廢棄的金屬,面對這些廢金屬我們該如何處理呢?展示相關廢金屬的圖片,這些廢金屬 有哪些危害呢? 認識到廢棄金屬的危害及回收利用廢金屬的意義,認識到我國在回收某些廢金屬方面的成就。【活動】板書設計: 金屬防護和廢金屬回收一、鋼鐵的銹蝕及其防護 1.鐵的生銹條件:鐵與氧氣、水同時接觸 其他因素:食鹽、酸等物質會加速鐵生銹速度; 2.鋼鐵的防護方法: (1)保持表面潔凈與干燥 (2)在表面覆蓋一層保護膜 ①噴漆 ②涂防銹油等 (3)改變金屬的內部結構 例如:制成合金二、廢金屬的回收利用 1.廢棄金屬的危害 2.回收金屬的重要意義【教學反思】鐵是學生最常見的金屬,鐵生銹是常見現象。在教學中,結合教材特點,指導學生采用課前預習結合實踐、實驗探究、交流討論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學習,將課前和課堂的實驗探究與學生的生活經驗有機融合,將所學知識系統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逐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環保理念。- 2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