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 水的組成教案課 標解 讀與教 材分 析 【課標要求】1、通過水的電解實驗探究活動認識水的組成。2.通過自學、討論等形式,了解單質、化合物的區別,認識氧化物。3.知道認識事物的途徑有多種,科學的探究物質組成的方法,必須通過實驗進行。4.進一步理解化學反應的實質,鞏固用文字表達式描述化學性質的技能。5.了解氫氣的可燃性,純凈的氫氣點燃有輕微的爆鳴聲。教學內容分析:認識分析常見物質, 能運用實驗方法區別氫氣和氧氣;電解水實驗的定性、定量分析研究。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認識水的物理性質,水的組成,通過對水組成的實驗分析,掌握水分解的特征,學會從微觀角度分析,鞏固和提高基本實驗操作能力。過程與方法 通過電解水實驗的確定,學習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歸納和總結的方法,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一種物質的化學式并非臆造而是根據實驗結果所得。情感 態度價值觀 通過電解水的實驗進行科學的認識和研究,培養科學、嚴謹的科學態度;激發學生對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學習化學的興趣。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根據電解水的實驗確定水的組成,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原子、分子、單質、化合物的概念及其相互關系。進一步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難點 電解水實驗及其對實驗結論的理解。媒 體教 具 教師做演示實驗課時 1課時教 學 過 程 修改欄教學內容 師生互動一、新課講授1.水的物質性質展示圖片。 (閱讀)課本第108頁水的物理性質。(小結)(1)常溫下,水是無色無味的液體;(2)凝固點:0℃,沸點:100℃;(3)1標準大氣壓下,4℃時密度最大為1g/mL。(4)冰的密度比水小。2.水的組成(實驗)課本[實驗4-6](觀察)通電后電極上有氣泡出現。(討論)正、負兩極管內分別為什么氣體 如何檢驗 (實驗)課本[實驗4-6](觀察)用點燃的木條分別進行檢驗,可以觀察到與電源正極相連的玻璃管內氣體能使點燃的木條燃燒得更旺,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玻璃管內的氣體可以燃燒,發出淡藍色的火焰 。(小結)由此可見,陽極(正極)產生氧氣,陰極(負極)產生氫氣。(提問)通過電解水的實驗證明了什么 (分析)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有關內容,然后互相討論,最后教師總結講解,分析過程用投影 。(小結)(1)水在直流電作用下生成了氫氣,證明了水是由氫、氧兩種無素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2)水在直流電作用下生成氫和氧氣兩種單質,證明水在直流電作用下發生了分解反應,水→ 氫氧 + 氧氣。(3)根據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是2:1可進一步推導水的化學式是H2O。 (結論)(1)一個水分子只能由2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2)水的化學式為H2O四、鞏固練習1、冬天,帶水的自來水管容易凍裂,主要原因是 ( )A.鐵管熱脹冷縮 B.鐵管熱縮冷脹 C.液態水比冰密度大D.冰比液態水密度大 2、水在直流電作用下分解成氫氣和氧氣,說明 ( )A.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的B.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C.水里有氫氣和氧氣D.將氫氣和氧氣充分混合,就能得到水3、用符號或文字表示:(1)兩個氧原子 2)兩個氫分子 (3)兩個水分子 (4)一個氧分子 (5)H2 (6)2H 7)2O2 (8)n H2O 五、歸納小結 1.了解水的物理性質2.掌握水的組成,水分子的構成。會用符號表達式表示電解的水的反應。3.通過電解水生成了氫氣的和氧氣的事實進一步認識化學 反應實質,理解分子與原子的本質區別。 學生回答師生糾錯教師進行電解水實驗,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并對實驗現象進行歸納,總結。師生互動板 書設 計 第二節 水的組成一、水的物理性質:見課文第108頁二、水的組成:電解水的實驗現象:1.有氣體生成;2.負極產生 的氣體能燃燒 ,產生 淡藍色火焰 --H2正極產生 的氣體能使 燃著的木條燃燒得更旺--O23.氫氣與氧氣的體積比為2:14.結論:(根據實驗事實)(1)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氧化物);(2)水在直流電作用下發生分解反應(3)每個水分子是由兩 個氫原了和一個氧原子構成,水的化學式是H2O;(4)電解水的符號表達式:H2O→H2↑+ O2↑作業布置 課后習題通電第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