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基本信息課名 植物種子的萌發 教師姓名學科(版本) 生物學(江蘇教育出版社) 章節 第五章第一節學時 1 年級 七年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認識并說出種子的主要結構。描述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相同點與不同點。2、探究種子萌發所需要的外界條件。過程與方法:1.學會科學觀察的基本步驟及方法,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思考的能力。2通過設計表格,列表比較單、雙子葉植物種子結構的區別,培養學生處理、加工信息的能力、歸納總結的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觀察種子結構,培養學生探究生物科學的興趣,體驗探究學習的快樂。最終激發學生熱愛生命的情感。三、學習者分析七年級學生生物學知識積累不多,動手能力差,教學在重視探究性學習方式的同時,更應該教會他們初步的探究方法及步驟。另一方面,七年級的學生正處在積極思維的年齡段,凡事都想知道為什么?對于種子既熟悉又陌生,種子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并不罕見,但是其內部結構卻比較陌生。因此,講課時從學生已知知識入手,漸漸滲入新知識。課上安排恰到好處的提問不僅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還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與積極性。四、教學重難點分析及解決措施重點:菜豆、玉米的種子結構和功能及區別難點:種子結構觀察實驗的組織、實施。結合重點難點以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指導學生利用準備好的大豆、玉米和菜豆種子,一邊觀察總結種子的外部形態,體會結構特點,思考可能相關功能并在操作中獲取新知識;引導學生交流與合作,結合課本探究種子的內部結構,利用白板相關功能識別種子內部每一結構,并且總結玉米種子(單子葉植物)和大豆種子(雙子葉植物)特點并做以比較,從而強調重點攻破難點。五、教學設計教學環節 起止時間(’”- ’”) 環節目標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媒體作用及分析一.猜謎語導入新課 (0’00”- 2’01”) 調動學生積極性,引入新課 教師出示果實和種子的圖片。你能說出那些師種子那些是果實么 積思考,選擇一個謎語并舉手回答問題 利用白板的展示文字和圖片功能,多條謎語一同呈現,節省課堂時間學生有選擇的回答自己知道的問題揭示課題 圖片種子形態、顏色各有特點不盡相同,但其實他們卻有著相似的結構。板書:植物種子的萌發 根據以有的生活經驗區分種子和果實。二.新課講授 (2’01”- 20’11”) 強調重點,識別大豆和菜豆(雙子葉植物)的結構,知曉對應結構的相關功能 給每組學生先分發事先浸泡過的大豆和菜豆種子(雙子葉植物),引導學生對照課本,識別種子內部的結構,熟悉結構名稱,討論其功能 。 觀察前提出觀察要求按照有外到內的觀察順序; 學生對照課本找出手中種子的對應結構名稱,小組合作探究種子結構的功能 利用電子白板的計時功能,給學生時間提示,提高課堂效率。描述菜豆種子和玉米種子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后發放玉米(單子葉植物)種子引導學生切開玉米種子,指出觀察要求。 并回完成老師交代的任務提問:是不是所有種子結構都一模一樣? 學生按照要求解剖與米種子,觀察 利用電子白板的聚光燈聚焦功能體現玉米種子在觀察前不同的處理過程。找小組代表結合小組討論結果,填寫白板上的內容。 學生在白板上填充和書寫 利用白板的填充功能,和隨意書寫功能讓學生更清晰種子內部結構,熟知種子內部各結構的準確位置。(20’11”- 30’05”) 了解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 假如環境條件都具備了,所有的種子都可以萌發嗎 (1)為什么國王選中的孩子花盆中的種子沒有萌發 (2)我們吃的米飯能萌發么 (3)生米能萌發么那么,正在休眠的種子能萌發嗎? 2.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有哪些 學生練習生活實際,思考回答問題 利用白板的圖片生成功能現場制作模擬實驗,將實驗步驟一一呈現同時增加趣味性。(30’15”- 37’15”) 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現場制作四組實驗裝置,將其中三種放在櫥柜中,一組放在冰箱中,并給與不同的水分條件。要求小組討論,可能萌發的小組是哪些?到白板前移動圖片。并給出小組合作商討的原因。 學生到白板前移動圖片,指出種子萌發的小組數 利用電子白板圖片展示的功能,和隨意移動的功能,讓每小組的答案都有所呈現,便于學生將問題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更輕松的得知問題答案。三.知識鞏固 (37’15”- 42’01”) 鞏固新知,學會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展示準備好的本節內容的重點相關練習題 學生到白板前邊書寫邊回答問題 利用電子白板的隨意書寫和批注功能。四.課堂小結 (42’01”- 45’00”) 學生自行形成知識網絡,通過表達加強記憶,檢查知識疏漏點。 假如你是一粒種子,請以第一人稱來描述一下萌發過程。完成準備好的習題 學生有感情的描述自己作為種子萌發過程 利用電子白板播放視頻的功能,顯示出種子萌發時的勃勃生機,激發學生熱愛生命的情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