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古人筆下的自然之美云來山更佳,云去山如畫。青山看不厭,流水趣更長。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做出的智慧選擇。共筑生命家園第二章1.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P81-823.如何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P85-862.如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P83-844.如何建設美麗中國的愿景?P87自學導航第一目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黃河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哺育 了中華民族,孕育了中華文明。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但黃河流域的生態環境卻十分脆弱。2019年9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指出,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一年來,沿黃九省區抓好大保護,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國家為什么要全流域保護治理黃河?黃河灘區路堤坍塌3000畝農田被淹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人類有責任保護、補償和修復自然國家全流域保護治理黃河的原因有哪些?1.人與自然的關系:倫敦“殺人霧事件”(1)倫敦“殺人霧事件”是人類文明的悲劇。請你分析造成這場災難的原因。①那時的倫敦市區布滿了各種以煤為主要能源的工廠和發電設施,煤炭燃燒產生的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積;②1952年的嚴寒使得民眾用于取暖的燃煤增加,從而導致污染物劇增;③長時間高壓控制下的倫敦形成了無風的環境,使得污染物很難擴散。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我們對自然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懲罰。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2)倫敦治理空氣污染的歷史經驗對我們今天治理霾有什么啟發 1.健全和強化法律在空氣治理中的作用。2.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不能走西方工業化的老路。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1972年6月 《人類環境宣言》“只有一個地球”1992年6月 《21世紀議程》可持續發展為核心1994年3月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奠定了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基礎。2005年2月,《京都協議書》國際社會進入一個實質性減排溫室氣體的階段。2015年《巴黎協定》為2020后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指明了方向2016年9月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聯合國秘書長遞交了《巴黎協定》批準文書。全球共識由此可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種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文明形態,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中國道路思考: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我國踐行了哪些理念和國策?思考: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我國踐行了哪些國策和理念?2、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1、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2.如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P83-84①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②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什么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做出的智慧選擇。為什么怎么做①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人類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人類也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②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如果我們對自然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懲罰。①【全球共識】實現人與自認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②【中國道路】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第二目堅持綠色發展道路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如何走綠色發展道路——走進余村觀看視頻,閱讀教材P84頁探究與分享,請你從發展方式和發展結果等方面比較:這兩條發展道路有什么不同?請你從發展方式和發展結果等方面比較:這兩條發展道路有什么不同?發展道路1發展道路220世紀80年代2021年發展道路1發展道路2炸山開礦、靠山吃山犧牲環境、發展經濟代價沉重、不可持續尊重自然、養山富山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富國惠民、可持續發展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關系。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走綠色發展道路,還給村民帶來了哪些變化?生態旅游區美麗宜居區田園觀光區生態旅游區村民胡加興曾經是一名拖拉機手,運輸石灰。從礦山下崗后接觸到了漂流,最開始他對舉債做漂流也沒信心,沒曾想,如今的荷花山漂流年接待游客達到6萬多人次,首年就收回了全部的投資成本。美麗宜居區從2013年開始,余村對村莊內部進行生態修復,48家工業企業全部關停,家家戶戶通自來水,實現污水納管,每個自然村的圍墻立面不再是單調的白色,而是繪制了五彩斑斕的墻體畫。田園觀光區曾經臟亂的毛竹山也改頭換面了。林業公司攜手余村在5000畝毛竹山上種起了林下作物,重點培育了三葉青、竹蓀、鐵皮石斛等,既達到了美觀效果,又產生了經濟價值。走綠色發展道路,還給村民帶來了哪些變化?走綠色發展道路,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2019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創下2013年監測以來的最低值,全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43%。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我們作出了哪些努力?有效推進清潔取暖,地方政府對“煤改電”配套設施給予支持。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不達標工業爐窯,實施燃料清潔低碳化替代各地要提高執法強度和執法質量,地方人民政府應制定實施相關配套政策措施。生活生產制度《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節選)為打贏藍天保衛戰,我們作出了哪些努力?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之路,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細節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的自覺行動。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只有實行嚴格的制度、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行動支撐企業、個人國家、政府3、如何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①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P85②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經濟效益。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P85③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道路。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發展方式,讓綠色發展理念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中,自覺行動。P86④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只有實行嚴格的制度、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P87⑤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P87多種一棵樹少用塑料袋及時關電腦熄燈一小時多乘公交車就餐要光盤我們中學生又能為保護環境做些什么?(1)增強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意識;(2)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3)節約糧食,踐行“光盤行動”。(4)綠色出行,盡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多騎自行車。(4)同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的行為作斗爭。4、我們中學生又能為保護環境做些什么?堅持綠色發展道路是什么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為什么怎么做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建設美麗中國。理念行動(富國)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惠民)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企業、個人)走綠色、循環、低碳發展道路,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發展方式(國家、政府)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1、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 )①要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目標②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③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④必須嚴守資源消耗上限、環境質量底線、生態保護紅線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B2、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了“天藍、水清、景美”,就必須( )①把保護環境作為我國當前的中心工作②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③依靠科技進步與創新,提高資源利用率④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共筑生命家園1.pptx 美麗中國說.mp4 藍天保衛戰.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