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江省臺州市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模擬檢測試卷1.(2022·臺州模擬)2021年11月8日,航天員 身著我國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成功出艙,成為中國首位進行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 )A.劉洋 B.黃偉芬 C.葉國富 D.王亞平2.(2022·臺州模擬)2021年我國主要經濟數據1月17日公布,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去年增長 ,經濟總量突破 萬億元,“十四五”實現了良好開局。( )A.100 2.3% B.100 8.1%C.110 8.1% D.110 2.3%3.(2022·臺州模擬)2022年2月4日至20日,第二十四屆 在北京舉行。中國代表團以9金4銀2銅,名列金牌榜第 位。( )A.奧運會 一 B.奧運會 二 C.冬奧會 二 D.冬奧會 三4.(2022·臺州模擬)近日,一位旅游博主在短視頻平臺上發布的“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紅遍了網絡,引起了眾多網友對江南水鄉美景的無限向往。江南水鄉景色優美是因為( )①氣候溫和,雨量充沛②四季分明,終年炎熱③傍水民居,極富韻味④四合院落,布局嚴謹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5.(2022·臺州模擬)河流是大地的動脈。下列示意圖中正確反映亞洲河流流向的是( )A. B.C. D.6.(2022·臺州模擬)大千世界,氣候萬千。下圖①②③④處與其氣候類型名稱相對應的是( )A.①是熱帶季風氣候 B.②是熱帶雨林氣候C.③是熱帶沙漠氣候 D.④是溫帶海洋性氣候7.(2022·臺州模擬)不同區域的人們因地制宜地創造出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下列國家與其區域特色描述相符的是( )A.以色列——沙漠綠洲一一灌溉農業B.泰國——草原遼闊一一遷徙游牧C.肯尼亞——傍水而居一一耕海牧魚D.瑞士——與山為鄰一一精耕細作8.(2022·臺州模擬)某次考試麗麗的成績不理想,老師安慰她:“一次失敗不要緊,能及早發現問題,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該老師教育學生的思想來自于(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9.(2022·臺州模擬)下圖中①②③④所處朝代與歌謠傳唱的歷史事件對應正確的是( )①廢黜百家尊儒術,推恩削弱王實力②三省六部兼科舉,兩制首創現盛世③仿效漢制治天下,行省制度傳后世④廢除丞相設內閣,廠衛機構強皇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2·臺州模擬)從文物中獲取信息是學習歷史的一種方法。下列文物信息有助于研究明清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地區關系的是( )A.胡服傭 B.滇王之印C.金奔巴瓶 D.錦衣衛印11.(2022·臺州模擬)歷史因銘記而永恒,精神因傳承而不滅。椒江區發布微信公眾號開設《聚“椒”黨史 紅色足跡》專欄,重溫椒江(舊海門)波瀾壯闊的紅色歷程。下圖為第 5 期的內容節選,請從下列選項中選取一個最合適的標題( )1926年6月設立海門國民黨區屬分部。 1、慈幼院小學分部,負責人將微笑(共產黨員)。 2、印山小學分部,負責人王萼交。 3、東山中學分部,負責人孫一影A.海門國共兩黨合作攜手國民革命B.建立黨基層組織致力解放全臺州C.海門學生抗日救國聯合會成立D.中國共產黨組織海門小組成立12.(2022·臺州模擬)近代外交家顧維鈞回憶道:“中國的缺席必將使和會,使法國外交界,甚至世界為之愕然……無論從國內還是國際來看,它都是中國歷史的一個轉折點。”其“轉折點”的含義是( )A.中國終于擺脫屈辱外交的歷史B.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C.愛國學生成為中國革命的主力D.促進民族覺醒和民族救亡運動開展13.(2022·臺州模擬)五四運動前,中國思想界曾信奉過不同的思潮和主義;五四運動后,部分先進知識分子自主接受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真正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這一變化說明了( )A.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日趨成熟B.資本主義道路探索退出歷史舞臺C.當時知識界普遍接受馬克思主義D.開展社會主義革命成為國民共識14.(2022·臺州模擬)下圖是1915年《青年雜志》發刊號的部分目錄,反映當時該雜志傳播的思想有( )①宣傳西方文化②批判中國傳統③寄希望于青年④領導工人運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2022·臺州模擬)《全球通史》記載:“毛澤東是一位杰出的共產黨領袖,他無視莫斯科的共產國際,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毛澤東的“新策略”指的是 ( )A.領導工人運動,奪取中心城市 B.確定“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C.與國民黨合作,實現全國統一 D.創建革命軍隊,領導秋收起義16.(2022·臺州模擬)下列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按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毛澤東會見尼克松 ②第一屆全國人大 ③“大包干”負責人合影 ④七千人大會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②④①③17.(2022·臺州模擬)歷史結論是對歷史事件的評價和認識。下列歷史事件與歷史結論對應正確的是( )選項 史 實 結 論① 埃及納賽爾革命 英國被迫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的獨立② 斯大林格勒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轉折點③ 巴黎和會的召開 確立“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體系④ 蘇聯農業集體化 為蘇聯工業化發展提供了重要保證A.① B.② C.③ D.④18.(2022·臺州模擬)漫畫《小農經濟好比“看鴨船”,一碰就翻》,創作于1953年12月。該漫畫意在說明,我國有必要進行( )A.工業化建設運動 B.農業合作化運動C.文化大革命運動 D.人民公社化運動19.(2022·臺州模擬)下列中外歷史階段與時代主題相符合的是( )①19世紀下半葉的中國——屈辱與反抗 ②20世紀初的中國——抗日與建國③20世紀上半葉的世界——戰爭與革命 ④21世紀的世界——和平與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2022·臺州模擬)毛澤東一生寫了不少詩詞,每一首背后都隱含有一件或數件中國近現代史上驚天動地的大事。下列詩句反映解放戰爭期間發生的重大事件是( )A.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B.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C.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D.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21.(2022·臺州模擬)【立足自然環境,因地制宜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見圖文。材料二:同雅魯藏布江發源地位于同一地形區的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河流流量大,落差急,水力資源極為豐富;它們流經的橫斷山區地形復雜、生態環境較脆弱;由于氣候垂直變化顯著,植物種類繁多,森林資源豐富,自然風光迥異。(1)根據地形剖面圖,分別寫出圖中②④⑤的地形區名稱。(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南疆能大面積種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條件。(3)橫斷山區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結合材料二,運用區域發展的相關學科知識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22.(2022·臺州模擬)史學家往往依據自己的標準,選擇和研究事件。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第一編 工場手工業時期;資本主義國家的誕生 第一章 封建制度末期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 第二章 理性時代—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發展 第三章 早期資產階級革命 第四章 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和開明君主制 第五章 近代早期的民族獨立運動 第六章 十七、十八世紀的國際關系和拿破侖戰爭 第二編 第一次工業革命后的工業資本主義時期;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第三編 第二次工業革命后的工業資本主義時期;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1)下列目錄,體現了研究者眼中的歷史發展趨勢是什么?“啟蒙運動”“美國獨立戰爭”應分別屬于目錄中的哪一章?(2)如果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為主題整理史實,應包括18世紀六十年代的哪些史實?“工業革命”在這一主題下,應強調哪些成果?(3)下面是《全球通史》中的第二十章的目錄,你認為“戰爭的根源”是什么?其中,第四應講述什么具體內容?目錄反映了本章敘述的視角是什么?23.(2022·臺州模擬)政治文明的不斷進步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標志。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君主專制篇】材料一 如圖【民主探索篇】材料二 “民國”之取代自秦始皇以來兩千多年的“帝國”……是一種前無古人的變化。它打破了歷代王朝的更迭機制,否定了整個皇權體制……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依法治國篇】材料三 如下圖《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1)上圖反映了秦朝創立的什么制度?它采用了諸子百家中哪一學派的思想?(2)促成“民國”建立的重大事件是什么?為何說該事件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3)新中國成立前后,政治民主化的進程不斷推進。上圖中第一部文獻是在什么會議上制定的?比較這兩部文獻,后者的新特點是什么?24.(2022·臺州模擬)【絲路起點 文明互鑒】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出現過“漲海聲中萬國商”的商貿盛況。東南亞、中東等地區的商賈沿著“海上絲綢之路”來到泉州,他們不僅帶來一船又一船商貿貨物,還留下一處又一處歷史古跡。(1)從左圖可知泉州市與我國哪個省隔海相望? (2)根據左圖,從地理位置和經濟重心角度,分析泉州出現“漲海聲中萬國商”商貿盛況的原因。材料一: “泉州南音”被命名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中原音樂同閩南地方音樂互相滲透融合,孕育出來的。泉州在宋代就是著名的東方第一大港,吸引了大量的中外客商和文人學士,各種文化交流頻繁,呈現出“千家羅綺管弦鳴”的繁榮景象。 (3)根據材料一,分析泉州文化發展有何特點材料二: 宋元時期,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盛,曾與 300 多個國家和地區交往。在此期間,中國向西方提供了絲綢、瓷器等,中國也接受了許多西方文明要素…… ——改編自《中外關系史:新史料與新問題》 (4)綜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結論?25.(2022·臺州模擬)【百年風華正茂,千秋偉業待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問道·道在何方】 民族危機 救亡圖存 結果沖 擊 第一次鴉片戰爭 反 應 太平天國運動 失 敗第二次鴉片戰爭 洋務運動甲午中日戰爭 戊戌變法掀起瓜分狂潮 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辛亥革命【探道·行者將至】【悟道·未來可期】2021年11月11日,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十大歷史經驗,現選取兩條如下:①堅持統一戰線;②堅持開拓創新。……(1)根據圖表信息分析中國當時面臨何種局面?并說說當時的中國人進行了哪些層面(領域)的探索?(2)“探道”和“問道”結局完全不同,對照材料說說“探道”成功的原因所在。(3)綜合上述材料,依據兩條歷史經驗,論證“中國共產黨無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本題采用分層賦分,要求條理清晰,史論結合,論證嚴密)26.(2022·臺州模擬)【重溫戰爭歷史,珍愛世界和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殖民地臣民進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20年內歐洲諸幅員廣大的帝國幾乎全已消失,從這一意義上說,這是歐洲在政治和軍事上衰落的20年。但與此同時,由于全球日益統一,西方的思想、制度和技術正以不斷加快的速度傳遍全球。——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945年5月9日晚,在莫斯科歡慶勝利激情猶酣之時,美國駐蘇聯參贊喬治·凱南發出一段驚人的論調:“人們在歡呼跳躍……他們以為戰爭結束了,而戰爭剛剛開始”。材料三: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和烏克蘭爆發軍事沖突。聯合國大會召開緊急會議就俄烏沖突進行磋商,呼吁雙方保持克制。中方呼吁:當務之急是各方保持必要克制,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應該通過對話、協商等外交方式解決沖突問題。(1)根據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中戰后20年給世界帶來的歷史影響。(2)材料二中“戰爭剛剛開始”的“戰爭”指的是什么 請你談談這場“戰爭”對世界局勢產生的重大影響。(3)二戰和俄烏沖突共同說明哪一挑戰威脅世界和平?根據材料三,從聯合國和中國的角度分別說說他們如此做的理由。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知識點】2021年時事【解析】【分析】根據時事, 2021年11月8日,航天員劉洋 身著我國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成功出艙,成為中國首位進行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 所以D符合題意,正確。ABC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時事內容,解答該題需要多留心、多識記時政知識,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2.【答案】C【知識點】2021年時事【解析】【分析】根據時事, 2021年我國主要經濟數據1月17日公布,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去年增長 8.1% ,經濟總量突破 110 萬億元,“十四五”實現了良好開局。 所以C符合題意,正確。AB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時事內容,解答該題需要多留心、多識記時政知識,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3.【答案】C【知識點】2022年時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 2022年2月4日至20日,第二十四屆 冬奧會 在北京舉行。中國代表團以9金4銀2銅,名列金牌榜第三位。 所以D符合題意,正確。ABC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時事內容,解答該題需要多留心、多識記時政知識,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4.【答案】B【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江南地區是指南方地區,該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全年降水較多。江南水鄉景色優美,一直是深受歡迎的旅游勝地,傍水民居,極富韻味 。四合院是北京名居,與當地不符合。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江南,字面義為江之南面。“江”在漢語中有特指大江,即長江。江南本意指長江以南的地區。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著繁榮發達的文化教育和美麗富庶的水鄉景象,區域大致為長江下游南岸的地區。在先秦時期已經存在江南的說法 。5.【答案】D【知識點】世界地形、河湖、氣候【解析】【分析】 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亞洲中部,喜馬拉雅山脈等眾多高大的山脈,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周延伸.如圖D,亞洲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輻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亞洲山地和高原約占總面積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除南極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6.【答案】C【知識點】世界地形、河湖、氣候【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①是熱帶雨林氣候,②是熱帶草原氣候,③是熱帶沙漠氣候,④是地中海氣候。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在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內部或大陸西岸,并向內陸地區延伸,如非洲北部、亞洲阿拉伯半島和澳大利亞沙漠區就是典型代表。在副熱帶高壓或信風帶控制下,盛行熱帶大陸氣團,其特點為年平均氣溫高,年溫差較大,日溫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該氣候帶沙漠廣布,生物較少,只有零星的耐旱植物,如仙人掌。在沙漠邊緣地帶會有灌木叢分布。植被類型為熱帶荒漠。7.【答案】A【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下列國家與其區域特色描述相符的是 :以色列——沙漠綠洲一一灌溉農業。泰國——草原遼闊一一遷徙游牧,國家錯誤,應該是非洲草原上的國家。肯尼亞——傍水而居一一耕海牧魚,國家錯誤,應該是日本。瑞士——與山為鄰一一精耕細作,錯誤,區域特色錯誤,發展旅游業。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風格有很大的不同,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很大關系,這些民居既能適應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又與居民的社會經濟生活密切聯系。8.【答案】B【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道家的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包含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下、前和后的對立面,并且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老子認為,萬物運行有其自然的法則,人們應順應自然;老子善于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具有樸素辨證的思想。 “一次失敗不要緊,能及早發現問題,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 這體現辨證的思想,所以B符合題意,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9.【答案】C【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①廢黜百家尊儒術,推恩削弱王實力出現在西漢時期,②三省六部兼科舉,兩制首創現盛世出現在隋朝時期,③仿效漢制治天下,行省制度傳后世出現在元朝時期,④廢除丞相設內閣,廠衛機構強皇權出現在明朝時期。①是西漢,②是唐朝,③是元朝,④是明朝。C項①③④對應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時代與歷史事件的對應。要求識記基礎史實。10.【答案】C【知識點】元明清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的貢獻【解析】【分析】乾隆皇帝制定“金瓶掣簽”制度,規定喇嘛教活佛轉世的人選,必須用中央頒發的金奔巴瓶抽簽決定,并由駐藏大臣監督。A項胡服傭是唐朝文物,不符合題意;B項滇王之印是漢朝文物,不符合題意;C項金奔巴瓶有助于研究明清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地區關系,符合題意;D項錦衣衛印是明朝文物,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地區關系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金瓶掣簽”制度。11.【答案】A【知識點】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中的“設立海門國民黨區屬分部”“ 負責人將微笑(共產黨員)”等信息,聯系所學,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實現,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開展國民革命運動。A項海門國共兩黨合作攜手國民革命是最合適的標題,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共第一次合作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12.【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依據材料“中國的缺席必將使和會,使法國外交界,甚至使整個世界為之愕然”“無論從國內還是國際觀點來看,它都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并結合已學知識可知,1919年中國在巴黎和會外交上的失敗,最終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怒和愛國熱情,從而發生了五四運動,標志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A項中國終于擺脫屈辱外交的歷史在新中國成立后,不符合題意;BC兩項均與五四運動相關,而材料顧維鈞強調的是中國在巴黎和會的拒絕簽字,不符合題意;D項促進民族覺醒和民族救亡運動開展是其“轉折點”的含義,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五四運動及學生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需要結合五四運動的影響分析。13.【答案】A【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解析】【分析】根據“部分先進知識分子自主接受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真正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可知五四運動之后部分先進知識分子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這就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A項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日趨成熟,符合題意;B項資本主義道路探索退出歷史舞臺不符合題意,先進知識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不代表資本主義道路探索退出歷史舞臺;CD兩項中的“普遍接受”和“成為國民共識”的說法過于夸張,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準確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可根據材料“部分先進知識分子自主接受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真正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分析。14.【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依據題干目錄中“法蘭西人與近世文明”“現代文明史”等可知新文化運動宣傳西方文化,批判中國傳統文化,①②正確;依據題干目錄中“敬告青年”“共和國家與青年之自覺”可見新文化運動寄希望于青年,③正確;題干沒有體現領導工人運動的信息,④錯誤。A項①②③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相關史實。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重點掌握新文化運動的口號以及主要內容。15.【答案】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解析】【分析】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為保存革命力量,放棄攻打長沙,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是中國共產黨探索“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正確革命道路的開始。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確定“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是毛澤東的“新策略”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的相關知識。16.【答案】D【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解析】【分析】①毛澤東會見尼克松是在1972年;②第一屆全國人大是1954年召開的;③“大包干”負責人合影是在1978年;④七千人大會是1962年召開的。按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②④①③。D項②④①③排列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現代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要求識記基礎史實。17.【答案】D【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A項①對應錯誤,不符合題意,1918年開始,扎格魯爾等人向英國政府提出讓埃及完全獨立的要求,得到埃及人民的廣泛支持。扎格魯爾等人組織代表團,準備與英國殖民政府談判,被速捕后,埃及各大城市出現和平示威浪潮,部分地區爆發武裝起義。運動取得一定成果,但仍未獨立。1922年,英國政府被迫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B項②對應錯誤,不符合題意,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轉折點是中途島海戰;C項③對應錯誤,不符合題意,一戰后,通過1919年召開的巴黎和會和1921年召開的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D項④對應正確,農業集體化為工業化的實現提供了條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史實及其結論的對應搭配,注意相關事件與結論的關系。18.【答案】B【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解析】【分析】由“1953年”“《小農經濟好比‘看鴨船’,一碰就翻》”等信息,結合所學,1953年,我國開始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改造方式是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因此漫畫反映的土改后,一家一戶小農經濟抵御風險能力差,必須開展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史實。符合題意。A項工業化建設運動與題干中的“《小農經濟好比‘看鴨船’,一碰就翻》”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農業合作化運動理解正確,符合題意;C項文化大革命運動發生在1966-1976年,與題干時間1953年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始于1958年,與題干時間1953年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大改造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找準題干的關鍵詞,找準漫畫的切入點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9.【答案】C【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析】【分析】結合所學,1931年和1945年為抗日戰爭時期,1949年建立新中國,所以 ②20世紀初的中國——抗日與建國歷史階段與時代主題不符,排除。C項①③④歷史階段與時代主題相符合,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外歷史階段與時代主題及學生的識記個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20.【答案】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解放戰爭;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解析】【分析】A項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反映的是紅軍長征,不符合題意;B項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反映的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渡江戰役,符合題意;C項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反映的是秋收起義,不符合題意;D項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反映的是一五計劃時期的武漢長江大橋的建成,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反映解放戰爭期間發生的重大事件的詩句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21.【答案】(1)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2)氣候:終年光照強烈、熱量充足且干旱少雨。土壤:多為沙土,利于棉花扎根生長。水文:充足的灌溉水源。土地面積:地廣人稀,利于長絨棉的大量種植和生產(3)山區地形復雜,開展農業多種經營;生態環境較脆弱,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植物種類繁多,森林資源豐富,發展特色林業;自然風光迥異開發生態旅游;水力資源極為豐富修建水電站等。【知識點】中國的地形、氣候;中國四大地理區域【解析】【分析】(1)、根據地形剖面圖,圖中②是青藏高原,④是塔里木盆地,⑤是準噶爾盆地。(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南疆能大面積種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條件主要從氣候,土壤,地形,水文分析。氣候:終年光照強烈、熱量充足且干旱少雨。土壤:多為沙土,利于棉花扎根生長。水文:充足的灌溉水源。土地面積:地廣人稀,利于長絨棉的大量種植和生產(3)、根據題意,結合材料給出的建議是:山區地形復雜,開展農業多種經營;生態環境較脆弱,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植物種類繁多,森林資源豐富,發展特色林業;自然風光迥異開發生態旅游;水力資源極為豐富修建水電站等。【點評】新疆地處東經73°40′~96°18′,北緯34°25′~48°10′之間。中國陸地面積第一大的省級行政區,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與高山環抱、喻稱“三山夾二盆”。北部阿爾泰山,南部為昆侖山系;天山橫亙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準噶爾盆地。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把哈密、吐魯番盆地為東疆。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氣流不易到達,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溫差較大,日照時間充足(年日照時間達2500~3500小時),降水量少,氣候干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氣溫高于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于南疆。22.【答案】(1)資本主義產生、發展的歷史;第一編第二章;第一編第三章或第一編第五章。(2)新航路開辟;早期殖民擴張。蒸汽機的改良和推廣、機器大生產、工廠的建立、交通運輸業發展等。(3)爭奪殖民地。十月革命。全球視角。【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并走向成熟的過程,要求運用所學解讀材料信息。目錄從資本主義國家的誕生到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再到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揭示的是資本主義從產生到發展的歷史。17—18世紀啟蒙運動是歐洲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以理性主義為核心,向封建制度發起猛烈的進攻。啟蒙運動是一場弘揚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識形態,把人們的思想從宗教神學和封建專制的禁錮中解放出來的思想解放運動。因而啟蒙運動應歸屬在第一編第二章。“美國獨立戰爭”是資本主義的確立階段,既是資產階級革命,又是民族獨立運動,應屬于第一編第三章或第一編第五章。(2)本題考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要求運用所學解讀材料信息。18世紀六十年代的新航路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都屬于促進“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的主要史實。因為新航路開辟以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開辟新航路的國家首先走上殖民掠奪和殖民擴張道路,這些活動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也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在工業革命中,瓦特蒸汽機的改良和推廣、機器大生產、工廠的建立、交通運輸業發展等都有利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3)本題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由于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德國等國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建立,它們瘋狂的擴軍備戰,最終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所以一戰的根源是爭奪殖民地。四.戰爭的全球階段:1917年的俄國革命中的“1917年的俄國革命”指的是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俄國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使蘇俄退出戰爭,第二十章的目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球性的影響”,從目錄來看本章敘述的視角是全球視角。故答案為:(1)資本主義產生、發展的歷史;第一編第二章;第一編第三章或第一編第五章。(2)新航路開辟;早期殖民擴張。蒸汽機的改良和推廣、機器大生產、工廠的建立、交通運輸業發展等。(3)爭奪殖民地。十月革命。全球視角。【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并走向成熟的過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運用所學解讀材料信息。23.【答案】(1)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法家。(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3)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或: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上圖反映了秦朝創立的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它采用了諸子百家中法家思想。(2)、促成“民國”建立的重大事件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3)、圖中第一部文獻是在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制定的。比較這兩部文獻,后者的新特點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或: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點評】辛亥革命的發生,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矛盾激化和中國人民頑強斗爭的必然結果。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24.【答案】(1)臺灣省(2)地處東南沿海,地理位置優越,有利于發展對外貿易;到南宋時,全國經濟重心完成從北方到南方的轉移。(替換性答案:南方經濟比較發達)(3)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意思表達正確即可)(4)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響的。(替換性答案:區域聯系日益密切是歷史發展的趨勢;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相互影響)【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 (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泉州市與我國的臺灣省隔海相望。(2)根據題意,泉州地處東南沿海,地理位置優越,有利于發展對外貿易;到南宋時,全國經濟重心完成從北方到南方的轉移。(替換性答案:南方經濟比較發達)(3)根據材料可知,泉州文化的特點是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意思表達正確即可)(4)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響的。(替換性答案:區域聯系日益密切是歷史發展的趨勢;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相互影響)【點評】 泉州,位于福建東南沿海。這里文化歷史非常的悠久而且底蘊豐厚,在城市的風貌、人文遺產等很多方面都能夠集中體現東亞的文化傳統和特色,是一種具有非常鮮明文化特色的城市。泉州曾經的歷史是輝煌的,它做曾經是東方的第一大港,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自古泉州對外交流就很繁榮。25.【答案】(1)面臨嚴重民族危機、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技術層面,制度層面。(2)“探道”歷程中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勝利,是因為立足中國國情;有先進階級工人階級領導;有先進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有先進理論如馬克思主義指導,并不斷總結經驗發展創新;有群眾基礎等。(3)示例:堅持統一戰線:①為了打倒列強,消滅軍閥,統一全國,實現了第一次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的統治。②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實現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堅持開拓創新:①中國共產黨從本國的國情出發,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開創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②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例子也可。結論:綜上所述,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實現了由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無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黨。【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解析】【分析】(1)圖表信息反映了中國當時面臨嚴重民族危機、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局面。 “洋務運動”反映了中國人進行了技術層面的探索;“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反映了中國人進行了制度層面的探索。(2)中國共產黨在正確的決策和思想引領下,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勝利,結合所學可知,其中的主要原因有立足中國國情;有先進階級工人階級領導;有先進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有先進理論如馬克思主義指導,并不斷總結經驗發展創新;有群眾基礎等。(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條理清晰,史論結合,論證嚴密即可。故答案為:(1)面臨嚴重民族危機、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技術層面,制度層面。(2)“探道”歷程中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勝利,是因為立足中國國情;有先進階級工人階級領導;有先進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有先進理論如馬克思主義指導,并不斷總結經驗發展創新;有群眾基礎等。(3)示例:堅持統一戰線:①為了打倒列強,消滅軍閥,統一全國,實現了第一次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的統治。②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實現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堅持開拓創新:①中國共產黨從本國的國情出發,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開創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②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例子也可。結論:綜上所述,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實現了由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無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黨。【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近代列強的侵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基礎知識。26.【答案】(1)二戰徹底結束了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瓜分世界的歷史,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2)冷戰。以美國為首的兩大政治集團全面對峙,兩極格局形成。(3)傳統安全問題聯合國:聯合國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用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的原則;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和解決地區沖突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體現愛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知識點】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殖民地臣民進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20年內歐洲諸幅員廣大的帝國幾乎全已消失,從這一意義上說,這是歐洲在政治和軍事上衰落的20年。但與此同時,由于全球日益統一,西方的思想、制度和技術正以不斷加快的速度傳遍全球”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通過戰爭稱霸世界的野心,徹底結束了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瓜分世界的歷史,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中的時間“1945年5月8日”,據所學知,1945年5月8日,德國法西斯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戰事結束,美蘇兩國共同的敵人德國法西斯敗亡,使美蘇兩國戰時的合作基礎喪失,隨后美國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實施了冷戰政策。這場“戰爭”導致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全面對峙,兩極格局形成。(3)二戰和俄烏沖突共同說明傳統安全問題威脅世界和平。聯合國是當代國際社會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間的國際組織。以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為宗旨;在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解決地區沖突方面,在協調國際經濟關系,促進世界各國經濟、科學、文化的合作與交流方面,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新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故答案為:(1)二戰徹底結束了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瓜分世界的歷史,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2)冷戰。以美國為首的兩大政治集團全面對峙,兩極格局形成。(3)傳統安全問題。聯合國:聯合國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用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的原則;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和解決地區沖突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體現愛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戰后20年給世界帶來的歷史影響,冷戰,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戰后20年給世界帶來的歷史影響,冷戰,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的相關知識。1 / 1浙江省臺州市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模擬檢測試卷1.(2022·臺州模擬)2021年11月8日,航天員 身著我國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成功出艙,成為中國首位進行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 )A.劉洋 B.黃偉芬 C.葉國富 D.王亞平【答案】D【知識點】2021年時事【解析】【分析】根據時事, 2021年11月8日,航天員劉洋 身著我國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成功出艙,成為中國首位進行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 所以D符合題意,正確。ABC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時事內容,解答該題需要多留心、多識記時政知識,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2.(2022·臺州模擬)2021年我國主要經濟數據1月17日公布,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去年增長 ,經濟總量突破 萬億元,“十四五”實現了良好開局。( )A.100 2.3% B.100 8.1%C.110 8.1% D.110 2.3%【答案】C【知識點】2021年時事【解析】【分析】根據時事, 2021年我國主要經濟數據1月17日公布,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比去年增長 8.1% ,經濟總量突破 110 萬億元,“十四五”實現了良好開局。 所以C符合題意,正確。ABD不符合題意,排除。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考查時事內容,解答該題需要多留心、多識記時政知識,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3.(2022·臺州模擬)2022年2月4日至20日,第二十四屆 在北京舉行。中國代表團以9金4銀2銅,名列金牌榜第 位。( )A.奧運會 一 B.奧運會 二 C.冬奧會 二 D.冬奧會 三【答案】C【知識點】2022年時事【解析】【分析】根據所學, 2022年2月4日至20日,第二十四屆 冬奧會 在北京舉行。中國代表團以9金4銀2銅,名列金牌榜第三位。 所以D符合題意,正確。ABC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考查時事內容,解答該題需要多留心、多識記時政知識,做到“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4.(2022·臺州模擬)近日,一位旅游博主在短視頻平臺上發布的“你一句春不晚,我就到了真江南”紅遍了網絡,引起了眾多網友對江南水鄉美景的無限向往。江南水鄉景色優美是因為( )①氣候溫和,雨量充沛②四季分明,終年炎熱③傍水民居,極富韻味④四合院落,布局嚴謹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B【知識點】中國四大地理區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江南地區是指南方地區,該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多雨,冬季溫和少雨,全年降水較多。江南水鄉景色優美,一直是深受歡迎的旅游勝地,傍水民居,極富韻味 。四合院是北京名居,與當地不符合。ACD不符合題意,B項正確。故答案為:B。【點評】 江南,字面義為江之南面。“江”在漢語中有特指大江,即長江。江南本意指長江以南的地區。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著繁榮發達的文化教育和美麗富庶的水鄉景象,區域大致為長江下游南岸的地區。在先秦時期已經存在江南的說法 。5.(2022·臺州模擬)河流是大地的動脈。下列示意圖中正確反映亞洲河流流向的是( )A. B.C. D.【答案】D【知識點】世界地形、河湖、氣候【解析】【分析】 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亞洲中部,喜馬拉雅山脈等眾多高大的山脈,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周延伸.如圖D,亞洲大河多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輻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故答案為:D。【點評】 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亞洲山地和高原約占總面積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除南極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6.(2022·臺州模擬)大千世界,氣候萬千。下圖①②③④處與其氣候類型名稱相對應的是( )A.①是熱帶季風氣候 B.②是熱帶雨林氣候C.③是熱帶沙漠氣候 D.④是溫帶海洋性氣候【答案】C【知識點】世界地形、河湖、氣候【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①是熱帶雨林氣候,②是熱帶草原氣候,③是熱帶沙漠氣候,④是地中海氣候。 ABD不符合題意,C項正確。故答案為:C。【點評】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在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內部或大陸西岸,并向內陸地區延伸,如非洲北部、亞洲阿拉伯半島和澳大利亞沙漠區就是典型代表。在副熱帶高壓或信風帶控制下,盛行熱帶大陸氣團,其特點為年平均氣溫高,年溫差較大,日溫差更大,降水稀少,年降水量不足125毫米。該氣候帶沙漠廣布,生物較少,只有零星的耐旱植物,如仙人掌。在沙漠邊緣地帶會有灌木叢分布。植被類型為熱帶荒漠。7.(2022·臺州模擬)不同區域的人們因地制宜地創造出各具特色的區域生活。下列國家與其區域特色描述相符的是( )A.以色列——沙漠綠洲一一灌溉農業B.泰國——草原遼闊一一遷徙游牧C.肯尼亞——傍水而居一一耕海牧魚D.瑞士——與山為鄰一一精耕細作【答案】A【知識點】世界典型區域【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 下列國家與其區域特色描述相符的是 :以色列——沙漠綠洲一一灌溉農業。泰國——草原遼闊一一遷徙游牧,國家錯誤,應該是非洲草原上的國家。肯尼亞——傍水而居一一耕海牧魚,國家錯誤,應該是日本。瑞士——與山為鄰一一精耕細作,錯誤,區域特色錯誤,發展旅游業。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故答案為:A。【點評】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風格有很大的不同,這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很大關系,這些民居既能適應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又與居民的社會經濟生活密切聯系。8.(2022·臺州模擬)某次考試麗麗的成績不理想,老師安慰她:“一次失敗不要緊,能及早發現問題,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該老師教育學生的思想來自于(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答案】B【知識點】百家爭鳴【解析】【分析】道家的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包含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下、前和后的對立面,并且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轉化。老子認為,萬物運行有其自然的法則,人們應順應自然;老子善于從正反兩方面思考問題。“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具有樸素辨證的思想。 “一次失敗不要緊,能及早發現問題,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 這體現辨證的思想,所以B符合題意,正確。ACD不符合題意,應排除。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9.(2022·臺州模擬)下圖中①②③④所處朝代與歌謠傳唱的歷史事件對應正確的是( )①廢黜百家尊儒術,推恩削弱王實力②三省六部兼科舉,兩制首創現盛世③仿效漢制治天下,行省制度傳后世④廢除丞相設內閣,廠衛機構強皇權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解析】【分析】①廢黜百家尊儒術,推恩削弱王實力出現在西漢時期,②三省六部兼科舉,兩制首創現盛世出現在隋朝時期,③仿效漢制治天下,行省制度傳后世出現在元朝時期,④廢除丞相設內閣,廠衛機構強皇權出現在明朝時期。①是西漢,②是唐朝,③是元朝,④是明朝。C項①③④對應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時代與歷史事件的對應。要求識記基礎史實。10.(2022·臺州模擬)從文物中獲取信息是學習歷史的一種方法。下列文物信息有助于研究明清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地區關系的是( )A.胡服傭 B.滇王之印C.金奔巴瓶 D.錦衣衛印【答案】C【知識點】元明清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的貢獻【解析】【分析】乾隆皇帝制定“金瓶掣簽”制度,規定喇嘛教活佛轉世的人選,必須用中央頒發的金奔巴瓶抽簽決定,并由駐藏大臣監督。A項胡服傭是唐朝文物,不符合題意;B項滇王之印是漢朝文物,不符合題意;C項金奔巴瓶有助于研究明清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地區關系,符合題意;D項錦衣衛印是明朝文物,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明清中央政府與少數民族地區關系及學生對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金瓶掣簽”制度。11.(2022·臺州模擬)歷史因銘記而永恒,精神因傳承而不滅。椒江區發布微信公眾號開設《聚“椒”黨史 紅色足跡》專欄,重溫椒江(舊海門)波瀾壯闊的紅色歷程。下圖為第 5 期的內容節選,請從下列選項中選取一個最合適的標題( )1926年6月設立海門國民黨區屬分部。 1、慈幼院小學分部,負責人將微笑(共產黨員)。 2、印山小學分部,負責人王萼交。 3、東山中學分部,負責人孫一影A.海門國共兩黨合作攜手國民革命B.建立黨基層組織致力解放全臺州C.海門學生抗日救國聯合會成立D.中國共產黨組織海門小組成立【答案】A【知識點】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中的“設立海門國民黨區屬分部”“ 負責人將微笑(共產黨員)”等信息,聯系所學,1924年,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志著國共兩黨第一次合作的實現,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開展國民革命運動。A項海門國共兩黨合作攜手國民革命是最合適的標題,符合題意;BCD三項和題干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國共第一次合作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12.(2022·臺州模擬)近代外交家顧維鈞回憶道:“中國的缺席必將使和會,使法國外交界,甚至世界為之愕然……無論從國內還是國際來看,它都是中國歷史的一個轉折點。”其“轉折點”的含義是( )A.中國終于擺脫屈辱外交的歷史B.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C.愛國學生成為中國革命的主力D.促進民族覺醒和民族救亡運動開展【答案】D【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依據材料“中國的缺席必將使和會,使法國外交界,甚至使整個世界為之愕然”“無論從國內還是國際觀點來看,它都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并結合已學知識可知,1919年中國在巴黎和會外交上的失敗,最終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激起了中國人民的憤怒和愛國熱情,從而發生了五四運動,標志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A項中國終于擺脫屈辱外交的歷史在新中國成立后,不符合題意;BC兩項均與五四運動相關,而材料顧維鈞強調的是中國在巴黎和會的拒絕簽字,不符合題意;D項促進民族覺醒和民族救亡運動開展是其“轉折點”的含義,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五四運動及學生解讀材料、獲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需要結合五四運動的影響分析。13.(2022·臺州模擬)五四運動前,中國思想界曾信奉過不同的思潮和主義;五四運動后,部分先進知識分子自主接受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真正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這一變化說明了( )A.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日趨成熟B.資本主義道路探索退出歷史舞臺C.當時知識界普遍接受馬克思主義D.開展社會主義革命成為國民共識【答案】A【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解析】【分析】根據“部分先進知識分子自主接受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真正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可知五四運動之后部分先進知識分子開始接受馬克思主義,這就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思想基礎。A項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條件日趨成熟,符合題意;B項資本主義道路探索退出歷史舞臺不符合題意,先進知識分子接受馬克思主義不代表資本主義道路探索退出歷史舞臺;CD兩項中的“普遍接受”和“成為國民共識”的說法過于夸張,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有一定難度,考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準確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可根據材料“部分先進知識分子自主接受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真正轉變為馬克思主義者”分析。14.(2022·臺州模擬)下圖是1915年《青年雜志》發刊號的部分目錄,反映當時該雜志傳播的思想有( )①宣傳西方文化②批判中國傳統③寄希望于青年④領導工人運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知識點】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解析】【分析】依據題干目錄中“法蘭西人與近世文明”“現代文明史”等可知新文化運動宣傳西方文化,批判中國傳統文化,①②正確;依據題干目錄中“敬告青年”“共和國家與青年之自覺”可見新文化運動寄希望于青年,③正確;題干沒有體現領導工人運動的信息,④錯誤。A項①②③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文化運動相關史實。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重點掌握新文化運動的口號以及主要內容。15.(2022·臺州模擬)《全球通史》記載:“毛澤東是一位杰出的共產黨領袖,他無視莫斯科的共產國際,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毛澤東的“新策略”指的是 ( )A.領導工人運動,奪取中心城市 B.確定“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C.與國民黨合作,實現全國統一 D.創建革命軍隊,領導秋收起義【答案】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解析】【分析】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把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為保存革命力量,放棄攻打長沙,改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建立了中國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是中國共產黨探索“工農武裝割據,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一正確革命道路的開始。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確定“工農武裝割據”的道路是毛澤東的“新策略”所指的內容,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創建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注意掌握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的相關知識。16.(2022·臺州模擬)下列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按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毛澤東會見尼克松 ②第一屆全國人大 ③“大包干”負責人合影 ④七千人大會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④②①③ D.②④①③【答案】D【知識點】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解析】【分析】①毛澤東會見尼克松是在1972年;②第一屆全國人大是1954年召開的;③“大包干”負責人合影是在1978年;④七千人大會是1962年召開的。按發生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②④①③。D項②④①③排列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現代史上的重大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要求識記基礎史實。17.(2022·臺州模擬)歷史結論是對歷史事件的評價和認識。下列歷史事件與歷史結論對應正確的是( )選項 史 實 結 論① 埃及納賽爾革命 英國被迫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的獨立② 斯大林格勒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轉折點③ 巴黎和會的召開 確立“凡爾賽—華盛頓體系”體系④ 蘇聯農業集體化 為蘇聯工業化發展提供了重要保證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D【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解析】【分析】A項①對應錯誤,不符合題意,1918年開始,扎格魯爾等人向英國政府提出讓埃及完全獨立的要求,得到埃及人民的廣泛支持。扎格魯爾等人組織代表團,準備與英國殖民政府談判,被速捕后,埃及各大城市出現和平示威浪潮,部分地區爆發武裝起義。運動取得一定成果,但仍未獨立。1922年,英國政府被迫有條件地承認埃及獨立;B項②對應錯誤,不符合題意,斯大林格勒戰役是蘇德戰爭的轉折點,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轉折點是中途島海戰;C項③對應錯誤,不符合題意,一戰后,通過1919年召開的巴黎和會和1921年召開的華盛頓會議,帝國主義列強建立了“凡爾賽—華盛頓體系”;D項④對應正確,農業集體化為工業化的實現提供了條件,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史實及其結論的對應搭配,注意相關事件與結論的關系。18.(2022·臺州模擬)漫畫《小農經濟好比“看鴨船”,一碰就翻》,創作于1953年12月。該漫畫意在說明,我國有必要進行( )A.工業化建設運動 B.農業合作化運動C.文化大革命運動 D.人民公社化運動【答案】B【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解析】【分析】由“1953年”“《小農經濟好比‘看鴨船’,一碰就翻》”等信息,結合所學,1953年,我國開始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改造方式是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因此漫畫反映的土改后,一家一戶小農經濟抵御風險能力差,必須開展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史實。符合題意。A項工業化建設運動與題干中的“《小農經濟好比‘看鴨船’,一碰就翻》”不符,不符合題意;B項農業合作化運動理解正確,符合題意;C項文化大革命運動發生在1966-1976年,與題干時間1953年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人民公社化運動開始于1958年,與題干時間1953年不符,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大改造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找準題干的關鍵詞,找準漫畫的切入點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9.(2022·臺州模擬)下列中外歷史階段與時代主題相符合的是( )①19世紀下半葉的中國——屈辱與反抗 ②20世紀初的中國——抗日與建國③20世紀上半葉的世界——戰爭與革命 ④21世紀的世界——和平與發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知識點】抗日戰爭【解析】【分析】結合所學,1931年和1945年為抗日戰爭時期,1949年建立新中國,所以 ②20世紀初的中國——抗日與建國歷史階段與時代主題不符,排除。C項①③④歷史階段與時代主題相符合,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外歷史階段與時代主題及學生的識記個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20.(2022·臺州模擬)毛澤東一生寫了不少詩詞,每一首背后都隱含有一件或數件中國近現代史上驚天動地的大事。下列詩句反映解放戰爭期間發生的重大事件是( )A.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B.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C.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D.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答案】B【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解放戰爭;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解析】【分析】A項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反映的是紅軍長征,不符合題意;B項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反映的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渡江戰役,符合題意;C項秋收時節暮云愁,霹靂一聲暴動反映的是秋收起義,不符合題意;D項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反映的是一五計劃時期的武漢長江大橋的建成,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反映解放戰爭期間發生的重大事件的詩句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21.(2022·臺州模擬)【立足自然環境,因地制宜發展】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見圖文。材料二:同雅魯藏布江發源地位于同一地形區的金沙江、瀾滄江和怒江,河流流量大,落差急,水力資源極為豐富;它們流經的橫斷山區地形復雜、生態環境較脆弱;由于氣候垂直變化顯著,植物種類繁多,森林資源豐富,自然風光迥異。(1)根據地形剖面圖,分別寫出圖中②④⑤的地形區名稱。(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南疆能大面積種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條件。(3)橫斷山區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結合材料二,運用區域發展的相關學科知識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答案】(1)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2)氣候:終年光照強烈、熱量充足且干旱少雨。土壤:多為沙土,利于棉花扎根生長。水文:充足的灌溉水源。土地面積:地廣人稀,利于長絨棉的大量種植和生產(3)山區地形復雜,開展農業多種經營;生態環境較脆弱,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植物種類繁多,森林資源豐富,發展特色林業;自然風光迥異開發生態旅游;水力資源極為豐富修建水電站等。【知識點】中國的地形、氣候;中國四大地理區域【解析】【分析】(1)、根據地形剖面圖,圖中②是青藏高原,④是塔里木盆地,⑤是準噶爾盆地。(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南疆能大面積種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條件主要從氣候,土壤,地形,水文分析。氣候:終年光照強烈、熱量充足且干旱少雨。土壤:多為沙土,利于棉花扎根生長。水文:充足的灌溉水源。土地面積:地廣人稀,利于長絨棉的大量種植和生產(3)、根據題意,結合材料給出的建議是:山區地形復雜,開展農業多種經營;生態環境較脆弱,保護生態環境,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植物種類繁多,森林資源豐富,發展特色林業;自然風光迥異開發生態旅游;水力資源極為豐富修建水電站等。【點評】新疆地處東經73°40′~96°18′,北緯34°25′~48°10′之間。中國陸地面積第一大的省級行政區,山脈與盆地相間排列盆地與高山環抱、喻稱“三山夾二盆”。北部阿爾泰山,南部為昆侖山系;天山橫亙于新疆中部,把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南部是塔里木盆地,北部是準噶爾盆地。習慣上稱天山以南為南疆,天山以北為北疆,把哈密、吐魯番盆地為東疆。新疆遠離海洋,深居內陸,四周有高山阻隔,海洋氣流不易到達,形成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氣溫溫差較大,日照時間充足(年日照時間達2500~3500小時),降水量少,氣候干燥。新疆年平均降水量為150毫米左右,但各地降水量相差很大,南疆的氣溫高于北疆,北疆的降水量高于南疆。22.(2022·臺州模擬)史學家往往依據自己的標準,選擇和研究事件。根據要求,回答下列問題。第一編 工場手工業時期;資本主義國家的誕生 第一章 封建制度末期西歐資本主義的發展 第二章 理性時代—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發展 第三章 早期資產階級革命 第四章 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和開明君主制 第五章 近代早期的民族獨立運動 第六章 十七、十八世紀的國際關系和拿破侖戰爭 第二編 第一次工業革命后的工業資本主義時期;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第三編 第二次工業革命后的工業資本主義時期;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1)下列目錄,體現了研究者眼中的歷史發展趨勢是什么?“啟蒙運動”“美國獨立戰爭”應分別屬于目錄中的哪一章?(2)如果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為主題整理史實,應包括18世紀六十年代的哪些史實?“工業革命”在這一主題下,應強調哪些成果?(3)下面是《全球通史》中的第二十章的目錄,你認為“戰爭的根源”是什么?其中,第四應講述什么具體內容?目錄反映了本章敘述的視角是什么?【答案】(1)資本主義產生、發展的歷史;第一編第二章;第一編第三章或第一編第五章。(2)新航路開辟;早期殖民擴張。蒸汽機的改良和推廣、機器大生產、工廠的建立、交通運輸業發展等。(3)爭奪殖民地。十月革命。全球視角。【知識點】新航路的開辟【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并走向成熟的過程,要求運用所學解讀材料信息。目錄從資本主義國家的誕生到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再到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揭示的是資本主義從產生到發展的歷史。17—18世紀啟蒙運動是歐洲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以理性主義為核心,向封建制度發起猛烈的進攻。啟蒙運動是一場弘揚理性、全面清算封建意識形態,把人們的思想從宗教神學和封建專制的禁錮中解放出來的思想解放運動。因而啟蒙運動應歸屬在第一編第二章。“美國獨立戰爭”是資本主義的確立階段,既是資產階級革命,又是民族獨立運動,應屬于第一編第三章或第一編第五章。(2)本題考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要求運用所學解讀材料信息。18世紀六十年代的新航路開辟和早期殖民擴張,都屬于促進“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的主要史實。因為新航路開辟以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開辟新航路的國家首先走上殖民掠奪和殖民擴張道路,這些活動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也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在工業革命中,瓦特蒸汽機的改良和推廣、機器大生產、工廠的建立、交通運輸業發展等都有利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3)本題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由于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德國等國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兩大軍事集團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建立,它們瘋狂的擴軍備戰,最終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所以一戰的根源是爭奪殖民地。四.戰爭的全球階段:1917年的俄國革命中的“1917年的俄國革命”指的是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俄國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使蘇俄退出戰爭,第二十章的目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全球性的影響”,從目錄來看本章敘述的視角是全球視角。故答案為:(1)資本主義產生、發展的歷史;第一編第二章;第一編第三章或第一編第五章。(2)新航路開辟;早期殖民擴張。蒸汽機的改良和推廣、機器大生產、工廠的建立、交通運輸業發展等。(3)爭奪殖民地。十月革命。全球視角。【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并走向成熟的過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運用所學解讀材料信息。23.(2022·臺州模擬)政治文明的不斷進步是社會發展的重要標志。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君主專制篇】材料一 如圖【民主探索篇】材料二 “民國”之取代自秦始皇以來兩千多年的“帝國”……是一種前無古人的變化。它打破了歷代王朝的更迭機制,否定了整個皇權體制……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依法治國篇】材料三 如下圖《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54年(1)上圖反映了秦朝創立的什么制度?它采用了諸子百家中哪一學派的思想?(2)促成“民國”建立的重大事件是什么?為何說該事件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3)新中國成立前后,政治民主化的進程不斷推進。上圖中第一部文獻是在什么會議上制定的?比較這兩部文獻,后者的新特點是什么?【答案】(1)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法家。(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3)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或: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知識點】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辛亥革命【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上圖反映了秦朝創立的君主專制的中央集權制度,它采用了諸子百家中法家思想。(2)、促成“民國”建立的重大事件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反動統治,宣告了延續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極大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3)、圖中第一部文獻是在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制定的。比較這兩部文獻,后者的新特點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或: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點評】辛亥革命的發生,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矛盾激化和中國人民頑強斗爭的必然結果。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體,結束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響力推動了中國社會變革。24.(2022·臺州模擬)【絲路起點 文明互鑒】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起點,出現過“漲海聲中萬國商”的商貿盛況。東南亞、中東等地區的商賈沿著“海上絲綢之路”來到泉州,他們不僅帶來一船又一船商貿貨物,還留下一處又一處歷史古跡。(1)從左圖可知泉州市與我國哪個省隔海相望? (2)根據左圖,從地理位置和經濟重心角度,分析泉州出現“漲海聲中萬國商”商貿盛況的原因。材料一: “泉州南音”被命名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是中原音樂同閩南地方音樂互相滲透融合,孕育出來的。泉州在宋代就是著名的東方第一大港,吸引了大量的中外客商和文人學士,各種文化交流頻繁,呈現出“千家羅綺管弦鳴”的繁榮景象。 (3)根據材料一,分析泉州文化發展有何特點材料二: 宋元時期,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盛,曾與 300 多個國家和地區交往。在此期間,中國向西方提供了絲綢、瓷器等,中國也接受了許多西方文明要素…… ——改編自《中外關系史:新史料與新問題》 (4)綜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結論?【答案】(1)臺灣省(2)地處東南沿海,地理位置優越,有利于發展對外貿易;到南宋時,全國經濟重心完成從北方到南方的轉移。(替換性答案:南方經濟比較發達)(3)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意思表達正確即可)(4)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響的。(替換性答案:區域聯系日益密切是歷史發展的趨勢;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相互影響)【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解析】【分析】 (1)根據圖中信息可知,泉州市與我國的臺灣省隔海相望。(2)根據題意,泉州地處東南沿海,地理位置優越,有利于發展對外貿易;到南宋時,全國經濟重心完成從北方到南方的轉移。(替換性答案:南方經濟比較發達)(3)根據材料可知,泉州文化的特點是多元文化的碰撞和交融(意思表達正確即可)(4)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是相互影響的。(替換性答案:區域聯系日益密切是歷史發展的趨勢;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相互影響)【點評】 泉州,位于福建東南沿海。這里文化歷史非常的悠久而且底蘊豐厚,在城市的風貌、人文遺產等很多方面都能夠集中體現東亞的文化傳統和特色,是一種具有非常鮮明文化特色的城市。泉州曾經的歷史是輝煌的,它做曾經是東方的第一大港,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自古泉州對外交流就很繁榮。25.(2022·臺州模擬)【百年風華正茂,千秋偉業待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問道·道在何方】 民族危機 救亡圖存 結果沖 擊 第一次鴉片戰爭 反 應 太平天國運動 失 敗第二次鴉片戰爭 洋務運動甲午中日戰爭 戊戌變法掀起瓜分狂潮 義和團運動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辛亥革命【探道·行者將至】【悟道·未來可期】2021年11月11日,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總結了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十大歷史經驗,現選取兩條如下:①堅持統一戰線;②堅持開拓創新。……(1)根據圖表信息分析中國當時面臨何種局面?并說說當時的中國人進行了哪些層面(領域)的探索?(2)“探道”和“問道”結局完全不同,對照材料說說“探道”成功的原因所在。(3)綜合上述材料,依據兩條歷史經驗,論證“中國共產黨無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本題采用分層賦分,要求條理清晰,史論結合,論證嚴密)【答案】(1)面臨嚴重民族危機、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技術層面,制度層面。(2)“探道”歷程中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勝利,是因為立足中國國情;有先進階級工人階級領導;有先進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有先進理論如馬克思主義指導,并不斷總結經驗發展創新;有群眾基礎等。(3)示例:堅持統一戰線:①為了打倒列強,消滅軍閥,統一全國,實現了第一次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的統治。②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實現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堅持開拓創新:①中國共產黨從本國的國情出發,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開創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②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例子也可。結論:綜上所述,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實現了由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無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黨。【知識點】近代列強對中國的主要侵略活動【解析】【分析】(1)圖表信息反映了中國當時面臨嚴重民族危機、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局面。 “洋務運動”反映了中國人進行了技術層面的探索;“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反映了中國人進行了制度層面的探索。(2)中國共產黨在正確的決策和思想引領下,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勝利,結合所學可知,其中的主要原因有立足中國國情;有先進階級工人階級領導;有先進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有先進理論如馬克思主義指導,并不斷總結經驗發展創新;有群眾基礎等。(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條理清晰,史論結合,論證嚴密即可。故答案為:(1)面臨嚴重民族危機、一步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技術層面,制度層面。(2)“探道”歷程中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勝利,是因為立足中國國情;有先進階級工人階級領導;有先進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有先進理論如馬克思主義指導,并不斷總結經驗發展創新;有群眾基礎等。(3)示例:堅持統一戰線:①為了打倒列強,消滅軍閥,統一全國,實現了第一次國共合作,建立革命統一戰線,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消滅了北洋軍閥的統治。②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實現了第二次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打敗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堅持開拓創新:①中國共產黨從本國的國情出發,在農村建立革命根據地,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開創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②十一屆三中全會做出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例子也可。結論:綜上所述,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實現了由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無愧為偉大光榮正確的黨。【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近代列強的侵略,中國近代化的探索,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解并識記基礎知識。26.(2022·臺州模擬)【重溫戰爭歷史,珍愛世界和平】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殖民地臣民進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20年內歐洲諸幅員廣大的帝國幾乎全已消失,從這一意義上說,這是歐洲在政治和軍事上衰落的20年。但與此同時,由于全球日益統一,西方的思想、制度和技術正以不斷加快的速度傳遍全球。——摘編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945年5月9日晚,在莫斯科歡慶勝利激情猶酣之時,美國駐蘇聯參贊喬治·凱南發出一段驚人的論調:“人們在歡呼跳躍……他們以為戰爭結束了,而戰爭剛剛開始”。材料三: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和烏克蘭爆發軍事沖突。聯合國大會召開緊急會議就俄烏沖突進行磋商,呼吁雙方保持克制。中方呼吁:當務之急是各方保持必要克制,避免局勢進一步惡化,應該通過對話、協商等外交方式解決沖突問題。(1)根據所學知識分析材料一中戰后20年給世界帶來的歷史影響。(2)材料二中“戰爭剛剛開始”的“戰爭”指的是什么 請你談談這場“戰爭”對世界局勢產生的重大影響。(3)二戰和俄烏沖突共同說明哪一挑戰威脅世界和平?根據材料三,從聯合國和中國的角度分別說說他們如此做的理由。【答案】(1)二戰徹底結束了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瓜分世界的歷史,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2)冷戰。以美國為首的兩大政治集團全面對峙,兩極格局形成。(3)傳統安全問題聯合國:聯合國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用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的原則;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和解決地區沖突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體現愛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知識點】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殖民地臣民進行了卓有成效的革命,20年內歐洲諸幅員廣大的帝國幾乎全已消失,從這一意義上說,這是歐洲在政治和軍事上衰落的20年。但與此同時,由于全球日益統一,西方的思想、制度和技術正以不斷加快的速度傳遍全球”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通過戰爭稱霸世界的野心,徹底結束了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瓜分世界的歷史,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中的時間“1945年5月8日”,據所學知,1945年5月8日,德國法西斯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歐洲戰場戰事結束,美蘇兩國共同的敵人德國法西斯敗亡,使美蘇兩國戰時的合作基礎喪失,隨后美國對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實施了冷戰政策。這場“戰爭”導致以美蘇為首的兩大軍事政治集團全面對峙,兩極格局形成。(3)二戰和俄烏沖突共同說明傳統安全問題威脅世界和平。聯合國是當代國際社會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間的國際組織。以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為宗旨;在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解決地區沖突方面,在協調國際經濟關系,促進世界各國經濟、科學、文化的合作與交流方面,都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新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積極發展全球伙伴關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故答案為:(1)二戰徹底結束了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瓜分世界的歷史,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2)冷戰。以美國為首的兩大政治集團全面對峙,兩極格局形成。(3)傳統安全問題。聯合國:聯合國的宗旨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用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的原則;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和解決地區沖突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中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體現愛好和平的民族精神;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戰后20年給世界帶來的歷史影響,冷戰,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戰后20年給世界帶來的歷史影響,冷戰,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的相關知識。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臺州市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模擬檢測試卷(學生版).docx 浙江省臺州市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社會法治期中模擬檢測試卷(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