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第9課 辛亥革命
學習目標
通過了解武昌起義的史事,認識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知識點1 革命志士的奮斗
1.萍瀏醴起義:1906年冬,同盟會會員劉道一、蔡紹南在萍鄉、瀏陽、醴陵發動武裝起義。萍瀏醴起義是________成立后領導的________武裝起義。起義雖然失敗,但是同盟會的聲望由此大振。
2.安慶起義:1907年夏,________在安慶發動起義,起義人員與清軍激戰四小時后失敗,徐錫麟死難。革命黨人________被捕遇難。
3.廣西起義:1907年,________、________籌劃領導廣西起義。起義軍奮戰七晝夜,最終失敗。
4.廣州黃花崗起義:1911年,黃興發動廣州起義,終因眾寡懸殊,起義失敗。犧牲的七十二名烈士合葬于黃花崗,稱作“____________________”。這次起義雖然失敗,但革命黨人不屈不撓的精神和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斗志。
知識點2 武昌起義
1.經過:________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內新軍工程營的革命黨人首先起義。武昌全城被起義軍占領。隨后,漢陽、漢口的新軍起義響應,革命在武漢三鎮(武昌、漢口、漢陽)取得勝利。
2.成果:1911年10月11日,起義軍成立________,推舉________為都督(用手槍逼出來的都督)。武昌起義勝利后,各省紛紛響應。到11月下旬,全國已有____________的省份宣布獨立,支持革命。
3.評價辛亥革命:
(1)性質:中國近代史上一次偉大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2)意義:辛亥革命①推翻了________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________制度的終結。②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____________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________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失敗:①勝利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②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③反帝反封建的任務沒有完成。)
探究 武昌起義(辛亥革命)
1.革命志士掀起的一次又一次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它們推動了革命高潮的到來,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請同學們閱讀教材,敘述武昌起義的時間、地點、主力和結果。
時間:
地點:
主力:
結果:
2.1911年是農歷辛亥年,歷史上稱這次革命為“辛亥革命”。根據材料,分析它具有怎樣偉大的歷史意義。
材料一 武昌起義和全國各省獨立形勢圖。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全國報紙總數高達500余家,不少報紙以“民主”“民權”“民國”“國民”命名,全國報紙發行總數達4 200萬份,“讀報者雖限于少數人,但報紙發表之意見,有公眾的或私人議論,幾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傳”。
意義:
1第三單元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第9課 辛亥革命
INCLUDEPICTURE"答案圖.tif" INCLUDEPICTURE "F:\\22秋\\8年級\\8歷史福建\\文件\\答案圖.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22秋\\8年級\\8歷史福建\\文件\\答案圖.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22秋\\8年級\\8歷史福建\\文件\\答案圖.tif" \* MERGEFORMATINET 課前預習
知識點1 同盟會 第一次 徐錫麟 秋瑾
孫中山 黃興 黃花崗七十二烈士
知識點2 1911 湖北軍政府 黎元洪 一半以上
清王朝 君主專制 民族民主 思想
INCLUDEPICTURE"答案圖.tif" INCLUDEPICTURE "F:\\22秋\\8年級\\8歷史福建\\文件\\答案圖.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22秋\\8年級\\8歷史福建\\文件\\答案圖.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F:\\22秋\\8年級\\8歷史福建\\文件\\答案圖.tif" \* MERGEFORMATINET 課堂互動探究
探究:
1.時間:1911年10月10日。
地點:湖北武昌。
主力:湖北新軍中傾向革命的士兵。
結果:起義軍占領武昌,成立湖北軍政府,推舉黎元洪為都督。
2.意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1
展開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