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第二課時)第 課時備課時間: 上課時間:一、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舉例說出非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2.舉例說明生物因素對生物的影響。3.舉例說出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二)能力目標:1.嘗試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作出假設。2.初步學會確認和控制實驗變量。3.初步學會設計對照實驗。4.學會記錄和處理實驗數據。(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認同生物與環境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觀點。2.如實記錄實驗數據。3.取放鼠婦時動作輕柔,實驗結束后能將鼠婦放到自然環境中。二、學習難點和重點1.學習重點:生物與環境相互影響。2.學習難點:(1)設計對照實驗探究非生物因素對某種動物的影響(2)組織好“非生物因素對某種動物的影響”的探究活動。三、教學方法:多媒體演示和探究法四、課時安排:2課時五、課前準備:1.準備相關的圖片大熊貓、魚、麥田、螞蟻群、蜜蜂群、打斗的獅子、爭斗的禿鷲等圖片闊葉林和針葉林的分布圖,沙漠、草原和森林的分布圖,仙人掌、竹節蟲(擬態)、變色龍(保護色)、箭毒蛙(警戒色)、人類排放廢水等圖片。2.準備實驗材料濕土,干土,解剖盤,紙板(教師準備),鼠婦20只,計時表(學生準備)。3.課前學生活動學生分組(四人一組)。每組在課前觀察鼠婦的生活環境,捕捉鼠婦20只,并記錄捕捉地點的環境該地點鼠婦的數量,注意不要破壞學校、社區草坪或花壇,不傷害鼠婦。(一)導入新課教師提問:課前安排大家分小組 觀察鼠婦的生活環境,并捕捉鼠婦20只,下面請小組代表介紹觀察到的情況。學生分組匯報課前活動的觀察結果,得出結論:鼠婦大多生活在石頭下或花盆下。教師提問:鼠婦的生活環境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鼠婦的生活環境陰暗、潮濕。(二)講授新課1.提出問題教師節根據學生課前作出假設,分析作出假設的依據,引導學生完成探究的第一步。學生根據上述結論完成探究的第一步-提出問題。為什么鼠婦大都生活在石下或花盆下?光會影響鼠婦的分布嗎?潮濕程度會影響鼠婦的分部嗎?2.作出假設教師引導學生作出假設,分析作出假設的依據。學生完成探究的第二步-作出假設。假設1:光照條件會影響鼠婦的分布,鼠婦始于生活在陰暗的環境中。假設2:潮濕程度會影響鼠婦的分布,鼠婦適于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說出假設依據。3.制定計劃假設需要實驗的驗證,我們可以設計一個實驗方案,驗證自己的假設。教師推薦器材:現在提供的實驗材料有鐵盤、干土、濕土、玻璃板,請同學們以組為單位設計實驗方案。設置思考題:①根據假設確定你所探究的實驗因素是什么,還有哪些因素對鼠婦有影響?②你如何保證實驗結果只是要探究的實驗因素不同引起的,對于其他可能影響鼠婦分布的因素,你如何處理?③有同學用1只鼠婦做實驗,有同學用20只鼠婦做實驗,你認為哪一種方法更能保證結果的準確性?④如何記錄你的實驗數據?學生分組討論教師給出的問題,根據討論結果,利用教師提供的材料設計實驗裝置,制定實驗方案。教師組織學生討論匯報,并做出指導,引出對照實驗的概念。學生分組匯報實驗設計思路。依據思考題討論其方案和裝置的科學性、合理性,學會控制實驗變量,知道什么是對照實驗。4.實施計劃教師巡視學生試驗情況,個別指導實驗。學生實施計劃,觀察并記錄鼠婦在一定時間內的活動變化。5.得出結論教師組織匯報并統計全班各組第10次數據的平均值,引導學生分析小組和全班的數據,得出結論,再次提出疑問:為什么要計算全班各組的平均值?各小組匯報探究過程,交流實驗數據,分析小組和全班的數據,討論實驗是否支持假設。學生自由發言,得出結論:①鼠婦適于生活在陰暗潮濕的環境中。②非生物因素對動物有影響。6.表達和交流教師提醒實驗完畢后,你們認為應該如何處理鼠婦?學生把鼠婦放回適合它們生活的自然環境。(三)歸納小結方法小結:設計對照實驗和控制實驗變量。能力小結: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知識小結:環境影響生物,生物同時適應環境,并反過來影響環境。生物與環境的相互作用共同造就了今天的欣欣向榮的生物圈。情感態度小結:表揚和鼓勵在探究活動中表現積極認真、敢于發表見解的學生,以及最富有團隊精神的小組。學生回顧本節的實驗過程,與教師一起總結出科學方法和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四)板書設計 第一節 生物與環境的關系一、對照實驗1.設計對照實驗確認實驗變量,控制實驗變量,處理數據,避免偶然性2.對照實驗的概念二、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三非生物因素對某種動物的影響—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密切六、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