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社會學科期中試卷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社會學科期中試卷

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社會學科期中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2018七上·秀洲月考)某大洲自述:“我在各大洲中面積排列第四,與‘三哥’僅一河之隔,左膀右臂分別是太平洋和大西洋。”這個大洲是________,與“三哥”之間的河是________。(  )
A.亞洲 烏拉爾河 B.非洲 蘇伊士運河
C.北美洲 巴拿馬運河 D.南美洲 巴拿馬運河
【答案】D
【知識點】七大洲、四大洋
【解析】【分析】全球共劃分成七個大洲。它們恰似美麗的七巧板,相互組合,巧妙搭配,共同組建了地球上的陸地。按其面積大小依次劃分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所以這個大洲是南美洲,與北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積大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積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2022·鄞州模擬)下面四幅圖幅相同的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那么坡度最緩的
圖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 圖幅相同的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那么坡度最緩的圖是第一個。因為,等高距相同,比例尺越小,說明水平距離越大,坡度就越緩。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用等高線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狀況的地圖。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地面越高,等高線條數越多。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線重合處,必為峭壁。若等高線成較小的封閉曲線時,這一地區便是山峰、洼地或小島。等高線的形狀是從山頂起逐漸向外凸出的為山脊,山脊的連線稱為分水線。等高線形狀逐漸向山頂或鞍部方向凹八的為山谷,谷地的連線私:為集水線。兩條等高線凸側互相對稱處,稱為山的鞍部。
3.(2022·鄞州模擬)歷史敘述有史實陳述、歷史評價等方式。歷史評價是對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述。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評價的是(  )
A.1909年,京張鐵路在南口舉行盛大的通車典禮
B.1898年,清政府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實行變法
C.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創辦了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
D.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起義
【答案】D
【知識點】戊戌變法;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
【解析】【分析】史實陳述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評價是對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述。
ABC三項是對當時的歷史事件的客觀描述,反映的是歷史的真實情況,屬于史實陳述,不符合題意;
D項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起義是對太平天國起義的評價,屬于歷史評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什么是史實陳述,什么是歷史評價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理解的分析能力。理解并識記什么是史實陳述,什么是歷史評價的相關史實。
4.(2021·溫嶺模擬)下圖中①②③④所處朝代與歌謠傳唱的歷史事件對應正確的是(  )
①廢黜百家尊儒術,推恩削弱王實力
②三省六部兼科舉,兩制首創現盛世
③仿效漢制治天下,行省制度傳后世
④廢除丞相設內閣,廠衛機構強皇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①廢黜百家尊儒術,推恩削弱王實力出現在西漢時期,②三省六部兼科舉,兩制首創現盛世出現在隋朝時期,③仿效漢制治天下,行省制度傳后世出現在元朝時期,④廢除丞相設內閣,廠衛機構強皇權出現在明朝時期。①是西漢,②是唐朝,③是元朝,④是明朝。
C項①③④對應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時代與歷史事件的對應。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5.(2022·鄞州模擬)易中天說: "秦,雖死猶存,它亡得悲壯。”從經濟上看,“秦,雖死猶存”主要體現在(  )
A.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
B.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制度
C.統一鑄造五銖錢,實行鹽鐵專賣
D.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并修筑長城
【答案】B
【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秦,雖死猶存”指的是秦朝雖然滅亡,但它采取的有利于鞏固統一的措施卻流傳下來,為后世所沿用,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朝在經濟上鑄造了秦半兩圓形方孔錢作為統一貨幣,并且統一了度量衡。
A項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是“秦,雖死猶存”政治上的主要體現,不符合題意;
B項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制度是“秦,雖死猶存”經濟上的主要體現,符合題意;
C項統一鑄造五銖錢,實行鹽鐵專賣是漢武帝大一統的措施,不符合題意;
D項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并修筑長城是“秦,雖死猶存”軍事上的主要體現,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秦朝鞏固統一措施的相關知識。
6.(2022·鄞州模擬)疆域是中華民族活動的舞臺。今天新疆和臺灣正式歸屬中央分別始于(  )
A.秦朝、唐朝 B.西漢、元朝 C.西漢、三國 D.東漢、元朝
【答案】B
【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進一步加強對臺灣的管理,在臺灣(琉球)設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設置機構進行管理,使臺灣開始納入中央政府的統治范圍之內。這標志著臺灣成為元朝的正式行政區。
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西漢、元朝新疆和臺灣正式歸屬中央,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中央對新疆和臺灣管理的具體措施。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7.(2022·鄞州模擬)如圖所示為某書第二十章的目錄,下列選項最適合做該章標題的是(  )
A.師夷長技 B.改良維新 C.走向共和 D.思想啟蒙
【答案】C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911年,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三民主義有的指導思想下,領導了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建立了中華民國,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故標題為走向共和。
ABD三項和題干第二十章的目錄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走向共和最適合做該章標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相關內容及學生識記歷史知識和分析概括歷史事件的能力。理解辛亥革命的影響。
8.(2022·鄞州模擬)一個時代的歌曲常常反映一個時代的歷史。下列歌曲與其所反映的史實搭配正確的是(  )
①《十送紅軍》——紅軍長征
②《盧溝橋歌》——國民大革命
③《義勇軍進行曲》——抗日救亡
④《松花江上》——九一八事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抗日戰爭
【解析】【分析】《盧溝橋歌》產生的時代背景是抗日戰爭期間的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它與國民大革命無關。②《盧溝橋歌》——國民大革命搭配錯誤,排除②。
C項①③④搭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歌曲與歷史事件的搭配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注意靈活運用相關歌曲產生的時代背景。
9.(2022·鄞州模擬)年代尺是學習歷史的工具。從以下年代尺可知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是(  )
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②國民黨正面戰場的英勇作戰
③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支援
④反法西斯國家和人民的支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抗日戰爭
【解析】【分析】據年代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是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③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支援④國民黨官兵在正面戰場的英勇作戰。②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和人民的支援在年代尺中沒有體現。
A項①②③是題干年代尺反映的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年代尺是學習歷史的工具為依托,考查抗日戰爭的知識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靈活掌握抗日戰爭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義。
10.(2022·寧波模擬)下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時期著名戰役與影響搭配正確的有(  )
序號 戰役 影響
① 不列顛之戰 宣告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
② 中途島戰役 日本從此喪失太平洋戰場的戰略主動權
③ 諾曼底登陸 意大利法西斯政權垮臺,軸心國開始瓦解
④ 斯大林格勒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 結合所學知識, 莫斯科保衛戰使德國陸軍在二戰中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故①錯誤;1942年6月,美國海軍和空軍在中途島毀滅性打擊了日軍,日軍損失慘重,喪失了海戰的主動權,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故②正確;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德國處于東西南三面夾擊中,加快了德國法西斯的投降;1943年,意大利投降標志著由法西斯國家組成的軸心國陣營開始瓦解,故③錯誤;1942年7月,德軍開始集中力量進攻斯大林格勒,舉世聞名的斯大林格勒會戰由此開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會戰以蘇軍的勝利宣告結束,從此,蘇軍開始了全線反攻,這次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關鍵性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故④正確。
D項②④搭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時期著名戰役與影響及學生的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時期著名戰役與影響。
11.(2022·鄞州模擬)新中國成立后,通過外交的不斷努力,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不斷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建國初期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主要體現在(  )
①“小球轉動大球”的乒乓外交
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③亞非會議上“求同存異”方針
④“一邊倒”的方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知識點】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1953年周恩來在會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4年周恩來訪問印度、緬甸時,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1955年,在亞非會議上,周恩來針對帝國主義國家破壞會議的陰謀和各國的分歧,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也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故②③是建國初期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主要體現。①“小球轉動大球”的乒乓外交是在20世紀70年代,和題干中的“建國初期”不符; ④“一邊倒”的方針是指在兩極格局中,新中國要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一邊,和題干中的“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不斷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不符。
B項②③是建國初期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主要體現,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中國的外交政策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要求理解并識記基礎知識。
12.(2022·鄞州模擬)下圖是1949年至1984年中國糧食生產狀況柱狀圖。圖中1956年和1984 年出現了糧食產量的快速增長,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國實行了(  )
①土地革命戰爭
②人民公社化運動
③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50年代,我國在農村建立了農業生產合作社,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產量有了快速提升;1978年,我國開始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包產到戶,給予農民生產自主權,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到1984年,糧食產量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故③④是圖中1956年和1984 年出現糧食產量的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D項③④是圖中1956年和1984 年出現糧食產量的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中國成立后農業政策的幾次調整。掌握中國成立后農業政策的幾次調整即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運動、三大改造、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
13.(2022·鄞州模擬)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被稱為“新時期的遵義會議”,因為這兩次會議都(  )
①找到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
②是黨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
③形成了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核心
④在黨面臨嚴重困難局面時召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十一屆三中全會和遵義會議都在黨面臨嚴重困難局面時召開,都形成了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核心,都是黨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①找到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與兩次會議均無關。
D項②③④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和遵義會議的共同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十一屆三中全會和遵義會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和分析能力,掌握十一屆三中全會和遵義會議的共同之處。
14.(2022·鄞州模擬)下表中對“微行為”的“微點評”正確的是(  )
  微行為 微點評
① 公交車上,小力主動把座位讓給老爺爺 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② 升旗儀式上,小王注視上升的國旗大聲地唱起了國歌 表現自我,展示自己才華
③ 小謝到西藏旅游,自覺尊重西藏民俗習慣 維護民族團結,人人有責
④ 五年級學生張曉文到社區、學校,義務為市民和同學們宣講紅色故事 愛崗敬業,提升自我知名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知識點】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解析】【分析】 ①正確, 公交車上,小力主動把座位讓給老爺爺,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友善的價值準則。
②錯誤, 小王注視上升的國旗大聲地唱起了國歌,這體現愛國主義的情感,而不是展示自己的才華。
③正確, 小謝到西藏旅游,自覺尊重西藏民俗習慣,這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履行了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④錯誤, 學生張曉文到社區、學校,義務為市民和同學們宣講紅色故事,這是服務奉獻社會的親社會行為,不是為了提升知名度。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維護民族團結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需要根據所學知識,逐個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才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15.(2022·鄞州模擬)“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我們堅信,只要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努力,祖國統一大業一定能夠實現。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 (  )
A.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B.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C.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答案】A
【知識點】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所以A符合題意,正確。
BCD不符合題意,應排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臺灣問題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本題知識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識記。
16.(2022·鄞州模擬)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來自全球18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與會,3800多家企業參展。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  )
①彰顯了我國堅持擴大開放的決心
②有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③說明我國已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④能夠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
【解析】【分析】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有來自全球18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與會,3800多家企業參展。 中國舉辦這樣的博覽會, 是中國經濟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體現。 彰顯了我國堅持擴大開放的決心 ,有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所以①②④符合題意,正確。
③錯誤,我國還沒有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對外開放,經濟全球化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17.(2022·寧波模擬)北京冬奧會會徽(如圖),以漢字“冬”為靈感來源,運用中國書法的藝術形態,將“冬”字所蘊含的厚重的東方文化底蘊與國際化的現代風格融為一體。以下選項認識錯誤的是(  )
A.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B.中華文化有海納百川的包容力
C.發展中華文化需要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D.發展中華文化需要不忘本來,拒絕外來,面向未來
【答案】D
【知識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解析】【分析】 北京冬奧會會徽以漢字“冬”為靈感來源,運用中國書法的藝術形態,把厚重的東方文化底蘊與國際化的現代風格融為一體,這體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和海納百川的包容力,啟示我們發展中華文化需要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所以ABC認識正確。
D錯誤,發展中華文化需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而不能拒絕外來。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18.(2022·鄞州模擬)新時代有新的奮斗目標,在脫貧攻堅戰取得偉大勝利后,要繼續推進鄉村振興,到2035年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到2050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扎實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  )
①能有效解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等問題,實現全體人民同時富裕
②體現了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實現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發展
③要解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
④必須堅持勞動成果平均分配,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紅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 扎實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有利于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體現了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實現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發展,有利于解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所以②③符合題意,正確。
①錯誤,共同富裕不是同時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
④錯誤,我國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反對平均分配。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共同富裕和尊重保障人權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只有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才能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19.(2022·鄞州模擬)下圖漫畫給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警示是 (  )
①行政機關必須依法執政
②須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
③自覺地接受人民的監督
④要勇于負責、敢于擔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來說,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必須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不得懈怠、推諉。漫畫中的工作人員沒有依法行政,做出錯誤決定和不敢擔當,沒有作為,都被追究責任,這警示我們,國家權利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職責必須要為,法無授權不可為。要自覺地接受人民的監督, 勇于負責、敢于擔當,所以②③④符合題意,正確。
①表述錯誤,行政機關必須依法行政,共產黨依法執政。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規范國家權力運行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權力是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濫用,則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必須對權力的行使進行制約,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20.(2022·鄞州模擬)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應對這一變局,我們可以(  )
①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
②強化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
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④建立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
【解析】【分析】分析題目內容可知,應對這一變局,我們可以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建立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著眼于時代發展大勢,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所以①③④符合題意,正確。
②錯誤,單邊主義和貿易的保護主義違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不可取。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世界的可持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6小題,共50分。)
21.(2022·鄞州模擬)行為判析題(先判斷下列行為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再說明理由。)
(1)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
判斷:    理由:   
(2)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主張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判斷:    理由:   
(3)小李在梳理“新型的民主”知識點時認為,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
判斷:    理由:   
(4)寧波全面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加快科技創新。
判斷:    理由:   
(5)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
判斷:    理由:   
【答案】(1)正確;中國代表團維護了國家和民族尊嚴(或:這是愛國行為,體現了不妥協態度等。)
(2)正確;這是愛國舉動,他們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或:當時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等。)
(3)錯誤;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
(4)正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5)正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1) 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正確,理由可以從《凡爾賽條約》損害中國利益, 中國代表團維護了國家和民族尊嚴等方面回答即可。
(2) 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主張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做法正確,理由可以從 當時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這是愛國的表現等方面回答即可。
(3)根據所學,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是人民當家作主。所以小李的觀點錯誤。
(4) 寧波全面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加快科技創新。做法正確,理由可以從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等方面回答即可。
(5)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觀點正確,理由可以從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等方面回答。
【點評】本題考查對維護國家利益,中華民族精神,新型民主,創新的作用,教育的重要性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22.(2022·鄞州模擬) 2022年國際體育賽事將打上深深的中國烙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從初春的北京冬奧會,到夏天的成都大運會,再到秋天的杭州亞運會,中國體育迷將度過一個激動人心的超級體育大年。
注:冬奧會申辦基本條件:……冰上項目要求人造冰和合適的體育館來提供比賽,涉及財力支持;氣溫一般要求在0℃以下……
(1)北京、杭州分別位于我國哪一地理區域?并寫出這兩個地理區域的分界線。
(2)寫出成都所在省的簡稱及主要地形區名稱。
(3)結合“注”和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北京能成功申辦2022冬奧會的原因。(要求從自然和人文兩個角度)
【答案】(1)北京位于北方地區,杭州位于南方地區。秦嶺—淮河。
(2)簡稱:川或蜀;主要地形區:成都平原或四川盆地
(3)人文條件:北京是我國的政治中心(或首都)、文化中心、國際交流中心、科技創新中心,能夠為冬奧會提供充足的財力和科技支持。
自然條件:北京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冬季的平均氣溫在零度以下,符合冬奧會的舉辦的自然條件。
【知識點】中國的地形、氣候;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1)、北京位于北方地區,杭州位于南方地區。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
(2)、寫出成都所在省是四川,其簡稱簡稱:川或蜀;主要地形區:成都平原或四川盆地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文條件:北京是我國的政治中心(或首都)、文化中心、國際交流中心、科技創新中心,能夠為冬奧會提供充足的財力和科技支持。
自然條件:北京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冬季的平均氣溫在零度以下,符合冬奧會的舉辦的自然條件。
【點評】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23.(2022·鄞州模擬)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苦難的中國人民謀求獨立、人民解放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領路人。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開辟勝利道路]
根據八七會議制定的總方針,毛澤東領導了秋收起義,在攻打長沙受挫后,起義軍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井岡山進軍……開辟了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新道路。
——摘編自鄭德榮《中共黨史教程》
[鑄就統一戰線]
1941年,毛澤東主張“動員各國人民組織國際統一戰線,為反對法西斯而斗爭”。
……中國共產黨促成和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在八年全國抗戰中,中共領導的人民軍隊斃傷、俘虜日軍58萬余人、偽軍150萬余人。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
[開創嶄新紀元]
到1949年9月,全國大陸基本解放。這樣,繼清王朝之后間的中華民國,也就伴隨著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覆滅而壽終正寢,中華民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
——何沁《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1)寫出“總方針”的內容,并依據材料說明毛澤東是如何開辟“新道路”的。
(2)指出將毛澤東的主張變成現實的歷史事件,并結合材料簡析中共在抗戰中的作用。
(3)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謀求獨立、人民解放的基本經驗是“堅持黨的領導”。綜合上述三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對該基本經驗予以論證。(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嚴密,表述嚴謹。)
【答案】(1)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
1927年,毛澤東在井岡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
(2)1942年1月1日,美、蘇、英、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鉗制和消滅了日軍大量兵力,殲滅了大部分偽軍,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示例:
土地革命時期,在中共的領導下,開辟了一條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指引中國革命逐步走向勝利。
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共的領導下,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黨成為中流砥柱,最終取得抗戰的偉大勝利。
解放戰爭時期,在中共領導下,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以上成就都是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取得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基本經驗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1)八七會議通過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武裝起義。1927年在秋收起義后,毛澤東領導起義隊伍放棄攻打長沙的計劃,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在井岡山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這是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從此中國共產黨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即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
(2)為了共同對付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戰爭,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會議,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正式形成了反法西斯聯盟。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以及各地的人民抗日武裝抗擊和牽制著大部分侵華日軍和幾乎全部偽軍,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對抗戰的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史論結合,論證嚴密,表述嚴謹對題干基本經驗予以論證即可。
故答案為:(1)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1927年,毛澤東在井岡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
(2)1942年1月1日,美、蘇、英、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鉗制和消滅了日軍大量兵力,殲滅了大部分偽軍,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示例:
土地革命時期,在中共的領導下,開辟了一條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指引中國革命逐步走向勝利。
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共的領導下,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黨成為中流砥柱,最終取得抗戰的偉大勝利。
解放戰爭時期,在中共領導下,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以上成就都是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取得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基本經驗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八七會議,中國革命道路,抗日戰爭,世界反法西斯等知識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材料信息。
24.(2022·鄞州模擬)體制的改革推動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53年就要到來的時候……我國社會生活中又出現和積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農村,主要是土改以后農民分散落后的個體經濟難以滿足城市和工業對糧食和農產原料的不斷增長的需要……在城市,工人階級和國營經濟同資產階級之間限制和反限制的斗爭已經經歷幾大回合……使黨不能不考慮加緊和擴大農村的互助合作運動和城市限制資本的措施。
——中央黨史研究宣《中國共產黨七十年》
材料二:
材料三:
脫貧攻堅戰以來貧困縣數量
(1)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國初期我國為解決“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并指出這場改革的實質是什么?
(2)中國的改革開放是頂層設計和基層創新的有機結合,是黨的領導和人民參與的結合。根據年代尺提供的信息列舉頂層設計和基層創新史實各一例。
(3)請根據圖表信息,概述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就。
【答案】(1)措施: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實質:使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實現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深刻變革
(2)頂層設計:①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
②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突破了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確認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或我國邁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由農村轉向城市的關鍵性一步,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改革全面展開。)
③1992年鄧小平到南方視察,發表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思想,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
④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基層創新:1978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采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3)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扶貧工作取得完全勝利;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1953年”等信息,聯系所學,1953年開始,我國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三大改造實質是使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實現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深刻變革。
(2)1978年底,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做出把全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要求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隨后,城市改革全面展開。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發表的講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基層,1978年十-屆三中全會后,安徽鳳陽縣小崗村農民率先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來在全國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民獲得了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把農民的責權、利緊密結合起來,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扶貧工作取得完全勝利,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不斷增大,成為國際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故答案為:(1)措施: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實質:使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實現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深刻變革。
(2)頂層設計:①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
②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突破了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確認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或我國邁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由農村轉向城市的關鍵性一步,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改革全面展開。)
③1992年鄧小平到南方視察,發表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思想,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
④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基層創新:1978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采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3)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扶貧工作取得完全勝利;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大改造,改革開放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并靈活掌握三大改造,改革開放的相關知識。
25.(2022·鄞州模擬)2021年末“大考”:12月6日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籠罩鎮海,鎮海第一時間應對處置,于12月19日下午3時解除除封控區和管控區外的臨時封閉管理,并于12月25日16時實現全域解封。讓我們一同感受鎮海抗疫的“速度”、“力度”和“溫度”。
材料一:防控有速度:
市區兩級第一時間啟動Ⅰ級應急響應,迅速組織開展流調溯源、隔離管控、核酸檢測等工作,并對相應活動場所進行環境采樣檢測及消殺,對相應區域實行管控措施。
材料二:防控有力度:
截止12月19日18時,鎮海區分20批次抽調4036名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衛生健康系統3258名醫務人員,公安區系統2171名民輔警,各街道1179名機關干部1234名村社干部全程參與疫情防控。
鎮海區的志愿者們積極響應,迅速投入,協助社工、醫護人員迅速開展核酸檢測篩查工作,以“快、嚴、實”的硬措施,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
在鎮海區農技協會的組織下,鎮海幾家農業基地在12月6日趕收了750公斤的新鮮蔬菜,免費配送給正在隔離的居民們。
材料三:防控有溫度:
12月6日一大早,夏大爺就拎著蔬菜、烤鴨、魚等一大袋食材來到臨江小區的一個固定點位,委托工作人員交給女兒一家。當被問及是否擔心時,他說:“我不擔心,社會制度好啊,要相信黨、相信政府,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言語間,夏大爺充滿了自信。
(1)材料一中市區兩級黨和政府在疫情發生后迅速響應,這種速度說明了什么?
(2)根據材料二說說,這些最美者身上體現了民族精神的哪些內涵?談談弘揚民族精神對打贏“防疫戰”有何意義。
【答案】(1)政府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政府依法行政,法定職責必須為,打造服務型政府;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的奮斗目標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任意寫出一點即可)
(2)愛國主義,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人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弘揚民族精神有利于為打贏“防疫戰”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柱和不竭的精神動力。
(3材料三中“夏大爺充滿了自信”,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夏大爺的自信根本來源。根據上述三則材料,分析鎮海抗疫的“速度”、“力度” 和“溫度”對我們實現中國夢有何啟示。
中國共產黨帶領了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1) 市區兩級黨和政府在疫情發生后迅速響應,這說明政府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的奮斗目標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據此回答即可。
(2)分析材料, 這些最美者身上體現了 愛國主義,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根據所學,意義可以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人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等方面結合材料回答即可。
(3)根據所學,夏大爺的自信根本來源即中國人自信的根本,因此,可以回答: 中國共產黨帶領了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實現中國夢的啟示可以從 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凝聚中國力量等方面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黨的領導,中華民族精神,中國人自信的根本,如何實現中國夢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26.(2022·鄞州模擬)“碳中和”成為2021年熱詞之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驅動“減碳”新目標]
主要指標 “十三五”環境保護完成目標
2015 2020 2030年規劃目標
森林資源覆蓋率(%) 21.66% 23.04% 24.1%左右
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率(%) 15% 23.04% 22%左右
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億千瓦) 1400萬千瓦 4.1億千瓦 超12億千瓦
材料二:[撬動“減碳”新格局]
“我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材料三:[接續“減碳”新行動]
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部分代表針對“碳中和”提出了一些建議。
①中石化總經理馬永生:
必須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和能源安全新戰略,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保障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②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推動我國科技企業實現碳中和,需要鼓勵科技企業加強技術研發創新,集中力量攻克能源互聯網、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等低碳技術。
③全國政協常委李家杰:在零碳示范城市推廣分布式能源市場化交易,鼓勵多種主體參與區域智慧能源運營管理;構建以智慧能源為核心的國家級零碳示范城市 ④全國政協委員李永林:加快建立健全氣候變化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碳交易制度體系,加快推進應對氣候變化頂層立法。
(1)根據材料一的表格數據及圖片信息談談你對“碳中和”的理解。
(2)結合材料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中國推行“碳中和”的重要性。
(3)請概括材料三代表提出的“減碳”措施。(照抄材料不給分)
【答案】(1)我國森林覆蓋率將逐年上升,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逐年下降,風電等新能源容量將逐年增加,最后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或者寫碳中和就是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被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2)我國推行“碳中和”有利于緩解全球氣候變暖;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展現中國的大國擔當。
(3)①國家堅持綠色、創新等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設美麗中國;(或利用新技術積極開發清潔能源)②企業要注重科技創新,發展環保產業;③構建零碳示范城市,規范能源運營管理;④國家完善立法,把減碳納入法制軌道;等
【知識點】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可持續發展
【解析】【分析】(1)分析表格內容可知, 森林資源覆蓋率提高, 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因此, “碳中和”指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被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2)根據所學, 中國推行“碳中和”的重要性可以從有利于緩解全球氣候變暖;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展現中國的大國擔當等方面回答即可。
(3)本題 “減碳”措施結合材料可以從 堅持綠色、創新等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設美麗中國; 企業要注重科技創新,發展環保產業; 構建零碳示范城市,規范能源運營管理, 國家完善立法等方面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2021-2022學年九年級下學期社會學科期中試卷
一、選擇題(本大題有20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2018七上·秀洲月考)某大洲自述:“我在各大洲中面積排列第四,與‘三哥’僅一河之隔,左膀右臂分別是太平洋和大西洋。”這個大洲是________,與“三哥”之間的河是________。(  )
A.亞洲 烏拉爾河 B.非洲 蘇伊士運河
C.北美洲 巴拿馬運河 D.南美洲 巴拿馬運河
2.(2022·鄞州模擬)下面四幅圖幅相同的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那么坡度最緩的
圖是(  )
A. B.
C. D.
3.(2022·鄞州模擬)歷史敘述有史實陳述、歷史評價等方式。歷史評價是對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述。下列選項中屬于歷史評價的是(  )
A.1909年,京張鐵路在南口舉行盛大的通車典禮
B.1898年,清政府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實行變法
C.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創辦了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
D.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起義
4.(2021·溫嶺模擬)下圖中①②③④所處朝代與歌謠傳唱的歷史事件對應正確的是(  )
①廢黜百家尊儒術,推恩削弱王實力
②三省六部兼科舉,兩制首創現盛世
③仿效漢制治天下,行省制度傳后世
④廢除丞相設內閣,廠衛機構強皇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2·鄞州模擬)易中天說: "秦,雖死猶存,它亡得悲壯。”從經濟上看,“秦,雖死猶存”主要體現在(  )
A.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
B.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制度
C.統一鑄造五銖錢,實行鹽鐵專賣
D.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并修筑長城
6.(2022·鄞州模擬)疆域是中華民族活動的舞臺。今天新疆和臺灣正式歸屬中央分別始于(  )
A.秦朝、唐朝 B.西漢、元朝 C.西漢、三國 D.東漢、元朝
7.(2022·鄞州模擬)如圖所示為某書第二十章的目錄,下列選項最適合做該章標題的是(  )
A.師夷長技 B.改良維新 C.走向共和 D.思想啟蒙
8.(2022·鄞州模擬)一個時代的歌曲常常反映一個時代的歷史。下列歌曲與其所反映的史實搭配正確的是(  )
①《十送紅軍》——紅軍長征
②《盧溝橋歌》——國民大革命
③《義勇軍進行曲》——抗日救亡
④《松花江上》——九一八事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2022·鄞州模擬)年代尺是學習歷史的工具。從以下年代尺可知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是(  )
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②國民黨正面戰場的英勇作戰
③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支援
④反法西斯國家和人民的支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22·寧波模擬)下列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時期著名戰役與影響搭配正確的有(  )
序號 戰役 影響
① 不列顛之戰 宣告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
② 中途島戰役 日本從此喪失太平洋戰場的戰略主動權
③ 諾曼底登陸 意大利法西斯政權垮臺,軸心國開始瓦解
④ 斯大林格勒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022·鄞州模擬)新中國成立后,通過外交的不斷努力,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不斷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建國初期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主要體現在(  )
①“小球轉動大球”的乒乓外交
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③亞非會議上“求同存異”方針
④“一邊倒”的方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2.(2022·鄞州模擬)下圖是1949年至1984年中國糧食生產狀況柱狀圖。圖中1956年和1984 年出現了糧食產量的快速增長,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國實行了(  )
①土地革命戰爭
②人民公社化運動
③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2·鄞州模擬)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被稱為“新時期的遵義會議”,因為這兩次會議都(  )
①找到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
②是黨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
③形成了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核心
④在黨面臨嚴重困難局面時召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22·鄞州模擬)下表中對“微行為”的“微點評”正確的是(  )
  微行為 微點評
① 公交車上,小力主動把座位讓給老爺爺 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② 升旗儀式上,小王注視上升的國旗大聲地唱起了國歌 表現自我,展示自己才華
③ 小謝到西藏旅游,自覺尊重西藏民俗習慣 維護民族團結,人人有責
④ 五年級學生張曉文到社區、學校,義務為市民和同學們宣講紅色故事 愛崗敬業,提升自我知名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2022·鄞州模擬)“情天再補雖無術,缺月重圓會有時。”我們堅信,只要全體中華兒女共同努力,祖國統一大業一定能夠實現。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是 (  )
A.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B.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C.堅持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D.堅持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16.(2022·鄞州模擬)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舉行,來自全球18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與會,3800多家企業參展。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  )
①彰顯了我國堅持擴大開放的決心
②有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
③說明我國已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④能夠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2·寧波模擬)北京冬奧會會徽(如圖),以漢字“冬”為靈感來源,運用中國書法的藝術形態,將“冬”字所蘊含的厚重的東方文化底蘊與國際化的現代風格融為一體。以下選項認識錯誤的是(  )
A.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B.中華文化有海納百川的包容力
C.發展中華文化需要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D.發展中華文化需要不忘本來,拒絕外來,面向未來
18.(2022·鄞州模擬)新時代有新的奮斗目標,在脫貧攻堅戰取得偉大勝利后,要繼續推進鄉村振興,到2035年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到2050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實現。扎實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  )
①能有效解決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等問題,實現全體人民同時富裕
②體現了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實現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發展
③要解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
④必須堅持勞動成果平均分配,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的紅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2022·鄞州模擬)下圖漫畫給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警示是 (  )
①行政機關必須依法執政
②須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
③自覺地接受人民的監督
④要勇于負責、敢于擔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2022·鄞州模擬)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應對這一變局,我們可以(  )
①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
②強化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
③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④建立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6小題,共50分。)
21.(2022·鄞州模擬)行為判析題(先判斷下列行為是否正確,正確的打“√”,錯誤的打“×”,再說明理由。)
(1)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
判斷:    理由:   
(2)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主張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判斷:    理由:   
(3)小李在梳理“新型的民主”知識點時認為,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
判斷:    理由:   
(4)寧波全面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加快科技創新。
判斷:    理由:   
(5)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
判斷:    理由:   
22.(2022·鄞州模擬) 2022年國際體育賽事將打上深深的中國烙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從初春的北京冬奧會,到夏天的成都大運會,再到秋天的杭州亞運會,中國體育迷將度過一個激動人心的超級體育大年。
注:冬奧會申辦基本條件:……冰上項目要求人造冰和合適的體育館來提供比賽,涉及財力支持;氣溫一般要求在0℃以下……
(1)北京、杭州分別位于我國哪一地理區域?并寫出這兩個地理區域的分界線。
(2)寫出成都所在省的簡稱及主要地形區名稱。
(3)結合“注”和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北京能成功申辦2022冬奧會的原因。(要求從自然和人文兩個角度)
23.(2022·鄞州模擬)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苦難的中國人民謀求獨立、人民解放的斗爭就有了主心骨、領路人。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開辟勝利道路]
根據八七會議制定的總方針,毛澤東領導了秋收起義,在攻打長沙受挫后,起義軍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井岡山進軍……開辟了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新道路。
——摘編自鄭德榮《中共黨史教程》
[鑄就統一戰線]
1941年,毛澤東主張“動員各國人民組織國際統一戰線,為反對法西斯而斗爭”。
……中國共產黨促成和維護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堅持全面抗戰路線,在八年全國抗戰中,中共領導的人民軍隊斃傷、俘虜日軍58萬余人、偽軍150萬余人。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
[開創嶄新紀元]
到1949年9月,全國大陸基本解放。這樣,繼清王朝之后間的中華民國,也就伴隨著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覆滅而壽終正寢,中華民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
——何沁《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1)寫出“總方針”的內容,并依據材料說明毛澤東是如何開辟“新道路”的。
(2)指出將毛澤東的主張變成現實的歷史事件,并結合材料簡析中共在抗戰中的作用。
(3)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謀求獨立、人民解放的基本經驗是“堅持黨的領導”。綜合上述三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對該基本經驗予以論證。(要求:史論結合,論證嚴密,表述嚴謹。)
24.(2022·鄞州模擬)體制的改革推動了中國的現代化進程。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53年就要到來的時候……我國社會生活中又出現和積累了一些新的矛盾……在農村,主要是土改以后農民分散落后的個體經濟難以滿足城市和工業對糧食和農產原料的不斷增長的需要……在城市,工人階級和國營經濟同資產階級之間限制和反限制的斗爭已經經歷幾大回合……使黨不能不考慮加緊和擴大農村的互助合作運動和城市限制資本的措施。
——中央黨史研究宣《中國共產黨七十年》
材料二:
材料三:
脫貧攻堅戰以來貧困縣數量
(1)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新中國初期我國為解決“一些新的矛盾”所采取的措施。并指出這場改革的實質是什么?
(2)中國的改革開放是頂層設計和基層創新的有機結合,是黨的領導和人民參與的結合。根據年代尺提供的信息列舉頂層設計和基層創新史實各一例。
(3)請根據圖表信息,概述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就。
25.(2022·鄞州模擬)2021年末“大考”:12月6日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籠罩鎮海,鎮海第一時間應對處置,于12月19日下午3時解除除封控區和管控區外的臨時封閉管理,并于12月25日16時實現全域解封。讓我們一同感受鎮海抗疫的“速度”、“力度”和“溫度”。
材料一:防控有速度:
市區兩級第一時間啟動Ⅰ級應急響應,迅速組織開展流調溯源、隔離管控、核酸檢測等工作,并對相應活動場所進行環境采樣檢測及消殺,對相應區域實行管控措施。
材料二:防控有力度:
截止12月19日18時,鎮海區分20批次抽調4036名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衛生健康系統3258名醫務人員,公安區系統2171名民輔警,各街道1179名機關干部1234名村社干部全程參與疫情防控。
鎮海區的志愿者們積極響應,迅速投入,協助社工、醫護人員迅速開展核酸檢測篩查工作,以“快、嚴、實”的硬措施,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
在鎮海區農技協會的組織下,鎮海幾家農業基地在12月6日趕收了750公斤的新鮮蔬菜,免費配送給正在隔離的居民們。
材料三:防控有溫度:
12月6日一大早,夏大爺就拎著蔬菜、烤鴨、魚等一大袋食材來到臨江小區的一個固定點位,委托工作人員交給女兒一家。當被問及是否擔心時,他說:“我不擔心,社會制度好啊,要相信黨、相信政府,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言語間,夏大爺充滿了自信。
(1)材料一中市區兩級黨和政府在疫情發生后迅速響應,這種速度說明了什么?
(2)根據材料二說說,這些最美者身上體現了民族精神的哪些內涵?談談弘揚民族精神對打贏“防疫戰”有何意義。
26.(2022·鄞州模擬)“碳中和”成為2021年熱詞之一。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驅動“減碳”新目標]
主要指標 “十三五”環境保護完成目標
2015 2020 2030年規劃目標
森林資源覆蓋率(%) 21.66% 23.04% 24.1%左右
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率(%) 15% 23.04% 22%左右
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億千瓦) 1400萬千瓦 4.1億千瓦 超12億千瓦
材料二:[撬動“減碳”新格局]
“我宣布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爭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氣候雄心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材料三:[接續“減碳”新行動]
2021年全國兩會期間,部分代表針對“碳中和”提出了一些建議。
①中石化總經理馬永生:
必須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和能源安全新戰略,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保障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②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推動我國科技企業實現碳中和,需要鼓勵科技企業加強技術研發創新,集中力量攻克能源互聯網、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等低碳技術。
③全國政協常委李家杰:在零碳示范城市推廣分布式能源市場化交易,鼓勵多種主體參與區域智慧能源運營管理;構建以智慧能源為核心的國家級零碳示范城市 ④全國政協委員李永林:加快建立健全氣候變化相關法律法規,完善碳交易制度體系,加快推進應對氣候變化頂層立法。
(1)根據材料一的表格數據及圖片信息談談你對“碳中和”的理解。
(2)結合材料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中國推行“碳中和”的重要性。
(3)請概括材料三代表提出的“減碳”措施。(照抄材料不給分)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識點】七大洲、四大洋
【解析】【分析】全球共劃分成七個大洲。它們恰似美麗的七巧板,相互組合,巧妙搭配,共同組建了地球上的陸地。按其面積大小依次劃分為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和大洋洲。所以這個大洲是南美洲,與北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ABC不符合題意,D項正確。
故答案為:D。
【點評】世界上的七大洲(按面積大小):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世界上的四大洋(按面積大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2.【答案】A
【知識點】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 圖幅相同的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那么坡度最緩的圖是第一個。因為,等高距相同,比例尺越小,說明水平距離越大,坡度就越緩。BCD不符合題意,A項正確。
故答案為:A。
【點評】用等高線表示地面起伏和高度狀況的地圖。在同一幅等高線地形圖上,地面越高,等高線條數越多。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陡峻。凡等高線重合處,必為峭壁。若等高線成較小的封閉曲線時,這一地區便是山峰、洼地或小島。等高線的形狀是從山頂起逐漸向外凸出的為山脊,山脊的連線稱為分水線。等高線形狀逐漸向山頂或鞍部方向凹八的為山谷,谷地的連線私:為集水線。兩條等高線凸側互相對稱處,稱為山的鞍部。
3.【答案】D
【知識點】戊戌變法;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
【解析】【分析】史實陳述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評價是對歷史現象或歷史事件進行態度與價值的評判表述。
ABC三項是對當時的歷史事件的客觀描述,反映的是歷史的真實情況,屬于史實陳述,不符合題意;
D項太平天國起義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宏大的一次農民起義是對太平天國起義的評價,屬于歷史評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什么是史實陳述,什么是歷史評價的相關史實及學生理解的分析能力。理解并識記什么是史實陳述,什么是歷史評價的相關史實。
4.【答案】C
【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①廢黜百家尊儒術,推恩削弱王實力出現在西漢時期,②三省六部兼科舉,兩制首創現盛世出現在隋朝時期,③仿效漢制治天下,行省制度傳后世出現在元朝時期,④廢除丞相設內閣,廠衛機構強皇權出現在明朝時期。①是西漢,②是唐朝,③是元朝,④是明朝。
C項①③④對應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歷史時代與歷史事件的對應。要求識記基礎史實。
5.【答案】B
【知識點】秦皇漢武、唐宗宋祖
【解析】【分析】“秦,雖死猶存”指的是秦朝雖然滅亡,但它采取的有利于鞏固統一的措施卻流傳下來,為后世所沿用,對中國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秦朝在經濟上鑄造了秦半兩圓形方孔錢作為統一貨幣,并且統一了度量衡。
A項建立了一套中央集權的官僚制度是“秦,雖死猶存”政治上的主要體現,不符合題意;
B項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制度是“秦,雖死猶存”經濟上的主要體現,符合題意;
C項統一鑄造五銖錢,實行鹽鐵專賣是漢武帝大一統的措施,不符合題意;
D項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并修筑長城是“秦,雖死猶存”軍事上的主要體現,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秦朝鞏固統一的措施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秦朝鞏固統一措施的相關知識。
6.【答案】B
【知識點】王朝更替的時序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公元前60年,西漢設置西域都護,總管西域事務;從此,今新疆地區開始隸屬中央政府的管轄,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進一步加強對臺灣的管理,在臺灣(琉球)設澎湖巡檢司,負責管轄澎湖和琉球,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臺灣地區設置機構進行管理,使臺灣開始納入中央政府的統治范圍之內。這標志著臺灣成為元朝的正式行政區。
A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西漢、元朝新疆和臺灣正式歸屬中央,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中央對新疆和臺灣管理的具體措施。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7.【答案】C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1911年,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三民主義有的指導思想下,領導了辛亥革命,1912年1月1日,建立了中華民國,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故標題為走向共和。
ABD三項和題干第二十章的目錄不符,不符合題意;
C項走向共和最適合做該章標題,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相關內容及學生識記歷史知識和分析概括歷史事件的能力。理解辛亥革命的影響。
8.【答案】C
【知識點】抗日戰爭
【解析】【分析】《盧溝橋歌》產生的時代背景是抗日戰爭期間的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它與國民大革命無關。②《盧溝橋歌》——國民大革命搭配錯誤,排除②。
C項①③④搭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歌曲與歷史事件的搭配及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靈活運用能力,注意靈活運用相關歌曲產生的時代背景。
9.【答案】A
【知識點】抗日戰爭
【解析】【分析】據年代尺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是①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③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支援④國民黨官兵在正面戰場的英勇作戰。②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和人民的支援在年代尺中沒有體現。
A項①②③是題干年代尺反映的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年代尺是學習歷史的工具為依托,考查抗日戰爭的知識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靈活掌握抗日戰爭中的重大事件以及意義。
10.【答案】D
【知識點】第二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 結合所學知識, 莫斯科保衛戰使德國陸軍在二戰中的第一次重大失敗,宣告希特勒閃電戰的破產,故①錯誤;1942年6月,美國海軍和空軍在中途島毀滅性打擊了日軍,日軍損失慘重,喪失了海戰的主動權,中途島海戰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故②正確;諾曼底登陸開辟了歐洲第二戰場,使德國處于東西南三面夾擊中,加快了德國法西斯的投降;1943年,意大利投降標志著由法西斯國家組成的軸心國陣營開始瓦解,故③錯誤;1942年7月,德軍開始集中力量進攻斯大林格勒,舉世聞名的斯大林格勒會戰由此開始,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會戰以蘇軍的勝利宣告結束,從此,蘇軍開始了全線反攻,這次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關鍵性戰役,斯大林格勒戰役不僅是蘇德戰場根本轉折的開始,而且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轉折點,故④正確。
D項②④搭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時期著名戰役與影響及學生的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時期著名戰役與影響。
11.【答案】B
【知識點】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1953年周恩來在會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1954年周恩來訪問印度、緬甸時,共同倡導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1955年,在亞非會議上,周恩來針對帝國主義國家破壞會議的陰謀和各國的分歧,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也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故②③是建國初期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主要體現。①“小球轉動大球”的乒乓外交是在20世紀70年代,和題干中的“建國初期”不符; ④“一邊倒”的方針是指在兩極格局中,新中國要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一邊,和題干中的“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不斷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不符。
B項②③是建國初期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主要體現,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中國的外交政策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要求理解并識記基礎知識。
12.【答案】D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世紀50年代,我國在農村建立了農業生產合作社,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產量有了快速提升;1978年,我國開始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包產到戶,給予農民生產自主權,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到1984年,糧食產量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故③④是圖中1956年和1984 年出現糧食產量的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
D項③④是圖中1956年和1984 年出現糧食產量的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新中國成立后農業政策的幾次調整。掌握中國成立后農業政策的幾次調整即土地改革、人民公社化運動、三大改造、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
13.【答案】D
【知識點】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解析】【分析】據所學知,十一屆三中全會和遵義會議都在黨面臨嚴重困難局面時召開,都形成了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核心,都是黨歷史上的重要轉折點。①找到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與兩次會議均無關。
D項②③④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和遵義會議的共同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十一屆三中全會和遵義會議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和分析能力,掌握十一屆三中全會和遵義會議的共同之處。
14.【答案】A
【知識點】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解析】【分析】 ①正確, 公交車上,小力主動把座位讓給老爺爺,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友善的價值準則。
②錯誤, 小王注視上升的國旗大聲地唱起了國歌,這體現愛國主義的情感,而不是展示自己的才華。
③正確, 小謝到西藏旅游,自覺尊重西藏民俗習慣,這有利于維護民族團結,履行了維護民族團結的義務。
④錯誤, 學生張曉文到社區、學校,義務為市民和同學們宣講紅色故事,這是服務奉獻社會的親社會行為,不是為了提升知名度。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維護民族團結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需要根據所學知識,逐個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才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15.【答案】A
【知識點】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臺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圣領土的一部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系的政治基礎,必須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所以A符合題意,正確。
BCD不符合題意,應排除。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考查對臺灣問題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本題知識需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識記。
16.【答案】B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
【解析】【分析】 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有來自全球18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與會,3800多家企業參展。 中國舉辦這樣的博覽會, 是中國經濟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體現。 彰顯了我國堅持擴大開放的決心 ,有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所以①②④符合題意,正確。
③錯誤,我國還沒有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考查對對外開放,經濟全球化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17.【答案】D
【知識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解析】【分析】 北京冬奧會會徽以漢字“冬”為靈感來源,運用中國書法的藝術形態,把厚重的東方文化底蘊與國際化的現代風格融為一體,這體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特點和海納百川的包容力,啟示我們發展中華文化需要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所以ABC認識正確。
D錯誤,發展中華文化需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而不能拒絕外來。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中華文化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符合題意的答案。
18.【答案】C
【知識點】我國現階段的基本國情和基本路線;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 扎實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有利于讓人民共享發展成果,體現了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實現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發展,有利于解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所以②③符合題意,正確。
①錯誤,共同富裕不是同時富裕,也不是同步富裕。
④錯誤,我國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反對平均分配。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共同富裕和尊重保障人權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發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進民生福祉。只有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才能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19.【答案】D
【知識點】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
【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來說,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必須依法行使權力、履行職責,不得懈怠、推諉。漫畫中的工作人員沒有依法行政,做出錯誤決定和不敢擔當,沒有作為,都被追究責任,這警示我們,國家權利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職責必須要為,法無授權不可為。要自覺地接受人民的監督, 勇于負責、敢于擔當,所以②③④符合題意,正確。
①表述錯誤,行政機關必須依法行政,共產黨依法執政。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考查對規范國家權力運行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權力是把雙刃劍,運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濫用,則會滋生腐敗。貽害無窮。必須對權力的行使進行制約,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20.【答案】C
【知識點】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和平與發展
【解析】【分析】分析題目內容可知,應對這一變局,我們可以推行可持續發展戰略,積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建立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著眼于時代發展大勢,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為全球治理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所以①③④符合題意,正確。
②錯誤,單邊主義和貿易的保護主義違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不可取。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對世界的可持續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認識,主要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根據所學知識,分析題肢選項,結合排除法可以選出正確的答案。
21.【答案】(1)正確;中國代表團維護了國家和民族尊嚴(或:這是愛國行為,體現了不妥協態度等。)
(2)正確;這是愛國舉動,他們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或:當時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等。)
(3)錯誤;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
(4)正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5)正確;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依法治國與依法參與政治生活;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解析】【分析】(1) 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凡爾賽條約》上簽字。正確,理由可以從《凡爾賽條約》損害中國利益, 中國代表團維護了國家和民族尊嚴等方面回答即可。
(2) 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主張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做法正確,理由可以從 當時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這是愛國的表現等方面回答即可。
(3)根據所學, 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是人民當家作主。所以小李的觀點錯誤。
(4) 寧波全面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加快科技創新。做法正確,理由可以從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等方面回答即可。
(5)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觀點正確,理由可以從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等方面回答。
【點評】本題考查對維護國家利益,中華民族精神,新型民主,創新的作用,教育的重要性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22.【答案】(1)北京位于北方地區,杭州位于南方地區。秦嶺—淮河。
(2)簡稱:川或蜀;主要地形區:成都平原或四川盆地
(3)人文條件:北京是我國的政治中心(或首都)、文化中心、國際交流中心、科技創新中心,能夠為冬奧會提供充足的財力和科技支持。
自然條件:北京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冬季的平均氣溫在零度以下,符合冬奧會的舉辦的自然條件。
【知識點】中國的地形、氣候;中國四大地理區域;學會從地圖和圖表中獲取信息
【解析】【分析】(1)、北京位于北方地區,杭州位于南方地區。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
(2)、寫出成都所在省是四川,其簡稱簡稱:川或蜀;主要地形區:成都平原或四川盆地
(3)、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人文條件:北京是我國的政治中心(或首都)、文化中心、國際交流中心、科技創新中心,能夠為冬奧會提供充足的財力和科技支持。
自然條件:北京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冬季的平均氣溫在零度以下,符合冬奧會的舉辦的自然條件。
【點評】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23.【答案】(1)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
1927年,毛澤東在井岡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
(2)1942年1月1日,美、蘇、英、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鉗制和消滅了日軍大量兵力,殲滅了大部分偽軍,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示例:
土地革命時期,在中共的領導下,開辟了一條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指引中國革命逐步走向勝利。
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共的領導下,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黨成為中流砥柱,最終取得抗戰的偉大勝利。
解放戰爭時期,在中共領導下,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以上成就都是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取得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基本經驗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知識點】中國共產黨誕生、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
【解析】【分析】(1)八七會議通過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總方針,決定在秋收時節發動武裝起義。1927年在秋收起義后,毛澤東領導起義隊伍放棄攻打長沙的計劃,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農村,在井岡山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這是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從此中國共產黨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革命道路,即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道路。
(2)為了共同對付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戰爭,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代表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會議,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正式形成了反法西斯聯盟。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以及各地的人民抗日武裝抗擊和牽制著大部分侵華日軍和幾乎全部偽軍,成為全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對抗戰的勝利起了決定性作用。
(3)本題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史論結合,論證嚴密,表述嚴謹對題干基本經驗予以論證即可。
故答案為:(1)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1927年,毛澤東在井岡山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
(2)1942年1月1日,美、蘇、英、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了《聯合國家宣言》,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鉗制和消滅了日軍大量兵力,殲滅了大部分偽軍,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示例:
土地革命時期,在中共的領導下,開辟了一條在農村建立根據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指引中國革命逐步走向勝利。
抗日戰爭時期,在中共的領導下,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行全民族抗戰,黨成為中流砥柱,最終取得抗戰的偉大勝利。
解放戰爭時期,在中共領導下,取得了解放戰爭的勝利,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
以上成就都是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取得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的基本經驗是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八七會議,中國革命道路,抗日戰爭,世界反法西斯等知識及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要求運用所學分析材料信息。
24.【答案】(1)措施: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實質:使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實現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深刻變革
(2)頂層設計:①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
②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突破了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確認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或我國邁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由農村轉向城市的關鍵性一步,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改革全面展開。)
③1992年鄧小平到南方視察,發表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思想,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
④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基層創新:1978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采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3)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扶貧工作取得完全勝利;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知識點】改革開放前新中國成長的曲折歷程;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1953年”等信息,聯系所學,1953年開始,我國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上完成了對農業、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三大改造實質是使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實現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深刻變革。
(2)1978年底,十-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大會做出把全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要求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制改革;隨后,城市改革全面展開。1992年,鄧小平視察南方發表的講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的思想,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在基層,1978年十-屆三中全會后,安徽鳳陽縣小崗村農民率先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后來在全國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使農民獲得了生產和分配的自主權,把農民的責權、利緊密結合起來,激發了農民的勞動熱情,帶來農村生產力的大解放,農業生產和農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
(3)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扶貧工作取得完全勝利,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大工業國、第一大貨物貿易國、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成為影響世界的重要力量,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不斷增大,成為國際舞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故答案為:(1)措施: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
實質:使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實現了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深刻變革。
(2)頂層設計:①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戰略決策,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征程。
②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突破了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確認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或我國邁出了經濟體制改革由農村轉向城市的關鍵性一步,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改革全面展開。)
③1992年鄧小平到南方視察,發表南方談話,進一步解放了人們思想,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
④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確提出要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基層創新:1978年,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采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3)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扶貧工作取得完全勝利;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綜合國力顯著增強;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穩定器和動力源。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三大改造,改革開放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識記并靈活掌握三大改造,改革開放的相關知識。
25.【答案】(1)政府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政府依法行政,法定職責必須為,打造服務型政府;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的奮斗目標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任意寫出一點即可)
(2)愛國主義,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人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弘揚民族精神有利于為打贏“防疫戰”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柱和不竭的精神動力。
(3材料三中“夏大爺充滿了自信”,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分析夏大爺的自信根本來源。根據上述三則材料,分析鎮海抗疫的“速度”、“力度” 和“溫度”對我們實現中國夢有何啟示。
中國共產黨帶領了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凝聚中國力量。
【知識點】黨的領導與人民當家做主;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我們的理想與責任
【解析】【分析】(1) 市區兩級黨和政府在疫情發生后迅速響應,這說明政府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和政府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的初心和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的奮斗目標是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據此回答即可。
(2)分析材料, 這些最美者身上體現了 愛國主義,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根據所學,意義可以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人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等方面結合材料回答即可。
(3)根據所學,夏大爺的自信根本來源即中國人自信的根本,因此,可以回答: 中國共產黨帶領了中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
實現中國夢的啟示可以從 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必須走中國道路,必須凝聚中國力量等方面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黨的領導,中華民族精神,中國人自信的根本,如何實現中國夢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26.【答案】(1)我國森林覆蓋率將逐年上升,二氧化碳排放量將逐年下降,風電等新能源容量將逐年增加,最后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或者寫碳中和就是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被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2)我國推行“碳中和”有利于緩解全球氣候變暖;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展現中國的大國擔當。
(3)①國家堅持綠色、創新等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設美麗中國;(或利用新技術積極開發清潔能源)②企業要注重科技創新,發展環保產業;③構建零碳示范城市,規范能源運營管理;④國家完善立法,把減碳納入法制軌道;等
【知識點】資源、環境問題及對策;可持續發展
【解析】【分析】(1)分析表格內容可知, 森林資源覆蓋率提高, 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因此, “碳中和”指排出的二氧化碳或溫室氣體被植樹造林、節能減排等形式抵消,實現二氧化碳的“零排放”。
(2)根據所學, 中國推行“碳中和”的重要性可以從有利于緩解全球氣候變暖;有利于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生態可持續發展;有利于展現中國的大國擔當等方面回答即可。
(3)本題 “減碳”措施結合材料可以從 堅持綠色、創新等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努力建設美麗中國; 企業要注重科技創新,發展環保產業; 構建零碳示范城市,規范能源運營管理, 國家完善立法等方面回答即可。
【點評】本題考查對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等相關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主要考查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難度值一般。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康市| 喀喇| 汕尾市| 丰原市| 佛冈县| 嘉鱼县| 江山市| 锦州市| 云林县| 云安县| 彰化县| 富宁县| 上杭县| 塔城市| 东乡县| 钦州市| 阳原县| 义乌市| 项城市| 南江县| 阜康市| 巴里| 顺平县| 衡阳县| 澄江县| 云安县| 灵宝市| 台州市| 晋中市| 富蕴县| 云南省| 利津县| 乌鲁木齐市| 正蓝旗| 曲沃县| 兴国县| 湘阴县| 万宁市| 嘉禾县| 项城市| 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