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空氣【教學目標】認知目標:1、了解空氣的重要成分。2、了解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主要物理性質和用途。3、初步認識純凈物、混合物的概念。4、初步了空氣污染的危害,知道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培養環境、熱愛自然的情感。技能目標:1、初步學習科學實驗的方法;2、引導學生進行觀察、記錄,并初步學習分析實驗現象。【教學重點】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教學難點】學生探究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教學方法】探究式學習法。【教學用品】集氣瓶、燃燒匙、吸管、水槽、塑料袋。【教學過程】一、提出問題【引言】課件展示問題:從你們出生到現在,誰是你一刻都不分開、最好的朋友?(生:空氣)師:沒有空氣就沒有生命!人類每時每刻都離不開空氣。空氣對于人類是如此重要,我們做一個深呼吸,那么我們便吸入了空氣,空氣對于我們又是如此親近和熟悉,但是有誰摸著了它?看到了它嗎?哦,沒有。那么我們本節就是要通過實驗證明空氣的存在,還要探究空氣的組成成分。【提問】1、空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不易察覺,但你能用一個簡單的實驗或列舉實例來說明空氣確實存在嗎?答:1)空集氣瓶在盛滿水的水槽中向下壓——集氣瓶內的水無法上升到頂部。2)空集氣瓶在盛滿水的水槽中側立——有氣泡冒出。3)扁的密實袋開袋后抖動,然后封好——雙手擠壓,有壓力4)扇子朝臉扇、樹葉在動 ———有風2、以上事實說明了空氣確實存在,那么空氣中含有哪些氣體成分呢?如何證明這些氣體的存在?【簡介】課件展示:拉瓦錫及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的實驗原理、裝置以及通過實驗所獲得的結論。二、探究活動根據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的實驗原理,我們在實驗室里也能通過類似的實驗粗略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演示實驗】設計一個實驗,粗略地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教師邊介紹演示新教材[實驗2-1];學生帶著問題認真觀察、描述現象,師生共同分析、得出結論。)1、盛紅磷的集氣瓶內,除了水,還有什么?2、將紅磷點燃后放到集氣瓶內,有什么現象?3、紅磷熄滅冷卻后把彈簧夾打開有什么現象?為什么?4、該反應的實驗原理是什么?5、通過該實驗得出的結論是什么?三、歸納總結師:從實驗2-1中得出以下結論;1、磷(P)+氧氣(O2) 五氧化二磷(P2O5);2、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占1/5;3、氮氣是不易溶于水的無色無味的氣體(從集氣瓶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繼續上升這一現象判斷。)4、氮氣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從燃著的紅磷熄滅了這一現象判斷。)5、實驗表明,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大約是: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雜質0.03%教師簡介空氣的其他成分,同時講清三個概念:物理性質、純凈物和混合物四、課堂練習【投影】1、為什么要在集氣瓶里放少量的水?2、為什么點燃的紅磷要立即伸入集氣瓶中?3、結合實驗討論:(1)燃燒著的紅磷熄滅了,這種現象說明氮氣能不能支持燃燒?(2)集氣瓶內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還繼續上升嗎?這種現象能不能說明氮氣不易溶于水?五、學生自學1、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2、保護空氣。【板書設計】課題一:空氣一、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1、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2、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占1/5;3、氮氣是不易溶于水的無色無味的氣體(從集氣瓶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繼續上升這一現象判斷。)4、氮氣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從燃著的紅磷熄滅了這一現象判斷。)5、實驗表明,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大約是: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氣體雜質0.03%二、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三、保護空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