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燃燒與滅火(1)教學目標1 通過回顧有關物質的燃燒實驗,歸納燃燒的定義。2 通過制定儀器與藥品進行實驗設計,證明燃燒所需的條件,并通過對課本實驗的分析,認識控制變量的方法。3 通過事例與實驗的演示,認識使物質燃燒更旺盛的方法及措施。教學重點1認識燃燒的條件。2認識使物質充分燃燒的方法。教學難點運用燃燒的條件來解釋一些具體的事例。教學過程創設情境引入視頻引入(約1分鐘)“火燒赤壁”片段提問:播放的是?------火燒赤壁。講述:古往今來,多少的戰爭中都利用了“火燒”來實現克敵制勝。火是燃燒的一種現象,燃燒除了用于戰爭,它還有哪些應用?學生:做飯、照明、取暖。(圖片展示)教師補充:煉鋼、火箭發射(利用燃燒放出的熱產生反作用力)。上述這些都是有利于人類的一面。但燃燒一旦使用不當,會給人類帶來災難-----火災(圖片展示)。過渡:所以我們必須認識燃燒,讓燃燒更好地為人類服務。一 燃燒的定義設問:前面學習了這樣一些物質的燃燒,你能說出鐵、鎂、氫氣燃燒的現象嗎?學生匯報。提問:從上述這些反應來看,燃燒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學生:發光放熱--------反應現象;可燃物、氧氣------反應物。化學反應、氧化反應--------反應類型;點燃--------------反應條件;(點燃的目的是使溫度達到著火點以上,還可以用聚光、摩擦取火等)思考:什么是燃燒?學生:先根據自己的理解說,然后在書上劃下來。小結1: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二 燃燒條件的探究1 得出燃燒條件提問:根據燃燒的定義,要滿足哪些條件,能使物質產生燃燒?小結2:可燃物、氧氣、溫度達到著火點以上。(解釋著火點的含義:燃燒所需的最低溫度)2 設計實驗方案根據給定的儀器與藥品,設計出你的方案。指定儀器與藥品:酒精燈、蠟燭(2只)、火柴、燒杯、水。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設計出以下三種方案。投影:序號 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1 要有氧氣或空氣2 要有可燃物3 要有溫度小組設計方案,并相互交流討論:氧氣方案設計:燃著的蠟燭上方罩一燒杯,另一只不罩(記在學案上)分析方案:取2只蠟燭的目的是什么?-------對比都點燃,且選用同樣的蠟燭,這是為了什么?-------控制變量小結3:對比實驗中改變其中一個量,其余量保持一致。思考:只用一只燃著的蠟燭,行嗎?------對比燃燒前后可燃物方案設計:在蒸發皿中點燃相同體積的酒精和水,預測現象(記在學案上)學生演示兩個實驗(2個學生同時進行氧氣與可燃物的實驗)溫度方案設計:一只蠟燭不點燃,另一只蠟燭點燃。分析方案:一只點燃,另一只不點燃的目的是什么?----研究溫度這一變量保持了哪些量相同?-----蠟燭、空氣還可以用什么來代替蠟燭?-------酒精、火柴(只設計,不進行該實驗,改成以下的實驗進行演示)演示實驗:老師設計了這樣一個實驗。現將火柴沾水,后放在酒精燈上,剛開始不燃燒,后燃燒起來。提問:為什么剛開始不燃燒?學生:溫度沒有達到著火點。追問:后來又燃燒起來?學生:先使水吸熱蒸發,后溫度達到著火點。過渡:上述我們運用了對比的方法,通過多個實驗完成了燃燒條件的探究。下面在一個實驗中來探究燃燒的條件。3、分析與討論方案播放視頻(約1分鐘):該實驗的實驗下現象。提問:分別驗證了燃燒需要什么條件?說出你的依據。學生:溫度------銅片上的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空氣------銅片上的白磷燃燒,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燒。追問:研究可燃物了嗎?學生:通過對比銅片上的白磷與水。提問:如何使水下的白磷燃燒起來?----通入足量的空氣小結4:燃燒的三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缺一不可。追問:如何使銅片上的紅磷燃燒起來?這又說明了什么?學生:加熱,白磷與紅磷的著火點不同。小結5:著火點是物質固有的性質。投影:書上P129的表格,通常狀況下一些可燃物的著火點。物質 白磷 紅磷 木材 乙醇 無煙煤著火點/℃ 40 240 250--330 558 700--750認識白磷、紅磷的著火點,并比較高低。學生先思考,后回答下列問題。(1)煤爐中,先引燃紙和木柴的原因?(2)赤壁之戰,正如諸葛亮所料,整個江面燃起了熊熊大火,大大小小的木船都燒為灰燼。根據燃燒的條件,你認為木船是什么?木船燃燒的條件是什么?三 燃燒更充分的方法設問:這一戰里的關鍵,在于諸葛亮借到了“東風”。“風”在該戰役之中起什么作用?學生:通入足量的空氣-------使木船的燃燒更旺盛。小結6:使燃燒更充分的一種方法就是通入足量的空氣。演示實驗:點燃團緊的紙團。學生:觀察現象-----燃燒的火焰很小提問:你有什么方法可以使紙團燃燒的火焰更大一些嗎?原理是什么?學生:將紙團打開------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小結7:使燃燒更充分的方法:①通入足量的空氣;②增大與可燃物的接觸面積。提問:生活中人們習以為常的一些現象就蘊含了這些方法,你知道分別用了什么方法嗎?投影:用鼓風機不斷往鍋爐中鼓入空氣;家庭用煤經過了從“煤球”到“蜂窩煤”的變化。思考:充分燃燒有什么意義?小結8:節約燃料,防止污染空氣。小組討論:運用有關所學的有關燃燒的相關知識來解釋下列問題。1 用扇子扇爐火不會熄滅,而是越扇越旺。2 用扇子扇蠟燭的燭火時,一扇就滅。學生交流討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