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水中的動物---2軟體動物》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描述河蚌的生活環境以及適應水底生活的形態結構特征。2.概述軟體動物的特征以及與人類生活的關系。3.嘗試觀察與解剖河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能力。4.在觀察與解剖河蚌的活動中,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團隊合作精神。關注軟體動物的生存狀況,形成自覺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二、內容與學情分析學生通過本章第一節第一課時的內容對水中生物有了初步認識,同時通過對探究鯽魚適應水中生活的實驗,了解了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本節課主要通過觀察河蚌,在了解河蚌適應水中生活的主要特征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軟體動物適應水中生活的結構特征。更主要的是了解軟體動物與我們人類生活的關系。本節課在設計上借助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圖片處理功能、視頻播放功能、西沃手機助手上傳圖片等功能逐步為學生學習重要概念搭建腳手架,使學生在不斷質疑的過程中,由特殊到一般,由簡單到復雜,由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形成知識網絡,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構建概念教學的高效課堂。三、教學重、難點重點:概述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以及與人類的關系。解決策略: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標注、拖拽、視頻播放等功能,使學生結合課本、活的河蚌、實驗,辨認河蚌的外形,運動及內部結構特征,并利用導學案引導學生總結河蚌適宜水中生活的特征,并在此基礎上總結出軟體動物適應水中生活的特征,循序善誘突破重點。難點:觀察與解剖河蚌的活動。解決策略:在網絡教學的課堂環境中,結合白板中的圖片、問題及任務要求進行自主觀察和小組合作實驗,借助互動平臺共享實驗結果,解決教學難點。四、教學準備1.教師帶領興趣小組的學生在農村田間地頭的河溝中尋找河蚌,獲取實物資源(也可在當地海鮮市場購買河蚌)。2.錄制微課《河蚌的運動》、《解剖河蚌過程》,直觀展示河蚌的運動以及解剖過程,有效利用授課時間且易達到理想實驗效果。五、教學流程圖(解剖觀察河蚌游玩發現河蚌看視頻聽故事生活環境情景導入激發興趣認識河蚌外形看一看敲一敲總結特征布置任務觀察總結感受河蚌運動看視頻細觀察運動過程播放視頻提出問題做實驗細分辨內部結構播放微課巡回指導水中生活特征巧歸納細總結歸納特征發放學案在線測試與人類的關系看資料提信息人類關系聚焦社會拓展延伸)六、教學過程教師的組織與引導 學生活動 數字化資源的使用及設計意圖游玩發現河蚌 創設情境,學生感受發現河蚌的過程,了解河蚌生活的環境。 觀看視頻,思考問題,激發學習興趣,初步認識河蚌。 利用白板視頻播放功能,引發興趣,喚醒學習探究欲望。認識河蚌外形 每一小組(兩人),在解剖盤中觀察河蚌的外形結構,指出河蚌的前后端。請學生在白板上畫出河蚌的前后端,并說出判斷依據。思考堅硬的外殼起什么作用? 觀察河蚌外形,同桌兩人分別指出前后端并說出判斷依據。得出結論:河蚌前端盾圓,后端稍尖。外殼起保護作用 利用交互式白板書寫繪畫功能,展示圖片,加深學生印象。感受河蚌運動 播放河蚌運動的視頻,指導學生觀察河蚌在安靜環境中怎樣運動,以及受到驚擾后反應。 觀看視頻,感受河蚌在安靜環境中的運動,對比受到驚擾后河蚌的狀態。得出結論:斧足是河蚌的運動器官。在白板中將不同環境中河蚌的圖片拖動到相應文字下方。 利用交互式白板的視頻播放、文字書寫功能,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完成學習目標。解剖觀察河蚌 觀看河蚌解剖微課,巡回指導學生完成河蚌解剖。同時強調解剖河蚌注意事項:解剖刀從一端插入,用力割斷一端的閉殼肌后,將解剖刀向前并貼緊貝殼內面移動,防止損壞河蚌的內臟。 指導學生學習課本46頁內容并結合圖10-5,找出河蚌內部結構。 在導學案中歸納總結:河蚌適宜水中生活的結構特征。 認真觀看視頻,學習并掌握解剖河蚌技巧。學會安裝解剖刀以及使用解剖四件套。打開河蚌后,對照書中46頁圖10-5 找出河蚌內部結構。同桌兩人交流合作完成。 小組展示:在實物展臺上,展示自己的解剖成果,找出各部分名稱,并說出各部分作用。 學生總結歸納河蚌適應水中生活的結構特征,并講解。 利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視頻播放、動畫展示、圖片拖動、文字書寫等功能,以學生自主學習、展示的方式為主,教師點撥為輔,在師生互動,生機互動中完成學習。 利用實物展臺,直觀展示學生的解剖結果。 利用西沃手機授課助手,將學生總結歸納的結果展示在白板上。在線測試,內化概念。水中生活特征 觀看白板上的圖片,說出圖片中動物名稱。 圖片上的動物那些屬于軟體動物,怎么判斷。 總結軟體動物適宜水中生活的特征。 觀看圖片,并回答問題,說出圖片上各種動物的名稱。說出屬于軟體動物的是哪幾個,嘗試說出自己判斷軟體動物的標準 圖片的動物都是軟體動物,總結軟體動物適合水中生活的特征:柔軟的身體、大多數有貝殼、用鰓呼吸。 利用交互式白板展示圖片,在師生互動中完成學習。與人類的關系 軟體動物與人類有什么關系。 出示珍珠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思考珍珠從哪里來。 觀看視頻:珍珠的由來 出示新聞調查及養殖珍珠蚌的圖片。 教師總結:在追求經濟發展的同時,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要做到可持續發展。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 思考舉例說出軟體動物與人類的關系。 食用 藥用 飾品 觀看視頻,了解珍珠是怎樣產生的。展開想象,如果大家都來養殖珍珠會帶來什么后果。 3、閱讀新聞調查資料,思考:從新聞中可以提取到那些信息?湖北省為什么全面取締珍珠養殖? 漁民為了追求養殖的利益最大化,造成珍珠大規模、高密度、土匪養殖,特別是珍珠生產以后的大量的蚌殼、蚌肉隨意拋棄,對湖泊的水體造成嚴重的污染。 利用交互式白板展示圖片,在師生互動中完成學習。板書設計本節亮點 1.交互式電子白板運用恰到好處。運用交互式電子白板的書寫筆、圖片拖動、漫游、動畫展示、視頻播放及文字、圖片處理功能,實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人機互動。 2.教師利用自制微課視頻直觀展示實驗的步驟,及注意事項。同時課前自制微課解決在課堂中無法展示的觀察河蚌運動的問題,有效利用教學時間。 3.利用農村地理位置的優勢,解決試驗中的實物資源。讓學生通過在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輕松完成學習的全過程。不但幫助學生提升了學習的興趣,也幫助學生將難以理解的知識簡化了,使學生寄學于樂,輕松學習。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