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地面上的動物》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認識多種多樣的動物,能概括地面上的動物適應地面環境的特點;了解家兔的外形及家兔的內部結構,概述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家兔的內部結構圖示,培養學生分析推理和綜合的能力。利用對現實生活中哺乳動物之間形態特點的比較,培養學生從特殊到一般的概括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觀察地面上多種多樣的動物,培養關愛動物的情感;了解動物與人類具有的密切關系,樹立正確利用和保護動物的態度和價值觀。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通過觀察和討論,形成地面上常見動物類群的主要特征的概念。教學難點:對哺乳動物適應生存環境的理解。三、教學方法以探究法為主,結合觀察法、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始終做到教師講授與學生自學相結合,教師的啟發與學生的觀察分析、討論歸納相結合,教學工具:課件五、課時安排:2課時六、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生生交流喂養過寵物或飼養過家畜嗎?(二)、新課講授:認識多種多樣的動物1 、視頻播放《動物世界》,認識視頻中有哪些動物?他們都生活在什么環境中?有什么突出的特征?2、總結地面上動物的種類,小結動物具有多樣性,完成導學單一(學習爬行動物的特點)。3、課件出示課本中的六種動物圖片,學生完成導學單(二)。(三)觀察家兔的形態特征—— 1、外形特點:(1)、學生通過觀看課本70頁“家兔”的外形和課件,了解家兔的外形特征。完成導學單三(2)、師生小結:家兔的外形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尾;兔子的前肢短小,后肢發達,有利于他的跳躍式的奔跑。2、內部結構:1、學生自學書本70頁、71頁和72頁信息庫“家兔”的內容想一想家兔的膈將體腔分為哪兩個部分?每個腔內分別有哪些器官? 完成導學單四2、學生思考分析問題,小組討論,代表陳述。3、家兔也分顱腔和體腔;打開體腔,我們看到它的體腔也是由膈分為胸腔和腹腔兩部分。4、討論:家兔的盲腸有什么特點?5、家兔的盲腸粗有什么特點?與消化植物性食物相適應。(兔子的盲腸和人的盲腸的不同,人的盲腸短小)6、教師質疑:(1)、家兔的生殖、哺育方式是怎樣的?(2)、想一想這樣的生殖哺乳方式對家兔的生存有什么意義?7、情感升華:由哺乳動物的胎生過程,想到每個母親的不易,引發聯想到母親的偉大,教育學生當每年在自己生日的時候,不想忘記這一天是母親一生最苦難的日子,要知道體貼和愛護自己的母親。(四):認識哺乳動物1、通過對家兔的學習,你能總結出哺乳動物的特征嗎?完成導學單五2、學生總結:(五)課堂小結本節課主要通過家兔的主要特征來探討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是本節課的重點,請課后根據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來總結爬行動物的特征。(六)、課堂練習:完成書本活頁作業七、板書設計一.家兔(一)外形1.體表被毛2.分部:頭、頸、軀干、四肢、尾(二)內部結構胸腔:心臟(具有四腔,血液循環和輸送氧的能力較強,有利于維持 體溫的恒定)肺 (是適應地面生活的呼吸器官)體腔腹腔:胃、腎臟、盲腸(粗大,與消化植食性食物相適應)肝臟、小 腸(很長,是消化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大腸(三)生殖,哺育的特點胎生 哺乳二、哺乳動物的特征體表被毛、運動快速、恒溫、哺乳、有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