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高中生物一輪復習學案第23講 人體內環境穩態及實例考點一 內環境及其穩態1.內環境的組成(1)體液與內環境(2)內環境三種成分之間的關系(3)連線幾種細胞所生活的具體內環境2.內環境的成分、理化性質及作用(1)內環境的成分①血漿的主要成分②與血漿相比,組織液、淋巴中蛋白質的含量很少。(2)內環境的理化性質(3)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圖中各器官或系統是:[a]消化系統、[b]呼吸系統、[c]泌尿系統、[d]皮膚、[e]循環系統。3.內環境的穩態[基礎診斷]1.血漿滲透壓的大小主要與無機鹽、蛋白質的含量有關。(必修3 P5正文)(√)2.細胞外液滲透壓的85%以上來源于Na+和Cl-。(必修3 P5正文)(×)3.穩態是指正常機體通過調節作用,使各個器官、系統協調活動,共同維持內環境的相對穩定狀態。(必修3 P8正文)(√)21·cn·jy·com4.某種器官的功能出現障礙,不會引起穩態失調。(必修3 P8正文)(×)[深度拓展]1.(必修3 P3相關信息)手和腳有時會磨出“水泡”,甚至“血泡”。“水泡”和“血泡”的主要成分相同嗎?請說明理由。【來源:21·世紀·教育·網】提示:不相同。“水泡”的主要成分是組織液,“血泡”的主要成分是血漿。2.(必修3 P3正文)若人體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會導致組織水腫的原因是什么?提示:血漿蛋白會流失到組織液中使血漿濃度下降,組織液濃度升高,打破原來的平衡,從而使更多水分進入組織液。3.(必修3 P5正文)劇烈運動后,運動員會肌肉酸痛但內環境中的酸堿度卻能保持相對穩定,請解釋上述現象出現的原因。提示:劇烈運動時,由于供 ( http: / / www.21cnjy.com )氧不足,肌肉細胞進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導致肌肉酸痛,但由于內環境中存在緩沖物質(碳酸/碳酸氫鈉)進行調節,使pH保持相對穩定。1.內環境中的四類物質和四種生理過程(1)歸納概括內環境中的4類物質(2)明確發生和不發生在內環境中的生理過程2.內環境穩態的兩個實例(1)血漿pH調節的過程(2)滲透壓變化引起的組織水腫eq \a\vs4\al(結合內環境的組成及相互關系,考查生命的物質觀念)1.(2022·新昌模擬)下列關于人體內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 )A.淋巴細胞生活的內環境是淋巴和血漿B.抗原與抗體的特異性結合發生在內環境中C.內環境與外界環境的物質和能量構成動態平衡D.內環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血漿蛋白、神經遞質等C [淋巴和血漿中都存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淋巴細胞,因此淋巴細胞生活的內環境是淋巴、血漿等,A正確;抗體主要分布在血漿中,所以抗原與抗體的特異性結合發生在內環境中,B正確;穩態不僅包括內環境與外界環境的物質和能量構成動態平衡,還包括細胞與內環境之間的物質和能量構成動態平衡,C錯誤;CO2、尿素可以存在于血漿、組織液等中,是內環境的組成成分,神經遞質會被分到突觸間隙,突觸間隙的液體是組織液,因此神經遞質是內環境的組成成分,D正確。]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2.(2021·濰坊期末)腦脊液充滿在各腦室 ( http: / / www.21cnjy.com )內,能不斷產生又不斷被吸收回流至靜脈,它向腦細胞供應一定的營養,并運走腦細胞的代謝產物,調節著中樞神經系統的酸堿平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腦脊液屬于細胞外液B.腦脊液是腦細胞與血漿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C.大腦深度思考時呼吸作用釋放的CO2能使腦脊液pH明顯降低D.腦脊液中可能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和激素等物質C [腦脊液是腦細胞生活的直接環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屬于細胞外液,是腦細胞與血漿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A、B正確;內環境中有酸堿緩沖物質,大腦深度思考時呼吸作用釋放的CO2不會使腦脊液pH明顯降低,C錯誤;腦脊液屬于內環境,可能含有葡萄糖、氨基酸和激素等物質,D正確。]eq \a\vs4\al(圍繞內環境各組分之間的相互關系,考查綜合思維能力)3.如圖是人體體液中物質交換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②③④依次為組織液、血漿、淋巴B.①是細胞內液,其中不可能含有血紅蛋白C.與③④相比,②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D.①②③④共同構成細胞生存的液體環境C [②③④依次為血漿、組織液、淋巴 ( http: / / www.21cnjy.com ),A錯誤;①是細胞內液,若是紅細胞,則其中含有血紅蛋白,B錯誤;與③組織液和④淋巴相比,②血漿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C正確;②③④共同構成細胞生存的液體環境——內環境,D錯誤。]www-2-1-cnjy-com4.(2022·吉林大學附屬中學模擬)圖中甲~丁表示人體中部分體液的關系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版權所有:21教育】A.甲~丁均屬于內環境B.甲中不會發生抗原與抗體的結合C.丙中的細胞參與了內環境的形成和維持D.丁可表示神經細胞的細胞內液C [根據單箭頭方向可以判 ( http: / / www.21cnjy.com )斷,甲為組織液,丙為淋巴,乙為血漿,丁為血細胞的細胞內液,丁不屬于內環境,A、D錯誤;甲中會發生抗原與抗體的結合,B錯誤;淋巴細胞參與了內環境的形成和維持,C正確。] 巧用“箭頭走向”分析內環境物質交換示意圖eq \a\vs4\al(借助內環境的物質交換,考查生命的系統觀)5.(2021·中山市調研)如圖為高等動物的體內細胞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21cnjy.comA.內環境從外界得到營養物質要通過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結構B.代謝廢物完全由③過程排出C.O2從紅細胞進入組織細胞中發揮作用的部位至少要經過4層生物膜D.體內細胞能直接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A [圖示為高等動物的體內 ( http: / / www.21cnjy.com )細胞與外界環境的物質交換示意圖,其中①表示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通過消化系統才能完成;②表示O2進入內環境、CO2排出體外,需要通過呼吸系統才能完成;③表示代謝廢物排出體外,需要泌尿系統等來完成;④表示養料和O2進入細胞;⑤表示代謝廢物排出細胞。內環境從外界得到營養物質要通過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等結構,A正確;③表示代謝廢物排出體外,需要泌尿系統來完成,還可以由皮膚通過汗腺排出,B錯誤;O2從紅細胞進入組織細胞中發揮作用的部位至少要經過:1層紅細胞膜,2層毛細血管壁細胞膜,1層組織細胞膜,2層線粒體膜,共有6層生物膜,C錯誤;絕大多數體內細胞不能直接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必須通過內環境,D錯誤。]6.(2021·信陽市聯考)如圖是細胞直接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示意圖,⑤處的箭頭表示血液流動的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1·c·n·j·yA.②滲回①和滲入④的量相差不大B.若③為腦細胞,⑤處的O2濃度高于①處,而CO2濃度相反C.若③為肝臟細胞,飯后一小時⑤處的血糖濃度低于①處D.⑤的pH能夠保持穩定是因為HCO含量較多B [題圖是細胞直接與內環境進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物質交換示意圖,圖中①為血漿,②為組織液,③為組織細胞,④為淋巴,⑤處箭頭表示血液流動的方向,為動脈端。題圖中的②組織液滲回①血漿的量較②組織液滲入④淋巴的量多,A錯誤;若③為腦細胞,⑤處表示血液流動的動脈端,①處為靜脈端,所以⑤處的O2濃度高于①處,而CO2濃度相反,B正確;飯后一小時血漿中的葡萄糖含量偏高,機體會分泌胰島素促進葡萄糖合成肝糖原,所以若③為肝臟細胞,飯后一小時⑤動脈端的血糖濃度高于①,C錯誤;⑤的pH能夠保持穩定是因為血漿中存在緩沖物質,D錯誤。]21·世紀*教育網eq \a\vs4\al(圍繞內環境的穩態及調節,考查科學思維能力)7.(2021·天津河東區開學考試)下圖為機體調節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清除衰老細胞體現的是圖中②免疫系統的免疫防御功能B.圖中③神經系統均直接控制內分泌腺的活動C.坎農提出人體內環境穩態的維持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的結果D.血糖調節的主要途徑是①④⑥⑤D [人體清除衰老細胞體現的是免疫系統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免疫自穩功能,A錯誤;神經系統可直接或間接調控內分泌腺的活動,B錯誤;神經—體液—免疫調節是目前普遍認可的維持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機制,而坎農認為內環境穩態是在神經和體液調節的共同作用下,通過機體各器官和系統分工合作、協調統一實現的,C錯誤;血糖調節主要是通過血糖濃度的升降刺激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或胰高血糖素來實現的,D正確。]2-1-c-n-j-y8.(2022·湖北模擬)下列關于內環境及其穩態的敘述,正確的是( )A.人體內環境穩態的失調與外界環境無關B.人的體溫在一天中是保持不變的C.嚴重腹瀉、嘔吐,只需補充足夠的水分即可D.劇烈運動時細胞產生較多的乳酸,但血漿pH仍維持相對穩定D [人體內環境穩態的失 ( http: / / www.21cnjy.com )調與外界環境有關,當外界環境變化過于劇烈,可能會出現穩態失調,A錯誤;人的體溫在一天中在一定的范圍內波動,B錯誤;嚴重腹瀉、嘔吐會流失無機鹽,在補充水分的同時要補充無機鹽等營養物質,C錯誤;劇烈運動時細胞產生較多的乳酸,血漿中存在緩沖物質會中和乳酸,所以血漿pH仍維持相對穩定,D正確。] 內環境穩態失調引起的疾病考點二 體溫調節和水鹽調節1.體溫調節(1)人體的產熱和散熱①人體熱量的來源主要是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放能,產熱的主要器官是肝臟和骨骼肌。②人體熱量的散出主要是通過汗液的蒸發、皮膚內毛細血管的散熱,其次還有呼氣、排尿和排便等,散熱的主要器官是皮膚。21*cnjy*com(2)體溫的調節過程①體溫調節方式為神經—體液調節。②寒冷條件下參與產熱的激素有腎上腺素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甲狀腺激素,前者的分泌是由下丘腦的傳出神經調節的,后者的分泌是由下丘腦和垂體分級調節的,兩種激素之間表現為協同作用。③體溫調節的結構名稱 位置體溫調節中樞 下丘腦體溫感覺中樞 大腦皮層溫度感受器 皮膚、黏膜和內臟器官2.水鹽平衡的調節(1)調節中樞:下丘腦。(2)調節方式:神經—體液調節。(3)相關激素:在水分調節中起主要作用的激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是抗利尿激素,它是由下丘腦產生,由垂體釋放的,作用是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從而使排尿量減小。(4)調節過程[基礎診斷]1.下丘腦是體溫調節中樞,能產生冷覺。(必修3 P32資料分析)(×)2.寒冷環境中腎上腺素分泌量增加,將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戰栗。(必修3 P32資料分析)(×)3.人體熱量的來源主要是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臟產熱為多。(必修3 P32資料分析)(√)www.21-cn-jy.com4.下丘腦產生并釋放抗利尿激素。(必修3 P32資料分析)(×)[深度拓展](必修3 P32資料分析)結合教材P32分析圖表示的體溫調節和水鹽調節過程,回答下列問題:(1)圖中字母a、b、c、d分別表示的激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教育網提示: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 促甲狀腺激素 甲狀腺激素 抗利尿激素 (2)在寒冷環境中,皮膚會發生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汗腺分泌減少、毛細血管收縮、立毛肌收縮等(3)某人一天要喝10多千克水,經檢查發 ( http: / / www.21cnjy.com )現他的垂體功能有問題,請分析此人多飲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垂體功能出現問題,則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釋放由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使腎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減少,尿量增加,只能通過神經調節將信息傳到大腦皮層產生渴覺,主動飲水,造成多飲 【出處:21教育名師】(4)以小鼠為實驗材料,驗 ( http: / / www.21cnjy.com )證下丘腦是水鹽平衡調節的中樞。寫出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將小鼠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實驗組破壞下丘腦,對照組不作處理,兩組供給相同的水量,測定各組小鼠的尿量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1.歸納概括體溫調節的六個重要結論(1)寒冷條件下的體溫調節方式既有神經調節,也有體液調節;高溫條件下的體溫調節方式主要是神經調節。(2)寒冷條件下的體溫調節既增加產熱量,又減少散熱量;高溫條件下的體溫調節主要是增加散熱量。(3)溫度感受器感受的刺激是溫度的變化,而非絕對溫度。(4)寒冷環境中比炎熱環境中散熱更快、更多。寒冷環境中機體代謝旺盛,產熱增加,以維持體溫的恒定。(5)在發高燒時,人體的產熱不一定大于散熱,除非病人的體溫在持續升高,如果體溫保持不變,則產熱就等于散熱。(6)體溫調節中樞位于“下丘腦”;體溫感覺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樞位于“大腦皮層”;溫度感受器是感受溫度變化速率的“感覺神經末梢”,它不只分布在皮膚,還廣泛分布在黏膜及內臟器官中。2.理解血漿滲透壓、抗利尿激素含量和尿量的關系血漿滲透壓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二者呈正相關;抗利尿激素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使尿量減少,二者呈負相關。三者關系如圖所示。eq \a\vs4\al(結合體溫調節,考查穩態與平衡觀)1.(2019·全國卷Ⅲ)下列不利于人體散熱的是( )A.骨骼肌不自主戰栗 B.皮膚血管舒張C.汗腺分泌汗液增加 D.用酒精擦拭皮膚A [本題考查體溫調節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骨骼肌不自主戰栗是增加產熱的一種途徑,A符合題意;皮膚血管舒張,血流量增加,利于散熱,B不符合題意;汗腺分泌汗液增加,利于蒸發散熱,C不符合題意;用酒精擦拭皮膚可以帶走身體的大量熱量,D不符合題意。]21*cnjy*com2.(2022·諸暨市模擬)如圖表示機體由T1環境進入T2環境的過程中產熱量和散熱量的變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根據圖示信息可知T2>T1B.曲線A表示產熱量,曲線B表示散熱量C.a~b過程中機體通過皮膚毛細血管舒張,汗腺分泌增加等方式增加散熱D.T2環境中由于產熱量和散熱量均高于T1環境,機體表現為體溫升高B [由曲線情況可知,機體由 ( http: / / www.21cnjy.com )溫度為T1的環境進入到溫度為T2的環境的產熱和散熱量增加,T2<T1,A錯誤;機體由溫度為T1的環境進入到溫度為T2的環境的產熱和散熱量增加,說明是由高溫環境到低溫環境,由于進入溫度為T2的環境短時間內B曲線上升比A曲線迅速,確定曲線A表示產熱量,曲線B表示散熱量,B正確;a~b過程中機體由高溫環境到低溫環境,皮膚毛細血管收縮,汗腺分泌減少,C錯誤;由圖示可以看出,和T1相比,T2環境中機體產熱量和散熱量均高于T1環境,但機體的體溫保持穩定,D錯誤。] 恒溫動物和變溫動物體溫調節的特點 ( http: / / www.21cnjy.com )與耗氧量的關系(1)一定范圍內,恒溫動物的耗氧量與外界溫度呈反比。恒溫動物要保持體溫,在寒冷環境中新陳代謝加快,耗氧量增加。(2)一定范圍內,變溫動物的耗氧量與外界溫度呈正比。變溫動物的體溫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在低溫環境中體溫降低,酶活性下降,代謝能力減弱,耗氧量減少;在高溫環境中代謝快,耗氧量增加。eq \a\vs4\al(水鹽平衡調節及其意義,考查生命觀念)3.(2021·全國甲卷)人體下丘腦具有內分泌功能,也是一些調節中樞的所在部位。下列有關下丘腦的敘述,錯誤的是( )A.下丘腦能感受細胞外液滲透壓的變化B.下丘腦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C.下丘腦參與水鹽平衡的調節;下丘腦有水平衡調節中樞D.下丘腦能感受體溫的變化;下丘腦有體溫調節中樞B [下丘腦上有滲透壓感受器,能感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細胞外液滲透壓的變化,A正確。下丘腦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B錯誤。下丘腦能分泌抗利尿激素,參與水鹽平衡的調節;下丘腦有水平衡調節中樞,能夠調節體內水平衡,C正確。下丘腦能感受體溫的變化;下丘腦有體溫調節中樞,能夠調節體溫平衡,D正確。]4.(2019·全國卷Ⅱ)當人體失水過多時,不會發生的生理變化是( )A.血漿滲透壓升高B.產生渴感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D.腎小管對水的重吸收降低D [本題考查人體內環境穩態中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鹽平衡調節,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當人體水分丟失過多時,會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受到刺激,產生興奮傳遞到大腦皮層產生渴感。由下丘腦分泌并由垂體釋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多,在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下,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增強,以減少水分隨尿液流失,D項符合題意。] 歸納概括水鹽調節的四個重要結論(1)滲透壓感受器和滲透壓調節中樞在下丘腦,渴覺中樞在大腦皮層。水鹽平衡的調節方式為神經—體液調節。(2)抗利尿激素的產生、分泌部位是下丘 ( http: / / www.21cnjy.com )腦的神經分泌細胞,而釋放部位是垂體后葉。(3)在水鹽平衡調節中,下丘腦內既有感受器,又有效應器(分泌激素)。(4)水和無機鹽的平衡是在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共同作用下,主要通過腎臟來完成的。1.(2017·全國卷Ⅲ)若給人靜脈注射一定量的0.9% NaCl溶液,則一段時間內會發生的生理現象是( )【來源:21cnj*y.co*m】A.機體血漿滲透壓降低,排出相應量的水后恢復到注射前水平B.機體血漿量增加,排出相應量的水后滲透壓恢復到注射前水平C.機體血漿量增加,排出相應量的NaCl和水后恢復到注射前水平D.機體血漿滲透壓上升,排出相應量的NaCl后恢復到注射前水平C [0.9%的NaCl溶液的滲透壓與血 ( http: / / www.21cnjy.com )漿滲透壓相等,所以靜脈注射該溶液后,血漿滲透壓不變,A、D所述現象不會發生;靜脈注射一定量的0.9% NaCl溶液會導致血漿量增加,而后經過機體的調節會將過多的水和NaCl排出體外,C能夠發生,而B不會發生。]2.(2017·全國卷Ⅰ)血漿滲 ( http: / / www.21cnjy.com )透壓可分為膠體滲透壓和晶體滲透壓,其中,由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形成的滲透壓稱為膠體滲透壓,由無機鹽等小分子物質形成的滲透壓稱為晶體滲透壓。回答下列問題:(1)某種疾病導致人體血漿蛋白含量顯著降低時,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水分由______進入組織液,可引起組織水腫等。(2)正常人大量飲用清水后,胃腸腔內的滲透壓下降,經胃腸吸收進入血漿的水量會________,從而使血漿晶體滲透壓________。(3)在人體中,內環境的作用主要為:①細胞生存的直接環境,②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由題干信息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膠體滲透壓是由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形成的,而晶體滲透壓是由無機鹽等小分子物質形成的。某種疾病導致人體血漿蛋白含量顯著降低時,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水分由血漿進入組織液,可引起組織水腫等。(2)正常人大量飲用清水后,胃腸腔內的滲透壓下降,經胃腸吸收進入血漿的水量會增加,致使血漿中無機鹽等小分子的濃度變小,血漿晶體滲透壓降低。(3)細胞作為一個開放的系統,可以直接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不斷獲取進行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物質,同時又不斷排出代謝產生的廢物,從而維持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所以說內環境是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答案: (1)血漿 (2)增加 降低 (3)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析個性 第1題以選擇題的形式考查0.9% NaC ( http: / / www.21cnjy.com )l溶液對血漿滲透壓的影響;第2題以非選擇題的形式,引入膠體滲透壓和晶體滲透壓的概念,考查蛋白質和無機鹽對滲透壓的影響找共性 兩個題目都圍繞滲透壓,考查無機鹽、蛋白質、水等對血漿滲透壓的影響1.滲透壓大小取決于單位體積溶液中溶質微 ( http: / / www.21cnjy.com )粒數目的多少,溶質微粒數目越多,溶液的滲透壓越大,因此1 mol/L NaCl溶液的滲透壓大于1 mol/L蔗糖溶液的滲透壓。2.NaCl主要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KCl主要維持細胞內液的滲透壓。3.糖尿病病人尿中含糖,腎小管液的滲透壓比正常人的高,尿量增加。1.(2021·河北高考改編)高鹽飲食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段時間內,雖然通過調節飲水和泌尿可以使細胞外液滲透壓回歸Na+攝入前的水平,但機體依舊處于正鈉平衡(總Na+攝入多于排泄)狀態。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細胞外液滲透壓主要來源于Na+和Cl-B.細胞外液滲透壓回歸與主動飲水、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有關C.細胞內液不參與細胞外液滲透壓的調節D.細胞外液滲透壓回歸但機體處于正鈉平衡時,細胞外液總量和體液總量均增多C [細胞外液滲透壓的90%以上來 ( http: / / www.21cnjy.com )源于Na+和Cl-,A正確;高鹽飲食一段時間后,細胞外液滲透壓會升高,機體可以通過主動飲水和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增加降低細胞外液滲透壓,從而使細胞外液滲透壓回歸Na+攝入前的水平,B正確;細胞內液可以與細胞外液相互交換成分,因此細胞內液參與細胞外液滲透壓的調節,C錯誤;細胞外液滲透壓回歸但機體處于正鈉平衡時,通過調節飲水和泌尿可以使細胞外液滲透壓回歸Na+攝入前的水平,飲水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可以增加細胞外液總量,體液由細胞外液和細胞內液組成,體液的總量也會增多,D正確。]2.(2022·臨沂模擬)下列有關滲透壓的敘述,正確的是( )A.血漿蛋白含量的變化不會影響組織液的滲透壓B.血漿和組織液的滲透壓升高都容易引發組織水腫C.細胞外液滲透壓的調節有激素和神經遞質的參與D.細胞外液滲透壓的改變不會影響組織細胞的滲透壓C [血漿蛋白含量的變化會 ( http: / / www.21cnjy.com )引起血漿滲透壓變化,又由于血漿和組織液可以相互滲透,因此血漿滲透壓變化會影響組織液的滲透壓,A錯誤;血漿的滲透壓升高,水分會從組織液進入血漿,使組織液水分減少,不會導致組織水腫,B錯誤;在神經—體液調節下,人體細胞外液的滲透壓保持相對穩定,該過程有激素和神經遞質的參與,C正確;組織細胞生活在細胞外液中,細胞外液的滲透壓改變,會影響組織細胞的滲透壓,D錯誤。]3.(2022·德州模擬)尿崩癥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兩種:因抗利尿激素(ADH)的缺乏引起的中樞性尿崩癥(CDI)和因腎臟對ADH敏感性缺陷引起的腎性尿崩癥(NDI),臨床上可通過禁水加壓(禁止飲水10 h后補充ADH)實驗進行確診。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NDI患者體內ADH的含量與正常人相比要多B.NDI患者的尿液滲透壓明顯低于血漿滲透壓C.禁水加壓實驗后,CDI患者的尿液滲透壓將升高D.禁水加壓實驗后,NDI患者的尿液滲透壓將降低D [NDI是因腎臟對ADH敏感性缺陷引起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腎性尿崩癥,所以患者體內ADH的含量與正常人相比要多,A正確;NDI患者對水分重吸收少,所以其尿液滲透壓明顯低于血漿滲透壓,B正確;禁水加壓實驗后,由于禁止飲水10h后補充ADH,ADH促進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分的重吸收,所以CDI患者的尿液滲透壓將升高,C正確;禁水加壓實驗后,雖然NDI患者的腎臟對ADH敏感性缺陷,補充ADH幾乎不起作用,但因禁止飲水10 h,導致尿液滲透壓升高,D錯誤。]一、網絡構建二、要語必記1.體液包括細胞內液和細胞外液,細胞外液又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等,三種細胞外液組成內環境。2.血漿與組織液和淋巴相比含有更多的蛋白質。3.內環境的理化性質主要包括溫度、酸堿度和滲透壓。4.內環境的穩態指的是各種理化性質和化學成分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內環境穩態的調節機制是神經—體液—免疫調節網絡。5.體溫調節、血糖調節和水鹽調節都是通過神經—體液調節實現的。6.參與體溫調節的激素主要有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素,參與水鹽調節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參與血糖調節的激素主要是胰島素、胰高血糖素和腎上腺素。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