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練習使用顯微鏡【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說出顯微鏡的基本結構能力目標2使用顯微鏡觀察到清晰的圖像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3認同顯微鏡的重要作用,愛護顯微鏡。關注科學與技術相互促進的關系【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教學重點】1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作用2正確使用顯微鏡,并觀察到清晰的圖像【教學難點】 正確使用顯微鏡,并觀察到清晰的圖像【課前準備】教師準備教學用課件,顯微鏡【教學過程】一、導言:創(chuàng)設情景,指導看書單元圖、閱讀,導人新課。二、新授師:指導學生看書取鏡和安放。師: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顯微鏡,并爭取達到人人會使用顯微鏡。現(xiàn)在同學們兩人一組,看書對照實物來認識顯微鏡的各部分結構。 生:兩人一組,看書對照實物認識顯微鏡各部分名稱。師:隨機叫學號,指示顯微鏡不同部分提問,進行抽測。生:回答問題。師:進行鼓勵,引出顯微鏡的使用。介紹四種觀察標本,要求學生看書后進行操作觀察(建議先觀察透明紙標本,并提示使用中應注意的問題,以避免出現(xiàn)壓碎標本的現(xiàn)象。) 生:帶著強烈的好奇心,邊看書邊動手操作顯微鏡,進行觀察。師:巡視指導,注意普遍存在的問題。小先生也指導。師:哪位同學能到前面來演示一下,你是如何觀察到物像的?生:一名同學自告奮勇,邊說邊演示。先升起鏡筒,再轉動轉換器,使物鏡對準通光孔,用左眼看目鏡,轉動反光鏡,看到亮圈,完成對光。然后把標本放在載物臺上,用壓片夾壓好,轉動粗準焦螺旋,直到找到物像,完成觀察。師:說得非常好,同學們是否有補充?生:標本要正對通光孔;應先使鏡筒下降,接近標本,后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如果物像不夠清楚,可以調節(jié)細準焦螺旋。師:補充得非常好,同學們對此是否有疑問?生:間為什么鏡筒要先下降,后上升?為什么用左眼看目鏡,右眼要同時睜開? 師:哪位同學能回答這個問題?生:防止壓碎玻片標本。左眼看目鏡,右眼睜開是為了畫圖。師:回答非常好。但是請同學們注意,要用低倍物鏡(也就是10′或8′物鏡,即最短的物鏡)對準通光孔。另外要注意轉動轉換器的手法要正確。演示給學生看。糾正,應叫明亮的視野,不叫亮圈。另外請同學們注意,鏡筒下降時,眼睛一定要看著物鏡,防止將標本壓碎。生:加深、記憶。師:鼓勵學生繼續(xù)觀察。生:動手規(guī)范操作。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錯誤。 主:小先生巡視,幫助。師:觀察后,同學們是否有問題要提出?生:問為什么視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倒的?我看到的物像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倍?不透明紙上的數(shù)字為何看不清?師:發(fā)動小組討論。生:小組討論,回答物像是倒像;放大倍數(shù)=目鏡的放大倍數(shù)X物鏡的放大倍數(shù);光學顯微鏡只能觀察能被光線穿透的物體,從而理解光學顯微鏡的工作原理。師:棒極了。現(xiàn)在我們換上另一個目鏡再進行觀察。生:換目鏡,進行觀察。師:同學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生:物像被放大了(或有的是縮小了)師:現(xiàn)在誰來說一下放大倍數(shù)不同,看到的細胞個數(shù)與大小有什么不同?生:放大倍數(shù)越大,細胞越大,個數(shù)越少;放大倍數(shù)越小,細胞越小,個數(shù)越多。 師:給予肯定。那么顯微鏡的使用應包括哪幾步呢?生:討論,回答:取鏡和安放、對光、觀察三大步。師:現(xiàn)在我們來一起觀看一下顯微鏡使用的錄像。生:認真觀看。師:鼓勵學生按步驟規(guī)范操作。生:動手觀察,注意規(guī)范。師:巡視檢查,糾正錯誤。 三、小組競賽師:現(xiàn)在我們來進行小組競賽,中間這組站起來,其他三組注意觀察他們的操作是否規(guī)范,限定2分鐘找到物像。生:一組操作,另三組找錯誤。四、練習(投影練習或小結)1.寫有“上”字的玻片標本,視野中看到的物像是 字。2.顯微鏡的目鏡5′,物鏡10′,放大倍數(shù)是 ;目鏡10′,物鏡10′,放大倍數(shù)是 ;目鏡10′,物鏡40′,放大倍數(shù)是 。其中看到細胞數(shù)最多,看到細胞最大。3.如果物像偏左,你應將標本向 移,才能使物像居中。 師:實驗后,顯微鏡應如何處理?生:收入箱內。看書注意事項,然后把顯微鏡放入箱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