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練習使用顯微鏡》一節的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說出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作用。(二)能力目標使用顯微鏡觀察到清晰的圖像。(三)情感目標1.認同顯微鏡的重要作用,愛護顯微鏡。2.關注科學與技術相互促進的關系。二、教學重點和難點(一)教學重點1.顯微鏡的基本構造和作用。2.正確使用顯微鏡,并觀察到清晰的圖像。(二)教學難點正確使用顯微鏡,并觀察到清晰的圖像。三、教學設計思路本節課相當于一節復習課,因為本節課本應是七年級上冊的時候上的,但由于一些客觀原因,當時未能開出這節實驗課,只是上了理論課,為了彌補這點不足,我特意拍了一個顯微鏡的結構和操作的視頻,在上課的時候播放給學生看,先讓學生有一個直觀的體會。我這節課最大的切入點是通過用簡單易看的物體,讓學生學會操作顯微鏡,而不是一開始就使用裝片標本。我認為,這節課應注意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教師應該多講方式方法、思維層面的東西。所以我打算先帶領學生復習顯微鏡的結構,同時在上課時以問題引導和舉例的方式,幫助學生樹立結構決定功能的生物學觀點和觀察細微物體時要有由遠及近,從大到小的思維方式,然后讓學生通過親自觀察、觸摸和使用顯微鏡以及學生之間分組討論、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動手、思考、討論與合作的環境下,學習顯微鏡的結構和功能以及如何使用顯微鏡。考慮到學生基礎較弱等情況,我將觀察的標本換成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以降低觀察難度,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本節課在設計上以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學習為主。學生為了想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動手操作顯微鏡,相當于實施實驗。學生通過反復比較,或者觀察更多物品,來確認自己的假設,又相當于進行重復實驗。四、教學準備1.演示器材多媒體平臺,實物投影儀,課件,視頻2.實驗器材顯微鏡,紅領巾、薄紙片,薄布,直尺(三角板),鉛筆(0.3mm的簽字筆或彩色筆)五、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一、課前預習 提前跟學生打招呼,讓學生先預習。 學生預習 讓學生對知識回顧和再現。二、新課導入 單刀直入,以顯微鏡實物引入課程。 為有更多時間讓學生操作,所以縮短引入過程。三、顯微鏡的構造和作用 配合實物、課件,視頻、先以問題引導和舉例的方式,介紹顯微鏡的各個結構,這當中滲透生物學中結構決定功能這一觀點,強調知識考點,而且通過讓學生上臺做練習,鞏固知識。 學生觀察、討論、思考和回答問題。 培養學生觀察和思考的能力,幫助學生鞏固理論知識和培養學科素養。四、顯微鏡的操作步驟 通過播放顯微鏡下的實物圖片(如紅領巾、衣物的纖維紋理、三角板的刻度等)和預先拍好的顯微鏡操作視頻,讓學生回顧顯微鏡的操作方式,然后開展小組合作討論的學習方式,鼓勵學生用一些常見的物體,如紅領巾、衣服、頭發、尺子等先學會使用和觀察,要求學生帶著教師展示的問題,自行用顯微鏡觀察,讓學生在“嘗試和錯誤”和“理論聯系實際”中學習到使用顯微鏡的基本操作步驟。 學生分組開展實驗,實際動手操作,對實驗中的問題提出疑問和解決困難。 讓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掌握顯微鏡使用的方法,強化學生的實驗操作基本技能。五、總結和布置作業 最后,總結同學們在操作過程中普遍的錯誤和糾正辦法,歸納顯微鏡的構造和作用以及操作步驟,通過練習強化本節課知識,并布置作業。 學生思考、歸納和總結。 對本節課的內容進行總結和提升,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器材整理 布置學生收拾好顯微鏡,放回儀器室,并清理好桌面。 收拾整理顯微鏡,放回原處,清理桌面 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六、板書設計第一節 練習使用顯微鏡一、顯微鏡的構造和作用結構名稱 作用 結構名稱 作用目鏡鏡筒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轉換器鏡臂鏡座 物鏡載物臺通光孔壓片夾遮光器反光鏡二、顯微鏡的操作步驟1、取鏡和安放2、對光。以看到白亮的圓形視野為宜。3、對焦觀察。先用粗準焦螺旋,再用細準焦螺旋。鏡筒下降時,要避免物鏡碰到觀察的標本。附:預習提綱練習使用顯微鏡 預習提綱班別: 姓名:一、在下圖的橫線旁空白處寫出顯微鏡對應結構的名稱二、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和正確操作步驟。(1)取鏡和安放 ①取用顯微鏡時要一手握住_______,一手托住_______。 ②把顯微鏡放在試驗臺,距邊緣大約_____cm處,安裝好_______和_______。 (2)對光 ③轉動_________,使___________對準通光孔( 前端與載物臺要保持2厘米左右距離)。 ④用一個較大的 對準 。一眼注視 內。轉動_______,使反射光線經過 、 、 到達 。以通過目鏡看到 視野為宜。(3)觀察 ⑤把要觀察的玻片標本放在正面朝上放在載物臺上,用_______壓住。玻片標本要正對__________。⑥轉動______________,使_______緩緩下降,直到_______接近玻片標本為止。特別注意:眼睛一定要從側面看著_______,以防______________。 ⑦一只眼向目鏡內看,同時______________方向轉動______________,使鏡筒緩緩_______,直到看清楚物象為止。再略微轉動______________,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第1頁,共5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