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導學案 第一節 練習顯微鏡年級:七年級 備課人:課型:新授課 時間: 年 月 日 班級: 姓名:預習案預習自測題1.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2.在圖中括號內填寫顯微鏡各部分結構的名稱。3.使用顯微鏡的方法步驟 . . 和清潔收鏡。4.從目鏡中看到的物象是 。一臺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等于 。行課案(1)從目鏡中看到的物象是 。(注意玻片的移動方向和視野中物象的移動方向相反。)(2)一臺顯微鏡的放大倍數是 。放大倍數越大,看到細胞越 ,個數越 ;放大倍數越小,看到細胞越 ,個數越 。檢測案1.在顯微鏡下觀察臨時裝片時,物像偏右上,使物像到正中,應將裝片( )A.往右下移 B.往右上移 C.往左下移 D.往左上移2.顯微鏡物鏡放大倍數為10×,目鏡為15×,它的放大倍數是( )A.10倍 B.15倍 C.150倍 D.25倍3.在下列目鏡和物鏡的倍數組合中,看到細胞數目最多的是( )A.10× 40× B.5× 8× C.10× 10× D.15× 40×4.用顯微鏡觀察時,所要觀察的材料必須是薄而透明的,原因是( )A.便于放置在顯微鏡上 B.能讓光線透過C.不易污染目鏡 D.易于染色5.有一光學顯微鏡的鏡盒里有四個鏡頭,甲.乙一端有螺紋。甲較長,乙較短,丙.丁無螺紋,丙較長,丁較短。若要在視野中看到較多的細胞,宜選用(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6.在顯微鏡的視野中看到一個“b”字,玻片上寫的是( )A.b B.p C.d D.q7.擦去鏡頭上的灰塵,應使用( )A.絨毛布 B.餐巾紙 C.潔凈的紗布 D.擦鏡紙8.用顯微鏡觀察時,如果光線過弱,應選( )A.大光圈.平面鏡 B.大光圈.凹面鏡C.小光圈.平面鏡 D.小光圈.凹面鏡9.用顯微鏡觀察玻片標本時,首先用10×物鏡找到圖像,再換用40×物鏡找到圖像。后者與前者不同的是( )A.視野變暗 B.視野范圍擴大C.細胞圖像變小 D.細胞數目增加10.視野中的污點,應如何判斷其準確位置?移動玻片標本,污點移動,說明污點在( )上。轉動目鏡,污點轉動,說明污點在( )上。否則,說明污點在( )上。A.物鏡 B.目鏡 C.玻片標本 D.反光鏡答案:預習案預習自測題1.細胞(目鏡)2.圖中括號內填寫顯微鏡各部分結構的名稱。(鏡筒) (粗準焦螺旋)(轉換器)(物鏡) (細準焦螺旋)(通光孔) (鏡臂)(遮光器) (壓片夾)(反光鏡) (載物臺)(鏡柱)(鏡座)3.取鏡和安放 對光 觀察4.放大倒立的物像 目鏡×物鏡行課案注意:(1)放大倒立的物像(2)目鏡×物鏡 大 少 小 多檢測案1.B 2.C 3.B 4.B 5.C 6.D 7.D 8.B 9.A 10. C B A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