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導學案 第四章綠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機物的制造者年級:七年級 備課人:課型:新授課 時間: 年 月 日 班級: 姓名:預習案預習提綱1.光合作用的產物是什么?2.光合作用必須在光下進行嗎?3.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有什么重要作用?二、預習自測題1. 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2. 凡是植物綠色部分,只要細胞中含有__________,就都能制造有機物。_________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的主要器官。3. 既是生產有機物的車間,也是將________轉變為_______的“能量轉換器”。4.綠色植物通過__________制造的有機物,不僅滿足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為生物圈中其他生物提供了________________。三、預習后你的困惑是:行課案一、預習情況檢測二、合作探究.展示點評學習任務一: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學生閱讀課本P116頁實驗分組討論下列問題:1.為什么要把天竺葵提前放到黑暗處一晝夜?2.為什么要用黑紙片將葉片的一部分遮蓋起來?遮蓋一面可以嗎?3.脫去葉綠素時為什么要隔水加熱?酒精的作用是什么?葉片的顏色如何變化?4.葉片滴碘液后會看到什么現象?為什么?5.本實驗說明了什么?學習任務二: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的作用1.有機物用來構建植物體有機物分布在植物體的哪些部位?從細胞.器官.個體三個層次加以闡述2.有機物為植物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p127)。學習任務三.光合作用的意義(見教材119頁)三、總結歸納檢測案1.下列生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的( )A.海帶 B.苔蘚 C.小麥 D.蘑菇2.如右圖所示,把銀邊天竺葵至于黑暗處一晝夜后,用黑紙圓片將A處兩面遮蓋后,移到陽光下幾小時,再經酒精隔水加熱后加碘液。分析回答:(1).葉片在酒精中隔水加熱后,其綠色部分變成________________色。(2).加碘液處理后發現B處變藍色,證明光合作用的產物是_____________;而A.C兩處均不變色,其原因分別是A___________,C____________;(3)實驗前將其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某同學在探究光和作用制造有機物的實驗中,將三株完全相同的植株進行暗處理后,分別同時用40W.100W.200W的白熾燈等距離照射。2~3小時后,在三個植株上分別摘取一片大小相同的葉片,同時脫色.染色處理后,發現葉片都呈現藍色,但深淺不同。請分析回答:(1).你認為染色后藍色最深的葉片應該是____________;導致三個植株上的葉片顏色深淺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該同學的這一實驗可以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預習案預習提綱1.有機物和氧氣 2.光合作用必須在光下進行3.滿足自身生長發育、繁殖的需要,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來源,提供了生命活動的能量。。二、預習自測題1.光 2. 葉綠體 葉 3.葉綠體 光能 化學能4.光合作用 食物來源三、略行課案一、略二、合作探究.展示點評學習任務一: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1.消耗和轉運葉片中的有機物。2.設置無光的對照試驗;只遮一面不能完全隔絕光照,不可以。3.防止溫度過高,造成酒精燃燒或爆炸。酒精的作用是溶解葉綠素,葉片的顏色由綠色變為黃白色。4.遮光處不變色 ;見光處變藍 ;見光處進行了光合作用產生淀粉,遇碘液變藍。5.光是綠色植物制造有機物不可缺少的條件。學習任務二:綠色植物制造的有機物的作用1.所有活細胞中,是細胞分裂、分化的物質和能量來源,是構建各種器官器官和生物體的材料。2.略三、略檢測案1.D2.(1)黃白(2)淀粉 無光 無葉綠體(3)消耗和轉運葉片中的有機物。3.某同學在探究光和作用制造有機物的實驗中,將三株完全相同的植株進行暗處理后,分別同時用40W.100W.200W的白熾燈等距離照射。2~3小時后,在三個植株上分別摘取一片大小相同的葉片,同時脫色.染色處理后,發現葉片都呈現藍色,但深淺不同。請分析回答:(1)200W的白熾燈照射的植株;導致三個植株上的葉片顏色深淺不同的原因是光照強度(2)光照強度影響光合作用的速率。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