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2.4可以復用的代碼執教班級:高一(1)(2)(3)(4)(5) 課時安排: 2第二課時教學目標 學科知識: 1.函數的作用,能區分系統函數和自定義函數。 2. 掌握自定義函數的基本格式和函數調用。 3. 發布共享代碼的方法和模塊的作用,熟練使用模塊解決實際問題。 問題解決: 通過數字需要幾根火柴棒擺放的問題,掌握函數自定義的方法。通過主程序的多次調用來解決實際問題。通過發布共享代碼,了解模塊的作用,導入模塊解決實際問題。 學科思維: 數學邏輯思維、英語基礎知識和python語法規則,感受模塊化能解決不同問題。 核心素養: 在分享中提升自己的自學能力、區分能力,有選擇的使用網絡中的共享資源,保障自己的信息安全。教學重難點 重點: 函數的作用和能區分函數類型。 自定義函數的基本書寫格式。 發布共享代碼。 導入模塊與使用。 難點: 實現“計算一個數字需要多少根火柴棒”函數模塊化,并發布進行共享。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媒體或技術應用一、回憶 流程圖一 主程序 流 程圖二 自定義函數 設計意圖:通過流程圖發現流程圖二需要多次出現。------引出函數。二、新知新授 一、函數 函數可分為系統函數和用戶自定義函數。 前面使用過的print( )和input( )函數都是系統函數。 自定義函數:一般包括函數名、參數、返回值和函數體等四部分。 定義函數的基本格式是: def 函數名(參數): #函數說明 語句或語句組 return 返回值 參數是用來向函數傳遞值的,當有多個參數時,各個參數之間用逗號開。函數執行完后,由return語句將表達式值返回給調用者,結束函數。 例如:def 函數名(參數1,參數2……): 【實踐一】創建自定義函數,打開學案。參考流程圖,嘗試補全代碼(自定義函數)程序如下: def f=[6,2,5,5,4,5,6,3,7,6] # 創建0~9的數字分別需要多少根小棒的列表 # 火柴棒總數變量賦初值 while : x=num % 10 # 取num除以10的余數,即num的個位數 total=total+f[x] # 所需火柴棒數累加 num=num//10 #num整除10,即去掉num的個位數 return total #返回需要多少根火柴棒數 #以下為主程序 snum=6 print(‘用六根火柴棒,你可以拼出這些數字:’) for i in range(112): print(i)二、發布共享代碼 【實踐2】自學微課,發布共享代碼 學生:嘗試發布自學編寫的代碼(參考課本p44)。 分享 方式一:上傳到公共網站,需要注冊 方式二:通過教師端分享給班級所有同學。 三、導入模塊并使用 【實踐3】 1.安裝模塊(注意路徑),安裝后文件夾內的文件。 2. 使用模塊 已經構建發布的模塊必須先導入程序,然后才能使用。導入時使用語句“import mymodule”,調用模塊內的函數時用“mymodule.match_num()”來實現。 import #導入模塊 snum=6 print("你可以拼出這些數字:") for i in range(112): if ==snum: #調用模塊內match_num()函數 print (i)三、課堂小結 函數的作用 函數的定義和調用、共享代碼的發布板書設計:備注:實驗等實踐課的教學設計樣式可參照新授課教學設計模板編制。2.4 可以復用的代碼(第二課時)學案學科知識:基本格式def 函數名(參數): #函數說明(函數實現功能)語句或語句組 # 空四格return 返回值【實踐一】創建自定義函數,打開學案。參考流程圖,嘗試補全代碼(自定義函數)程序如下:【實踐2】自學微課,發布共享代碼學生:嘗試發布自學編寫的代碼(參考課本p44)。【實踐3】導入模塊并使用import #導入模塊snum=6print("你可以拼出這些數字:")for i in range(112):if ==snum: #調用模塊內match_num()函數print (i)自定義函數開始match_num (num.snum=6f=[6,2,5,5,4,5,6,3,7,6]輸出“你可以拼出這些數字:”否num==0是外計i0初終1111步total=f[O]total=0內否match_num (i)==snum否是num>0輸出是x=num%10total=total+f[x]結束num=num//10return total自定義函數結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4可以復用的代碼第2課時 學案.docx 2.4可以復用的代碼第2課時 教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