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的命名和分類》第三課時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①說出可被作為分類依據的生物特征②知道當今生物學家用來分類的最主要依據2.能力目標嘗試根據動物和植物一定的特征進行分類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① 對生物分類產生興趣并樂意學習和運用分類知識② 勇于表達自己的分類意見,積極參與分類活動重點和難點1.重點生物的科學分類方法和等級2.難點確定科學分類所依據的主要特征教學過程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一.課題引入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三文魚事件知道嗎?播放相關視頻,指出真假三文魚之爭其實就是涉及到生物的分類問題,引出課題 認真觀看視頻,興趣盎然 從熱點新聞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復習舊知 提問:這學期我們學習了很多生物,是按照什么順序學習的?按照生存的環境來分類,有什么局限性?什么是科學分類? 水中的生物 地面上的生物 空中的生物 土壤里的生物 按照生存環境來分,許多生物并不局限在一種環境中生活,比如鴨、鵝有時在水里有時在岸上有時可以飛到天空,那究竟是算水中的生物、地面上的生物還是空中的生物? 根據生物之間的相似程度,把生物劃分為界、門、綱、目、科、屬、種等不同的等級。 可以提示查看教材目錄;按照生物生存的環境來分類,不具備唯一性,說明這樣的分類不科學,引出科學分類概念三.學習新知 給動物分類:PPT依次出示水螅和渦蟲;蛔蟲和蚯蚓;河蚌和蝗蟲結構特征圖片,通過回顧、歸納和總結前面章節學過的相關知識,練習分類的技能,闡明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反映生物界的進化情況 給植物分類PPT出示油菜植株、幾種裸子植物植株;蕨類植物和苔蘚植物;藻類植物圖片;回顧植物的生活習性、形態和結構等特征,將它們分類。 回憶舊知,通過分析生物的特征,對生物進行分類,認清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理解生物界的進化情況。 檢驗已學或常見的一些生物類群的主要特征的學習程度,體驗科學分類的優越性和學習的必要性,理解和應用本節的兩個重要概念,了解分類結果的兩種表達方式。四.練習反饋 出示一些前面章節學過的動植物圖片,根據要求分類 完成學案上的動物分類表、植物分類概念圖 正確的分類結果應該是只有一個唯一答案;動物分類表屬于表格形式,比較常見,容易填寫;植物分類概念圖更一目了然,文字更簡要,有新鮮感,但圖較難填寫五.課堂小結 動物分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脊椎動物包括:魚綱、兩棲綱、爬行綱、鳥綱和哺乳綱;無脊椎動物包括原生動物門、腔腸動物門、扁形動物門、線蟲動物門、環節動物門、軟體動物門和節肢動物門 植物分藻類植物、苔蘚植物門、蕨類植物門、種子植物門;種子植物又分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生物分類依據的特征有形態、結構、生理、發育、習性等方面;通過生物分類,可以闡明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反映生物界的進化情況。 脊椎動物各個類群之間的進化關系已經確定了,特別要指出,鳥類和哺乳類都是由爬行動物進化來的;而無脊椎動物各個類群之間的進化關系還有爭議,不用詳述;藻類植物也是個一般名稱,不是正式的分類階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