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名稱: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 教材版本:新課標科學版教師姓名: 學校:福清元樵中學教學背景分析㈠教學內容的功能和地位本節教材位于九年級化學第三章第三節,教材通過對燃燒條件的觀察活動,使學生了解燃燒三條件、緩慢氧化、爆炸以及滅火原理,加深學生對氧氣性質的認識和理解,讓學生把所學知識跟實際聯系起來,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求知欲。燃燒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在學習氧氣的性質時,我們對燃燒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課時主要是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學習滅火原理和方法以及防火、失火自救知識。課時分配:2課時㈡學生情況分析:略教學目標㈠知識與技能:1、認識燃燒的條件,知道滅火的原理和方法。2、能用化學知識解釋與解決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燒的現象及原因。3、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知道火場逃生方法。㈡過程與方法:1、通過控制變量的幾組對比實驗探討燃燒的條件。2、通過活動與探究,使學生體會對獲得的事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燃燒條件、滅火原理等內容的探究,進一步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2、感受化學對改善個人生活和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3、通過防火和失火自救等知識的學習,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燃燒條件及滅火原理和方法。教學難點:燃燒條件實驗方案的設計。教學用品、教學手段和教法學法設計教學用品:實驗藥品、實驗儀器、多媒體。(二)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三)教法學法設計:為了更好地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對教法和學法作如下設計:1、貫徹“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在教學中采用問題和演示實驗為教學情境,配以講授、討論、歸納、對比等方法的綜合運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通過提問、思考、議論(討論)、講解、練習等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動口、動腦,引導學生分析、討論、釋疑,從而培養學生的分析、解釋一些簡單問題的能力。教學思路與設計本節課從“神六飛天”及“熊熊燃燒的烈火”兩張圖片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通過回憶和觀看燃燒的圖片得出燃燒的特征定義,緊接著提出問題——燃燒需要什么條件?學生由學習的興趣轉入問題的思考進行猜想,設計實驗方案,匯報方案,然后實驗驗證猜想,反思評價原來的猜想,得出燃燒的條件,然后用一道習題鏈接考點并且過渡到滅火的原理上,通過“滅火大比拼”的討論交流讓學生產生共鳴,分析生活中常見的滅火方法并結合燃燒的條件得出滅火的原理,最后通過火三角的形成和拆散把整節課的內容連貫起來進行小結,讓學生從視覺上對知識進一步鞏固,整節課以學生活動為主,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流程:教學過程展示有關燃燒的圖片:見投影 【引言】 燃燒著的火給人類帶來光明和溫暖,但是也會給人類帶來災難。因此,我們很有必要來學習有關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板書】 §3.3 燃燒條件與滅火原理 【提問】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燃燒現象屢見不鮮,你能否列舉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燃燒例子嗎?這些不同物質燃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講述】燃燒的定義: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設問】物質的燃燒是怎樣發生的?請同學們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猜一猜、想一想物質的燃燒可能需要什么條件?【教師】在聽完以上同學的發言之后,我想請一個同學對以上燃燒條件的種種猜想進行歸納。怎樣設計實驗方案進行驗證呢?【探究活動】[觀察活動] 完成[實驗3-6],指導學生完成表中觀察、分析和推斷,初步得出燃燒所需要的條件。[探究升級] 探究燃燒條件的方法很多,同學們能不能根據提供的藥品和儀器,設計其它的實驗方案來探究物質燃燒的條件。[教師] 同學們的設計很好, 通過對比實驗全面充分證實自己的猜想。下面請同學們根據我提供的藥品通過實驗完成自己設計的方案 提供的藥品和儀器:棉花、酒精、水、蠟燭、小木條、煤炭、石子、酒精燈、火柴、鑷子、燒杯,請把實驗結論填寫在附表一中。【板書】一、物質燃燒需要三個缺一不可的條件: 1、物質本身是可燃物 2、可燃物與氧氣(或空氣)接觸 3、溫度達到著火點【鏈接考點】[教師]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個實驗:〔教師介紹實驗〕如右圖所示,在500mL的燒杯中注入400mL90℃的熱水,并投入一小塊 白磷(著火點約為40℃)。在燒杯上蓋一片薄銅片,銅片上一端放一小塊干燥的紅磷(著火點大于200℃),另一端放一小塊已用濾紙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思考:(1)請你根據燃燒的條件預測該實驗的現象是什么?談談你的推測理由?[教師] 俗話說水火不相容,熱水中的白磷會燃燒嗎? 向水中通入氧氣之后呢?(2)通常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過渡】 人們通常把白磷保存在冷水中,這是因為①冷水能降低白磷表面的溫度,使其達不到著火點;②冷水把白磷與空氣隔絕。 可見,控制燃燒的條件,使燃燒反應停止,就能夠滅火了。那么請你思考如何使正在燃燒的物質不能繼續燃燒呢? 【討論】根據燃燒的條件和生活中的滅火實例和方法,引導學生討論滅火原理。〔教師〕滅火就是要破壞燃燒的條件,因此滅火的原理通常可以從燃燒的三個條件對應加以考慮。如下圖: 燃燒的條件 滅火的原理(1)物質具有可燃性→ 從燃燒區撤走可燃物(2)可燃物有充足的氧氣→ 把可燃物與氧氣隔絕(或空氣)(3)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使可燃物的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教師小結〕需注意的是:(1)物質的燃燒需要以上三個條件同時具備,而滅火只需破壞其中的任意一個條件即可。〔動畫展示〕火三角的形成:三條邊逐漸拼成三角形,火焰燃燒起來〔動畫展示〕火三角三條邊逐漸拆掉,火就熄滅了【板書】滅火的原理 : 破壞物質燃燒的條件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與火源隔離 2.隔絕氧氣(或空氣)3.使溫度降到著火點以下【滅火大比拼】請同學們用不同的方法熄滅燃燒的蠟燭并討論相應的滅火原理。【練習】指導學生完成課本81頁的“討論與交流”。 【閱讀】閱讀課本第81-82頁。【講述】有關防火的重要性、必要性,讓學生重視消防安全和失火自救知識。【課件展示】火場逃生方法【本節課小結】 一、燃燒的條件 二、滅火的原理和方法 三、防火和失火自救知識【拓展視野】 課件展示燒不壞的手帕【布置作業】1、家庭小實驗:點燃三根火柴,分別是豎直向上、豎直向下和平放,比較三根火柴燃燒的情況,并分析其原因 2、自查家庭存在的安全隱患,向你的家人和鄰居宣傳安全自救知識。3、 P82 1和2互動交流分析總結討論歸納實驗探究創設情境應用原理燃燒概念將所學綜合運用于自身生活中驗證原理學習方法實用方法所根據的原理滅火原理燃燒條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