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2011課標版 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學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二氧化碳的用途及超過正常含量時的危害。2、了解并關注溫室效應及“低碳”生活方式。過程與方法:通過參與課堂交流和討論,形成并提出自己的觀點,體驗學習知識及表達觀點的過程,并鍛煉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參與課堂獲得成功的喜悅和對化學學習的持續興趣。2、在教學各環節中有機滲透學校德育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高可持續發展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學情分析學習者為義務教育階段九年級的學生,已經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學知識和學習方法。對二氧化碳的性質以及生產生活中與二氧化碳有關的現象有了一定的了解認識。學習化學正處于剛剛入門的狀態,對化學問題和現象充滿好奇,學習興趣濃厚。教學重點二氧化碳的用途及溫室效應教學難點在化學知識的學習中滲透德育內容及要求。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及德育目標謎語引入 【猜謎】動物呼吸排出來,植物靠它長成材,滅火最好請它來,不紅不黑也不白。 【課件】展示一個蓋有玻璃片的集氣瓶。 【提問】這是一瓶CO2,你如何證明老師說的是不是真話?單從外觀看,瓶中還可能是什么氣體? 【德育提示】真假不難辯,實踐來檢驗。做人如實驗,誠信是關鍵。 猜謎語 猜測,回答。 溫故知新,培養科學實驗、誠信做人觀念。二、CO2的用途及特性 【過渡】下面我們再來看看CO2有什么用? 【課件】CO2的用途 【練習】讀詩學化學: 她是美麗的天使,友善無私,大愛無疆;她營造了云霧繚繞的人間仙境;她驅散了炎炎夏日的逼人暑氣;她奮不顧身撲向熊熊燃燒的烈火;她帶給富饒的大地勃勃生機;前方是一次又一次挑戰沖鋒,身后是一行又一行贊美的詩。 【提問】CO2是一位敬業的消防員,他能滅火是由什么性質決定的? 【德育提示】今天勤奮刻苦學好本領,明天愛崗敬業干好工作。 【課件】展示一瓶冒出大量氣泡的啤酒。 【提問】CO2有沒有毒?CO2為什么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課件】展示歷史:重慶較場口防空洞慘案 【德育提示】國之衰,民之苦。銘歷史,奮圖強。 【提問】人在進入這些山洞時要怎么做? 【德育提示】生命寶貴,安全至上。 記憶 思考 思考,回答 回答 思考 討論 擬人化學習二氧化碳的用途,引導學生培養自己的優秀品質。 引導學生樹立愛崗敬業觀念。 化學知識結合歷史事實,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培養生存技能,注重生命安全。溫室效應 【過渡】CO2引起的溫室效應還可以給地球保溫。 【課件】展示溫室效應原理圖 【提問】第一小組哪位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溫室效應是怎樣形成的? 【課件】展示自然界CO2的循環示意圖 【提問】第二小組派同學介紹 【過渡】大家感覺去年和今年的冬天怎么樣? 【提問】全球氣候為什么變暖? 【課件】展示溫室效應增強的原因 【提問】請第三小組的同學介紹 【課件】展示溫室效應增強的后果 【提問】請第四小組的同學介紹 【提問】為了防止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我們可以怎么做? 【德育提示】中國在世界氣候組織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正在以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態度嚴格執行國際節能減排公約。我們也正在大力保護生態環境,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只有國家富強,才能在國際事務中擁有話語權。 【課件】展示圖片:沙田柚(容縣自良鎮)、番石榴(容縣松山鎮)、八角(容縣石頭鎮)、百香果(容縣縣底鎮) 【德育提示】僑鄉容縣大力植樹造林,發展經濟林業,既有生態意義又有經濟效益。 【討論】在日常生活中怎樣做才算是“低碳”呢? 看圖說話 看圖說話 發表看法 思考 看圖說話 看圖說話 閱讀教材,回答。 傾聽,思考 觀察,思考 討論,發言 引導學生學會獨立,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為祖國強大深感自豪,為祖國建設人人努力。 貼近學生生活,培養熱愛家鄉并為了使家鄉更美好而努力奮斗的情感觀念。 通過合作交流形成“低碳”觀念總結評價 【過渡】話說二氧化碳是碳氧所生,出身名門,血統高貴。從誕生之日起便以一種橫空出世浩浩蕩蕩之姿態席卷全球,其所作所為,江湖上一時難以定論。時至今日,在我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之大美中國,在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之社會主義社會,諸位現場的看官都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中華兒女,敢問列位,如何評判二氧化碳之是非功過?我們來一場辯論如何? 【活動】小小辯論會。 【總結】CO2有用途有危害,對于危害我們可以運用科學方法嚴格控制。同樣人無完人,我們應該大力發揚優點,努力克服缺點,為實現人生夢、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作業】課后習題 分正反方辯論 思考 話題過渡,完整呈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回顧本課知識,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總結陳詞,升華情感。教學反思本節課內容緊密聯系生產生活實際,使學生聽起來親切,接受起來自然,因此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我著重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在化學知識教學方面,注意做到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前后銜接,過渡自然。這樣的教學處理充分體現了化學學科知識排布有序、學習思維嚴密的特點,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認知規律。2.在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方面,我注重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原則。教師當好課堂的主持人,為學生的課堂學習做好引導和服務。大力提倡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對學生自己能夠處理的知識點交給學生處理。比如在學習溫室效應時,我利用課件提供了溫室效應的原理等幾張圖片,然后由各個小組承擔教學任務,向全班同學介紹相關知識點。這樣能夠很好地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也符合初三學生“愿意自己干”的心理特點。此外,交流、討論、辯論等合作學習方式也運用得較為恰當。3.在化學學科德育方面,從化學科的學科特點來看,都顯得比語文、政治等學科難處理。在化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要滲透學校德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本節課最難落實的一個問題。我在滲透德育方面,沒有生拉硬拽,而是充分挖掘各個知識點、各個教學環節的德育資源,進行有機結合,使化學與德育自然共存,相輔相成。比如一個蓋有玻璃片的集氣瓶里盛放的無色氣體是二氧化碳,是否可信?如何進行證明?這與化學實驗實事求是、做人做事誠信相關;在提到二氧化碳不能供給呼吸的特性時,引導學生回顧了抗戰時重慶較場口防空洞慘案,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在提到二氧化碳的用途時,通過朗讀二氧化碳的贊美詩,引導學生培養優秀的品質。提到滅火時,把二氧化碳描述成敬業消防員,引導學生今天學好本領,明天敬業工作;在學習防止溫室效應進一步增強的對策時,提及我國在世界氣候組織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圖片展示了僑鄉容縣的幾種經濟作物,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感觀念;最后在組織學生對二氧化碳的功與過進行評價時,運用模擬說書的形式巧妙地完整呈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全面內容,在總結陳詞中順理成章提出為中國夢而努力奮斗,以此結束課堂教學活動,讓師生情感共融升華。化學知識與德育內容的渾然一體,使化學變得更有生命力和人情味,讓人感覺親切友善。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