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案課題 21.1生物的遺傳(3) 主備 使用日期 3.8 使用補充課時序數 第 3 課時 使用者 課型 新授教學目標:1、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2、說明人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解釋生男生女的問題。教學重難點: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教學互動設計: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多媒體播放孟德爾的豌豆實驗)提出問題,引起學生思考:孟德爾的豌豆實驗可以推導出什么結論?二、合作交流,自學探究 1.閱讀教材,通過一對基因的遺傳圖解,描述控制相對性狀的一對基因的傳遞特點(教師板圖)(1)分析孟德爾對豌豆高矮莖性狀的研究:親本 ①高莖(TT) ×(tt) 矮莖 ②高莖(Tt) × (tt) 矮莖 ↓ ↓ ↓ 生殖細胞 T t 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現型 (教師要加以分析)親本 ③高莖(Tt) × (Tt) 高莖生殖細胞子代基因型子代表現型(2)反饋交流并得出結論2.考考你:人的卷舌性狀是由一對基因控制的,卷舌是顯性,不能卷舌是隱性。卷舌基因用R表示,不能卷舌基因用r表示,請用基因圖解表示卷舌的父親(Rr)和不能卷舌的母親(rr)產生后代的情況,并回答問題: 該對夫婦生出不能卷舌的孩子的可能性有多大? ②假定父親能卷舌(Rr),母親也能卷舌(Rr),推測子女的基因組成和性狀表現。 通過播放“孟德爾的豌豆實驗”影片,學生對—對基因控制著生物性狀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學生自主學習,理解:一對基因有顯性和隱性之分教師逐步講解“遺傳圖解”的分析方法以及書寫方法學生自主練習,教師適當指導,總結教后記這節課基因對生物性狀的控制以及遺傳圖解的知識,是本章節重點也是比較難的知識點。每年有中考題,對于這部分知識,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在講解和理解方面有難度;多寫,多練,多歸納,多總結,從中找到規律。八年級下冊生物學案課題:21.1生物的遺傳(3)【考點】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說明人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解釋生男生女的問題。【自主學習】1.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因往往是 成對 存在的,這對基因有 顯性 和 隱性 之分,這對基因分別位于成對的兩條染色體上。2.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是 顯性 基因,通常用 大寫英文字母 表示;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是 隱性 基因,通常用 小寫英文字母 表示。如:純種高莖豌豆可表示為TT,顯示的性狀為 高莖 ;純種矮莖豌豆可表示為tt,顯示的性狀為 矮莖 。3、人的體細胞中有 23對 染色體;其中22對 常染色 體,此類染色體與決定性別無關,還有一對染色體與決定性別有關,叫做 性 染色體。男性的一對性染色體為 XY ;女性的一對性染色體為 XX 。而 Y 染色體要比 X 染色體小得多。4、在子女的性染色體中,其中一條來自 父方 ;一條來自 母方 。【鞏固練習】1.在下列四種基因組成中,能表現出隱性性狀的是 ( D )A.Dd B.DD C.Aa D.aa2. 下列有關人類眼瞼的說法,正確的是 ( C )A.控制眼瞼的這一對基因是相同的B.兩人都是雙眼皮的夫婦所生子女一定是雙眼皮的C.兩個單眼皮的夫婦所生子女一定是單眼皮的D.一個人是雙眼皮、另一個人是單眼皮的夫婦所生子女一定是雙眼皮3. 當基因都是隱性基因時,表現出來的性狀叫做 ( C )A.顯性性狀 B.顯性基因 C.隱性性狀 D.隱性基因4、正常人的體細胞、生殖細胞、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分別是 ( C )A.23條、23條、23條 B.23條、23對、23對C.23對、23條、23對 D.23對、23條、23條5、下列關于人的性染色體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D )A.只存在于精子中 B.只存在于卵細胞中C.只存在于體細胞中 D.精子、卵細胞、受精卵中都含有性染色體6、下圖是人的性別決定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男性體細胞中的一對性染色體由一條 X 染色體和一條 Y染色體組成;女性體細胞中的一對性染色體由兩條 X 染色體組成。(2)在生殖過程中,男性能產生兩種精子:即_X_精子和__Y _精子;女性只能產生一種含__ X _染色體的卵細胞。(3)受精時,如果是含X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融合,那么這個受精卵就發育成XX ;如果是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融合,這個受精卵就發育成 XY 。(4)因此決定后代的性別是由 男 性的精子中的X染色體或Y染色體。(5)在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人口中,男女比例大致是1:1,而在一個多子女家庭中,男女比例不是1:1的情形也很多,你能作出合理的解釋嗎?(能卷舌)(不卷舌)rr○○︾○○一×2○○○○○○○○134RrRrrr子 女八下生物學科教案課題 22.1生命的起源 主備 劉金菊 主核 使用補充課時序數 6 使用者 課型 新授 使用日期 3.20 由影片片斷,展示多姿多彩的地球上的生物,然后引入??磿伎迹骸灾骱献鲗W習過度:生命起源有幾個階段回顧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思考米勒是如何探究生命起源中的那一個階段的。交流并歸納——師生共同學習小結-質疑-鞏固訓練作業見補充練習教學目標:1、描述生命起源的過程2、關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觀點3、培養學生的想象,推理和分析能力。4激發學生對生命科學發展的關注和興趣。教學重難點:重點:地球上原始生命產生的條件。難點:生命的起源。教與學互動設計:1、引入新課 地球上原本沒有生命,可是現在是生機勃勃,至少生存200多萬中生物,那么地球上的最早的生命是怎樣產生的呢?2、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閱讀思考一(1)原始大氣是如何形成的?其成分有哪些?(2)原始海洋是如何形成的?(3)觀察圖片,分析原始地球的狀況是怎樣的?閱讀思考二(1)米勒實驗,可以證明生命起源經歷了怎樣的過程?(2)米勒實驗裝置中,有幾處模擬原始地球的條件的?(3)現在的地球會有原始生命嗎?交流并歸納:原始生命的產生經歷了哪幾個過程?你能整理好嗎?3指導達標練習4指導自我歸納課后追記 本節課的內容是關于生命起源的問題,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問題,學生愿意學習和了解,樂于參與辯論的話題。通過比較各種猜想,學生能從科學的角度接受化學進化的觀點,但也沒有確切的試驗證據,這點要和學生說明,所以,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鼓勵學生提出不同見解,教學中采用多種教學策略,提高學生的獲取信息的能力和想象能力。 但由于班級管理,和教師的組織能力有限,有些學生思維過于活躍,能放難受,控制課堂能力自身還需提高。!清華中學 生物科八年級下冊 學教案22.1生命的起源[學習目標]1、描述生命起源的過程 2、關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觀點[學法指導]通過觀察圖片,分析想像中的原始地球的狀況通過研討米勒實驗,推測原始生命的起源[課前預習]1經過科學家運用多種方法測定,地球大約在 46億 年前形成。2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有甲烷、水蒸氣、氨氣、氫 。3原始大氣與現在地球的大氣成分最主要的區別是 無游離的氧4米勒實驗證明生命起源經歷了由 無機物 轉變為 簡單有機物[課堂研討]一.請你選擇1.原始大氣中不含有 ( D )A.甲烷 B.水蒸氣 C.氨氣 D.氧氣2.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起源于 ( D )A.巖石層 B.火山周圍 C.原始大氣 D.原始海洋3.關于生命起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B )A.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 B.生命起源于原始陸地C.原始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氣、氨氣、氧氣等 D.現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4.下列不屬于生命起源的條件的是 ( D )A.原始地球中有水蒸氣、氨、甲烷等原始大氣B.原始地球存在高溫、紫外線、雷電等自然條件C.原始海洋是生命誕生的搖籃 D.原始地球有豐富的氧氣供給原始生命進行呼吸[課堂訓練鞏固]二觀察原始生命產生示意圖回答問題:(1)原始大氣的成分有甲烷、水蒸氣、氨氣、氫 等。(2)原始大氣在高溫、紫外線、雷電等 一些自然條件的長期作用下,逐漸形成了許多簡單的 有機物 。(3)有機物隨雨水流入 湖泊和河流 ,并在原始海洋中不斷積累,經過漫長歲月,大約在地球形成以后的10億年左右,終于演變出 原始生命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案課題 21.1生物的遺傳(4) 主備 使用日期 3.13 使用補充課時序數 第 4 課時 使用者 課型 新授教學目標:學會分析色盲病的遺傳方式,舉例說明人類主要的遺傳病。了解近親結婚的危害和遺傳病的預防措施。嘗試運用逆向推導法,探討基因的傳遞。教學重難點:分析色盲基因的傳遞,歸納色盲基因的遺傳規律;了解近親婚配的危害以及預防遺傳病發生的主要措施。教學互動設計: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引導學生觀察教材P9的色盲測試圖案,你能看出圖中的阿拉伯數字嗎?色覺正常的人能識別紅、黃、藍、綠等顏色,有少數人卻不能分辨各種或某幾種顏色,這就是 。色盲是如何發生的呢?二、合作交流,自學探究 A閱讀教材,初步認識色盲基因 1. 色盲基因是隱性基因,色覺正常是顯性基因,它們都只位于X性染色體上。 2. 聯系生活據統計在我國人群中,男性色盲患病率約為7%,女性約為0.5%,學生發問:為什么色盲在男性中發病率這么高?3. 分析教材P10的一對色覺正常的夫妻產生后代的性別及色盲患病的情況。 (要用遺傳圖解來分析問題)B結合信息庫認識人類常見的遺傳病舉例說明人類常見的幾種遺傳病C遺傳病的預防1.閱讀背景:“達爾文的悲劇”2.討論近親婚配的危害及導致遺傳病高發病率的原因。3.閱讀預防遺傳病的一般措施【課堂練習】(見預習案)【作業設計】(見預習案) 由道爾頓的故事的引入新課測試學生的色覺程度,從而引入—色盲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分析色盲的成因學生分析后代的色盲成因,以及兒子和女兒的發病幾率如何通過觀察大量遺傳病圖片,進行情感教育---怎樣預防遺傳病教后記在上節課的的學習基礎上,對于這節課的學習,相對來說容易一些。本節多采用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自己分析問題,自己講解問題,教師適當的加以補充,這樣不僅學生興趣濃厚,學習效果也不錯。但個別學生不敢張嘴說話,應注意培養這些學生。八年級下冊生物學案課題:21.1生物的遺傳(4)【考點】學會分析色盲病的遺傳方式,舉例說明人類主要的遺傳病。了解近親結婚的危害和遺傳病的預防措施。嘗試運用逆向推導法,探討基因的傳遞。【自主學習】1.色盲基因是 隱性 基因,色盲正?;蚴?顯性 基因,它們都位于 X染色體上。2.人類常見的遺傳病有 色盲 、 血友病 、 白化病 、 鐮刀型貧血病 等。3.通過 禁止近親結婚 、 婚前檢查 、 遺傳咨詢 等措施,能降低遺傳病的發病率,從而減輕家庭和社會的精神負擔,從根本上改善人口素質。【鞏固練習】一.請你選擇1.下列疾病中不屬于遺傳病的是( C )A.色盲 B.血友病 C.夜盲癥 D.鐮刀型貧血2.白化病是由隱性基因控制的一種遺傳病,一對膚色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白化病的孩子。那么,他們在生一個孩子患白化病的幾率為 ( B )A.100% B.50% C.25% D.0%3. 在討論“近親結婚的危害”活動中,有四名同學分別做出了如下觀點,你認為誰的觀點是錯誤的 (C )A.近親結婚,后代遺傳病發病率增加 B .堂兄弟姐妹、姑表兄弟姐妹、叔和侄女等都屬近親C.近親結婚,親上加親,親緣不斷 D.禁止近親結婚是預防遺傳病發病的有效方法4.我國西部偏遠地區有一個“傻子村 ”,造成“傻子村 ”的原因可能是 ( D )A.生活水平底 B.水土不養人 C.該村有近親結婚的習俗 D.教育水平落后二.觀察思考5.看圖回答:(1)A圖是 白化病 患者;B圖是 鐮刀型貧血病患者的紅細胞。(2)引起A和B的疾病稱為 遺傳 病,它主要是由遺傳物質即染色體 上的基因或 DNA 異常引起的。6.把遺傳病與相應的類別用線連接起來:先天愚型色盲 A與性別遺傳有關白化病血友病 B與性別遺傳無關鐮刀型貧血三.實驗探究7.人類中,有一種人患A型血友病,患者有出血傾向,受到輕微損傷,即可能出血不止,量雖不多,但可持續數小時至數周之多。他們的血液里缺少一種凝血因子,所以受傷流血時,血液不易凝結。下圖為一個血友病患者的家系。請據圖分析:(1)有病的人即患者(幾乎)都是 男性 性。(2)男性患者的子女都是 正常 ,所以代與代間有明顯的不連續性。(3)男性患者的女兒都是 血友病基因攜帶者 ,但可能生下患病的 來。(4)血友病基因h在 X 染色體上,且是伴性遺傳的, Y染色體上沒有相應的基因。(5)如果一個血友病基因攜帶者的正常女性與一個正常男性結婚,生下的后代有血友病患者嗎?假如有,患者是男孩還是女孩?從理論上講,患者的比例是多少?BA八年級下冊生物教案課題 21.1生物的遺傳(2) 主備 使用日期 3.6 使用補充課時序數 第 2 課時 使用者 課型 新授教學目標:1、描述染色體、DNA和基因之間的關系2、說出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3、培養學生分析歸納能力和由現象到本質的邏輯思維方法教學重難點:染色體、DNA、基因之間的關系教學互動設計: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閱讀資料:孟德爾的豌豆實驗)提出問題,引起學生對染色體、DNA、基因三者之間的關系產生興趣二、合作交流,自學探究 閱讀教材,認識基因、染色體、DNA1.引導分析:(教師板圖) (結合圖形講解,形象易懂)(1)① ;② ;③ 。 ②和③合稱為 。(2)生物的遺傳物質主要是〔 〕 。(3)生物體細胞中,位于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一般是 存在的;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因也是 存在的。(4)基因是決定生物性狀的DNA片段,生物的每種性狀通常是由一對 控制的。2.反饋交流并得出結論考考你:根據染色體、DNA、基因三者之間的關系在下圖中標出各概念名稱 活動:模擬染色體在生殖過程中的傳遞 (以游戲的形式講解)1、 回顧人的生殖過程2、 學生在黑板上貼出基因在親代、子代之間傳遞的圖片3、 引導分析染色體、基因在傳遞過程中數量的變化情況 (注意:染色體在親代到子代的變化情況) 注意理解: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的關系通過小故事引入新課,學生興趣濃厚學生自主學習,結合教材及習題,理解基因,染色體,DNA等幾者之間的關系基因在親代,子代之間的傳遞,通過游戲形式講解,學生每人都參與其中,效果不錯教后記這節課的內容,雖然在七年級時多少接觸過,但概念較多,有些不易理解;特別是基因在親代與子代之間的傳遞,比較難,學生理解不上去,所以采取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對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的關系,以及染色體在親代與子代之間的傳遞學習有難度,下節課需相關練習鞏固。八年級下冊生物學案課題:21.1生物的遺傳(2)【考點】描述染色體、DNA和基因之間的關系;說出基因在親子代間的傳遞【自主學習】1、科學家將控制生物性狀的因子稱為 基因2、在每種生物細胞的細胞核中,都含有一定數量的形態、大小各不相同的 染色體 ,這些染色體 在生物的體細胞中都是 成對 存在的。3、染色體主要由 DNA 和 蛋白質 組成,每條染色體上一般只有 1個DNA分子。每個DNA分子上有許多控制生物性狀的基本單位,每個基本單位就是 基因 。因此,基因是決定生物性狀的 DNA片段 。4、生物的每種性狀通常由 1對 基因控制的,成對的基因分別位于 成對 的 兩條染色體 的 相同位置。5、 美 國遺傳學家沃爾特·沙頓研究蝗蟲生殖細胞形成的過程,他得出結論:生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是 的,每對染色體一條來自 父方 ,一條來自 母方 。基因通過 生殖細胞 從親代傳到下一代。【鞏固練習】1. 染色體、DNA、基因之間的關系表示正確的是 ( A )A.B.C.D.2.正常人體細胞的染色體的數目是( B )A.22對 B.23對 C.22條 D.23條3.下列生物體細胞的細胞核中染色體的數目不正確的是 ( C )A.兔的體細胞內有22對染色體 B.番茄的體細胞內有24對染色體C.雞的體細胞內有39條染色體 D.小麥的體細胞內有21對染色體4.下列生物的性狀不能遺傳給后代的是( D )A.豌豆的高莖 B.豌豆的矮莖 C.人的直發 D.韭黃的黃色5、下面是基因在親代、子代之間傳遞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寫出上圖中序號的染色體數目各是多少:①為 23 條;②為 23 條;③為 46 條;④為 46 條。(2)生物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是 成對 存在的,每對染色體一條來自 父方 ,另一條來自 母方 。(3)染色體攜帶 基因 通過生殖過程從親代傳到下一代。③一一一 一一一一 一①②細 胞 核染色體基因DNADNA染色體基因基因染色體DNA基因DNA染色體父親母親精子卵細胞受精卵子女均為46條染色體④①②③八年級下冊生物教案課題 21.1生物的遺傳(1) 使用日期 2.27 使用補充課時序數 第 1 課時 使用者 課型 新授教學目標:舉例說明生物界普遍存在的遺傳現象。通過調查自己和父母在卷舌、耳垂、眼瞼、拇指背屈等方面的特征異同了解遺傳的概念。觀察教材P3的圖片,認識生物的性狀及相對性狀的概念,并能舉例加以說明。教學重難點:性狀及相對性狀的概念 (通過大量事例來講解)教學互動設計:一、引入新課“你長的像爸爸”, “你長的像媽媽”,從孩提起,是不是常常會聽到有人對你這樣說?其實,你與父母或多或少的相似,就是一種遺傳現象。二、新授 (注意延伸存在變異)合作交流,自學探究 A、閱讀教材,完成調查表討論(1)除了表中列舉的幾種特征外,你與父母還有哪些相同的特征?(2)反饋交流并得出結論:什么叫遺傳?B、觀察圖片,認識生物的性狀和相對性狀: (1)觀察教材P3的兩幅圖片,你看到是的番茄和家兔的哪些特征?對于同種生物來說,同一種特征在不同個體的表現都一樣嗎?(2)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還能舉例說出同種生物具有的相似特征嗎? (3)歸納總結,性狀和相對性狀的概念。 【課堂練習】(見預習案)課堂鞏固:【作業設計】(見預習案)拓展提高 由影片引入新課,通過影片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到遺傳和變異是普遍存在的通過調查和交流,學生直觀的感受:什么是性狀,以及什么是相對性狀?再次通過大量的事例,加深相對性狀的概念教后記這節課的內容比較抽象,概念多,學生在記憶方面可能并不是很好。結合以上采用大量的影片直觀教學,學生興趣濃厚,而且效果也不錯。但有些學生對于“相對性狀”理解不好,應加強這部分的練習。八年級下冊生物學案課題:21.1生物的遺傳(1)【考點】舉例說明生物界普遍存在的遺傳現象。通過調查自己和父母在卷舌、耳垂、眼瞼、拇指背屈等方面的特征異同了解遺傳的概念。認識生物的性狀及相對性狀的概念,并能舉例加以說明。【自主學習】1. 通過觀察,自己與爸爸相似的性狀有 ,說明你長得像爸爸;自己與媽媽相似的性狀有 ,說明你長得像媽媽。這是一種 遺傳 現象。2. 生物體的親代與子代之間,在 形態 、 結構 和 生理功能 等方面具有許多相似特征的現象,叫做 生物的遺傳 。3. 遺傳學家把生物體的 形態結構 特征和 生理 特性都稱為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叫做 相對性狀 。【鞏固練習】1.從生物學角度分析,“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應屬于一種 ( A )A.遺傳現象 B.變異現象 C.自然現象 D.以上均不對2.下列現象中不屬于遺傳現象的是 ( C )A.牛的后代還是牛 B.子女與父母的頭發均是直發C.父母會說英語,子女也會 D.母親是雙眼皮,女兒也是雙眼皮3.一對孿生雙胞胎A和B,幾乎不能分辨出他們哪個是A,哪個是B,這種遺傳是( D )A.親代之間的 B.親代與子代之間的 C.子代之間的 D.以上都對4.小明父母的血液均是O型的,他本人也是O型的,這種遺傳應該屬于( C )方面的遺傳A.形態 B.結構 C.生理功能 D.以上都不對5.下列性狀屬于一對相對性狀的是 ( C )A.皮膚黑和皮膚有皺紋 B.紅色番茄和個大番茄 C.人的直發與卷發 D.圓粒豌豆和綠色豌豆6.有的人是單眼皮或雙眼皮;有的人色覺正?;蛏?,這些形態、生理特征叫做 ( D)A.遺傳 B.變異 C.基因 D.性狀7.下列關于豌豆的各項特征中,不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D )A.植株有高有矮 B.種子有黃色有綠色 C.種皮有光滑的有皺縮的 D.種皮皺縮與種皮黃色二.觀察思考8.看圖回答問題:(1)寫出上圖中的一對相對性狀:A中的一對相對性狀是 紫色 和 綠色 。B中的一對相對性狀是 黃色 和 紅色 。C中的一對相對性狀是 白毛 和 黑毛 。(2)相對性狀是指 詳見P3 。(3)A中的 性狀和B中的 性狀不是一對相對性狀。(4)A、B、C的這些相對性狀屬于生物體 形態結構 方面的性狀。三.拓展提高9.韭菜屬單子葉植物,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葉線形,基生,扁平而柔軟,翠綠。分蘗力強,夏秋季節抽花莖,頂端集生小白花成傘形花序。蒴果,種子小,黑色。性喜冷涼氣候,播種或分蘗繁殖。原產亞洲東部,我國南北各地普遍栽培。遮光后,葉綠素不能形成,故成韭黃。(1)韭菜、韭黃的味道差不多,它們是同一種植物嗎?它們的顏色有什么不同?(2)韭菜和韭黃的葉片顏色——綠色與黃色,是一對相對性狀嗎?為什么 紅色黃色綠色紫色BAC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年級生物下冊:22.1生命的起源學教學案.doc 八年級生物下冊:22.1生物的遺傳(1)教學案.doc 八年級生物下冊:22.1生物的遺傳(2)教學案.doc 八年級生物下冊:22.1生物的遺傳(3)教學案.doc 八年級生物下冊:22.1生物的遺傳(4)教學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