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和基本方式》復習學案七年級 ______ 班 學科 __ 生物 課型 復習學生姓名 主備人 日期____ 5.15【學習目標】1、描述神經系統的組成; 2、描述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導與學過程】一、基礎知識回顧:(一)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基本單位:1.神經系統由 神經系統和 神經系統組成。前者是由腦和脊髓組成的,后者是由腦神經和脊神經組成的。2、神經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即:神經細胞)。能夠傳導的電信號叫做 。3、神經元的結構:包括 和 兩部分。軸突或長的樹突及套在外面的髓鞘構成4、神經元的分布:(1):在中樞神經系統:神經元的胞體密集的地方,色澤灰暗,稱為:神經元的神經纖維密集的地方,色澤亮白,稱為(2)、在周圍神經系統:神經元的胞體形成了:神經中樞神經元的神經纖維集結成束,外面包著結締組織膜,稱為:5、神經元的功能是: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傳導興奮(二)脊髓的結構和功能:1、脊髓包括兩部分:中央是呈蝶形的 ,周圍是 。(1)前者是神經元的 集中的地方。灰質中有許多 的神經中樞,可以調節人體基本的生理活動,如 、 等。在正常情況下,脊髓里的神經中樞是受 控制的。如果意外事故導致脊髓從胸部折斷,處于脊髓下部的排便和排尿的中樞失去了 的控制,就會出現大小便失禁的現象。(2).脊髓的白質是由 組成。2、脊髓的功能是: 和(三)、腦的結構和功能:包括大腦、小腦和腦干。1、大腦:(1)、表層是灰質,也叫大腦皮層,是調節人體生理活動的最 的中樞,可以劃分為 中樞、軀體感覺中樞、 中樞、 中樞以及人類特有的 中樞等。(2)、內部是白質,由神經纖維組成2、小腦:位于腦干背側,脊柱后下方。它的主要功能是 運動,維持身體的 。3、腦干:位于大腦下方,其中有許多能夠調節人體 的中樞,如 中樞和心血管運動中樞。(四)、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1、定義:人體通過 系統對刺激所發生的有 的反應2、完成某一反射活動的結構叫做 :由五部分組成: 、傳入神經、 、傳出神經、3、膝跳反射是人體最基本的反射,在臨床上常用于診斷患者的神經系統是否受損或患病。右圖為膝跳反射示意圖,請思考:(1)、用橡皮槌敲擊7時,小腿彈起和感覺被敲打的先后順序是先 ,后(2)、被敲打的感覺是神經沖動沿著脊髓〔1〕 傳到大腦皮層的軀體感覺中樞形成的。若受試者已有思想準備,他就能按自已的意愿抵制或加強這一反射,這說明:脊髓的神經中樞受 的控制(3)、膝跳反射屬于: 反射4、反射的類型有兩種:(1)、人人生來就有的,稱為 反射,參與的結構是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2)、在生活過程中通過后天的學習逐漸獲得的,稱為 反射,參與的結構是:分組展示:1、請四位同學到黑板板書答案2、糾正答案,識記掌握;3、質疑問難,教師精講:4、動動手:畫出反射弧模式圖,并標出名稱四.復習總結:(中考考點)大腦、小腦、脊髓的結構、功能和相關生理現象的解釋反射弧的組成和相關生理現象的解釋五、達標檢測:在腦和脊髓里,細胞體密集的部位是:A、白質 B、神經中樞 C、灰質 D、神經纖維2、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動的神經結構,人體的傳出神經受損,反射弧不完整,反射活動( )A、能進行,此人無感覺 B、不能進行,此人有感覺C、能進行,此人不能運動 D、不能進行,此人能運動3、盲人“讀”盲文時,首先要靠什么中樞完成:( )A、語言中樞 B、軀體感覺中樞 C、視覺中樞 D、軀體運動中樞4、如果意識喪失,患者會出現嬰兒式的隨意排尿反射,這一現象說明排尿反射的低級中樞位于:( )A、 脊髓 B、大腦皮層 C、 膀胱壁 D 、腎臟5、臨床上,與初步診斷神經中樞是否受損無關的檢查是:( )A、劃腳心觀察是否有反應 B、檢查血細胞的數量是否有變化C、檢查膝跳反射是否正常 D 、要求此人復述醫生的一段話6、下圖是縮手反射的模式圖,請據圖回答(1)、該模式圖表示的神經結構叫: ,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2)、若圖中〔1〕表示感受器,請寫出以下序號的名稱:〔2〕 〔3〕 〔4〕 〔5〕(3)、當手受到針的刺激,會發生縮手反射,該反射過程中,神經沖動的傳導過程是:(用序號和箭頭表示)。從反射的類型看,縮手反射屬于:(4)、當手受到針的刺激后會感到疼痛,痛感形成于:以后見到針會有意識地躲避,此反射的類型屬于 反射。【學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題:第三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七年級 ______ 班 學科 __ 生物 課型 新授學生姓名 主備人 _ 日期 5.10【學習目標】(1)概述反射是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并通過膝跳反射的實驗理解反射的概念。(2)描述反射弧的結構。(3)區別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的主要特點;(4)領悟科學家建立條件反射的過程。2、能力目標:(1)培養和訓練學生閱讀和理解圖文資料的能力,分析實驗結果并推導出適當結論的能力;(2)布置課后嘗試訓練小動物建立條件反射,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學習重點】區別非條件反射與條件反射的主要特點,特別是理解建立條件反射的適應意義。【學習難點】 理解條件反射的特征和意義。【導與學過程】一、課前預習;基礎訓練47頁二、學習新課(1)情境導入 兩人一組。受試者坐在椅子上,一條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條腿上。實驗者用手掌內側邊緣快速地叩擊受試者上面那條腿膝蓋下方的韌帶(2)合作探究1、叩擊韌帶時,小腿會出現什么反應?2、如果有意識地控制膝跳,上述的實驗現象還會出現嗎?這說明了什么問題?3、反射的定義是什么?反射與反射弧的關系?反射弧的定義?反射弧的組成?反射弧各部分的功能4、出示下列事例,讓同學們小組內討論非條件反射與條件反射手被針扎了會迅速縮回;叩擊膝蓋下緣的韌帶小腿會突然抬起;眼睛遇到風吹會流眼淚;剛出生的嬰兒就會吮吸乳汁。5,狗吃骨頭分泌唾液是 ,B、鈴聲對狗來說是 ,在每次喂食之前總是先搖鈴再喂食物,這樣時間久了狗對鈴聲就建立起了聯系,形成了 ,D、偶爾一次只搖鈴即使不喂狗食物狗也會分泌唾液,這樣狗對鈴聲的條件反射就建立起來了 非條件反射 條件反射獲得途徑 神經中樞 能否消退 適應性 (3)點撥:1、傳入神經纖維和傳出神經纖維的區別2、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的聯系3、談梅止渴是怎么回事?三、盤點收獲,拓展提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達標測試,鞏固提高1、圖5示膝跳反射的神經傳導途徑,對于反射完成過程及大腦控制該反射的神經纖維所處的部位,表述正確的是( )A.①②③④⑤ 甲 B.①②③④⑤ 乙C.⑤④③②① 乙 D.⑤④③②① 甲2、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依次是( )A、神經元、反射弧 B、神經元、反射C、神經中樞、神經細胞 D、神經、神經細胞3、下列現象屬于非條件反射的是( )A、望梅止渴 B、吃食物時分泌唾液C、海豚表演 D、聽到上課鈴聲進教室4、下列是縮手反射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A是______集中的地方.(2)請用圖中的數字和箭頭來表示某人手指被薔薇針刺到后迅速縮回的神經傳導的方向 ,該過程說明脊髓具有 功能.(3)該人被薔薇針刺傷后疼痛的感覺形成于 ,當再遇到薔薇時他會格外小心,此類反射類型屬于 .(4)若遮擋腦功能正常人的眼睛,用針刺其指尖會立刻縮手,但其不知有針刺和縮手動作發生,則此人脊髓的 功能有可能受損.(5)若某患者只是⑤處受損,用針刺①處,患者會出現的反應 .【學后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年級生物下冊導學案:第五章 第三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doc 七年級生物下冊導學案:第五章 第三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