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一、教學目標:1.學會制取CO2;2.通過小組合作,掌握驗室制取CO2的方法;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動手、觀察能力,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二、教學重難點:實驗室制二氧化碳的方法。三、教學方法:小組討論、合作探究四、教具準備:1.教師用具:多媒體課件、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視頻、掛圖、小黑板2.學生用具:儀器:鐵架臺、鐵夾、大試管、錐形瓶、長頸漏斗、單孔橡皮塞、雙孔橡皮塞、導氣管、集氣瓶、玻片、止水夾、藥匙、鑷子、小燒杯、小試管、廢液缸、火柴、一些生活用品藥品:大理石、碳酸鈉、稀鹽酸、稀硫酸、水、澄清的石灰水課時安排:1課時五、教學過程:課題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已經(jīng)得出《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的目標,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學生說出學習目標,教師展示)(1分鐘)【小組合作】上一節(jié)課我們已經(jīng)進行了預(yù)習,這節(jié)課我們進入展示環(huán)節(jié)。接下來請各小組準備開始展示你們的探究成果,請小組長給組員分配好展示的任務(wù)。(2分鐘)【展示提升】(10分鐘左右完成)1.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CO2)的藥品和制取裝置、收集裝置、檢驗及驗滿方法(建議5分鐘完成)CO2 選擇裝置制取裝置 制取藥品及狀態(tài) 大理石(固)稀鹽酸(液)反應(yīng)條件 常溫反應(yīng)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收集裝置 氣體的密度 比空氣大 向上排空氣法 D能否溶于水 能溶于水 不能用排水法檢驗方法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或向集氣瓶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驗滿方法 點燃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熄滅,則已收集滿CO2,因為CO2不支持燃燒2.由一個小組同學展示常用來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收集一瓶二氧化碳,并檢驗、驗滿。(裝置如右圖)(5分鐘完成)【拓展延伸】(10分鐘左右完成)1.除了這種方法可以得到二氧化碳外,同學們還采用那種方法來制取二氧化碳呢?可以用于實驗室中制取二氧化碳嗎?表一: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yīng)序號 生成二氧化碳的反應(yīng) 能否用于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及理由1 碳和氧氣的反應(yīng) 不方便收集,而且收集到的氣體不純,不適宜2 人呼出的氣體 人呼出的氣體除含二氧化碳外還有其他物質(zhì)如水蒸氣,收集到的氣體不純,不適宜3 碳酸鈉和稀鹽酸 生成二氧化碳較多但速度較快、不適宜碳酸鈣和稀鹽酸 生成二氧化碳較多而且速度適中、適宜5 碳酸鈣和稀硫酸 生成二氧化碳較少,反應(yīng)一會兒后速度減慢、停止,不適宜表二:可用于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從儀器實用性、操作簡便、節(jié)約藥品等方面來考慮)可以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 優(yōu) 點 不 足操作簡單 添加藥品不方便、浪費藥品添加藥品方便、節(jié)約藥品2.我們還可以利用生活用品來制取二氧化碳(如:酒精瓶、青霉素瓶、口服液瓶、吸管、氣皮、圓珠筆芯、注射器等)(4分鐘完成)【穿插鞏固】學生根據(jù)各組展示的內(nèi)容及自身對本節(jié)課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行小組內(nèi)、小組間的交流。(5分鐘完成)【達標測評】試試你的身手(12分鐘左右)要求:先自己獨立完成,然后再小組討論。1.實驗室只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CO2 的原因( D )A.常溫下化學性質(zhì)不活潑 B.CO2能溶于水C. CO2密度比空氣的大 D.CO2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氣的大2. 檢驗CO2的正確方法是( D )A.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火焰熄滅 B.使人感到氣喘、頭痛C.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木條不復(fù)燃D.將氣體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3.檢驗集氣瓶中是否收集滿CO2,正確的操作方法是( B )A.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B.用燃著的木條接近瓶口C.把燃著的木條伸入瓶里 D.用帶火星的木條接近瓶口4.實驗室制取CO2有以下步驟: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按要求組配好儀器;③向長頸漏斗中加入稀鹽酸; ④收集氣體; ⑤向錐形瓶中加入小塊的大理石; ⑥驗滿。正確的操作順序( B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⑤③④⑥ C.②①③⑤④⑥ D.②①③⑤⑥④5.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發(fā)生裝置應(yīng)選擇 A ,收集裝置應(yīng)擇 D或E 。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發(fā)生裝置應(yīng)選擇 B ,收集裝置應(yīng)擇 D 。A B C D E6.下圖為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裝置圖,有哪些錯誤?為什么?請改正?答:該裝置圖共有三處錯誤:(1)長頸漏斗柄應(yīng)插入液面下(2)錐形瓶內(nèi)導管太長,只需露出橡皮塞一點點即可(3)集氣瓶口應(yīng)向上正放在桌面上小結(jié):最后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播放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視頻)(1分鐘)A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