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燃燒和滅火學習者分析 本班學生的普遍基礎較好能力強,大部分學生對于學習要理解的內容較容易。由于本節知識比較靈活綜合性強,所以可以采用對比及實驗來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靈活運用,少講多活動討論。課型 講 解 和 實 驗 探 究 討 論 相 結 合地位和作用 本節知識不僅在本單元來講是很重要,與后面兩個課題的知識聯系很緊密。在此之前我們學習了第一章、第二章及二氧化碳的相關知識,這為本節課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后面學燃料的合理利用與開發,可見本節課在整個教材體系中也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而且本節課也是由理論轉變為實際的橋梁,在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 力 1、認識燃燒的條件,理解滅火的原理和掌握常見滅火方法;2、能運用相關的知識解釋和解決日常生活中的相關問題。過程與方 法 1、通過研究燃燒的條件,認識探究問題的方法;2、利用實驗學習對比在化學學習中的作用;3、通過活動和探究,體會對獲得的事實運用比較歸納等方法進行分析得出結論的科學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重視防火安全,珍愛生命;培養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和探索精神,養成嚴謹科學的實驗方法3、培養學生靈活及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 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原理;運用燃燒的知識和滅火的原理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問題。教學難點 對著火點的理解。教 師 活 動 學生活動【復習】 氧氣的化學性為什么二氧化碳可以用來滅火【引入】燃燒是人類最早利用的化學反應之一,標志人類的文明和進步。對火的贊美。觀察火給人類的利與弊的相關圖片。【新課】:燃燒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一:燃燒的條件A、教師演示三個小實驗實驗一:玻璃和木條分別在酒精燈上點燃分析得結論 :必須是可燃物 燃著的蠟燭罩一個燒杯分析得結論 :燃燒需要氧氣(空氣)③紙和木條分別在火上點燃分析得結論 :溫度必須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強調著火點B、教師演示教材128頁實驗:引導學生討論分析回答問題并回憶控制變量法總結:燃燒的三個條件(必須同時滿足)物質要有可燃性要與氧氣(空氣)接觸溫度必須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引導完成火三角二、滅火的原理A、“滅火大比拼”---比方法比原理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并且進行歸納總結: 滅火的方法:(缺一即可)1、隔離可燃物;2、可燃物與氧氣隔絕;3、溫度降低到可燃物的著火點。B、學生填表:實際生活中用具體方法滅火 學生完成(靈活運用)課堂作業練習:觀看圖片并且理解詞語說出包含的化學原理【小結】本節知識點燃燒的條件三個(同時滿足)滅火的原理和方法(缺一即可)【作業練習】135頁:1、2、3、4、5、6 【預習作業】1、滅火器的滅火原理和使用 2、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識 學生回憶回答學生觀看、思考理解、記憶筆記學生觀察思考、回答、總結得出結論筆記學生理解觀察、討論分析回答相關問題思考、理解記憶、筆記記憶 、完成分組討論比賽、歸納、思考、總結思考、理解記憶、筆記學生獨自完成思維發散學生思考、理解分組討論回答【教學反思】:板書設計: 燃燒和滅火一、燃燒的條件 二、滅火的方法:1、要有可燃物; 1、隔離可燃物;2、可燃物要與氧氣 2、使可燃物與充分接觸; 氧氣隔絕;3、溫度要達到可燃 3、溫度降低到可燃物物的著火點。 著火點以下。化學九年級上冊(人教版)PAGE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