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題 第12章 第1節 鳥 類 課 型 新 授 課 時 第1課時主 備 人 審 核 人 復 備 人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認識一些常見的鳥類。 2.闡明家鴿適應空中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 3.自覺愛護鳥類。 能力目標: 1.闡明家鴿適應空中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1.關注我國的珍惜鳥類資源,養成自覺的愛鳥護鳥的行為。教學重點 1.闡明家鴿適應空中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教學難點 1.闡明家鴿適應空中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教學方法 先學后教,學教互動,以問題探究為載體,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教學過程 個人復備一、課題引入 播放一段鳥類在天空翱翔的視頻,旁白告知學生自己的夢想:想擁有一雙翅膀,如小鳥一般在天空自由翱翔,俯視廣袤的大地,浩瀚的海洋…… 展示人類背上兩翼,嘗試飛翔卻無功而返的圖文資料。提問:有了翅膀就能飛翔嗎? 二、課堂導學 (一)出示目標 1.認識一些常見的鳥類。 2.闡明家鴿適應空中飛行的形態結構特點。 3.自覺愛護鳥類。 (二)自主學習 要求學生寂靜無聲的進行自主學習,閱讀書本相關內容,參照自學目標在書本中尋找相關知識內容,并強調在認為重要的地方劃上橫線。 教師加強課堂調控、巡回指導、了解學生自學效果、及時解決學生疑問。 快速通讀教材 ,在5-8分鐘內獨立完成下列各題,并將有疑問的問題做出標記。 1.自學問題 (1)家鴿的身體呈什么形狀? (2)家鴿的羽毛有什么作用? 2.自學反饋 根據自學目標逐一對照,分別講述在書本閱讀過程中,學到了哪些相關知識內容。同時提出自己再自學過程中產生的疑惑和不解。 三、教師講授 (一)認知常見的鳥類 世界上的鳥有9000多種,草原、灌叢、水面、樹林、許多地方都能看到鳥的蹤跡。除了鴕鳥、企鵝等少數鳥不能飛行之外,絕大多數鳥都善于飛行。飛行使鳥類擴大了活動范圍,有利于覓食和繁育后代?!疤旄咴频?,望斷南飛雁”,遷徙的鳥類能從北到南,尋找食物豐富的地方越冬;或從南到北,返回產卵育雛的地方。有些鳥能從北半球飛到南半球。鳥類何以具有這么強的飛行能力呢? (二)探究家鴿適應空中飛行的特征 1.外部形態的觀察 (1)家鴿的身體呈什么形狀? (2)家鴿的體表有什么?羽毛分為哪幾種?各有什么特點和功能?羽毛分布有何特點 (3)家鴿的飛行器官是什么? 小資料:信天翁的體長1米,展開雙翅,翼長達3.7米觀察正羽排列,是重疊還是留有空隙?為什么這么排列? 2.內部結構的觀察 (1)肌肉的觀察 你認為家鴿哪部分肌肉最發達? 小資料:鳥類胸肌約占體重的1/5到1/3,而人的胸肌占體重的1/120。 思考:家鴿的肌肉特點與翼的飛翔運動的關系? (2)家鴿骨骼的觀察 思考:家鴿的骨骼有什么特點?哪一塊骨最發達? 小資料:鳥骨骼占體重的5%-6%,而人的骨骼占體重的18%。思考:家鴿的骨骼特點與飛翔運動的關系? (3)呼吸系統的觀察 思考:家鴿的氣囊除了輔助呼吸外,你還知道氣囊有哪些作用? 氣囊的作用:輔助呼吸、散發體內過多熱量、減小身體比重、減少內臟間摩擦。 (4)循環系統的觀察 小資料:人的心臟約占體重的0.42%家鴿心臟約占體重的1.71% 心臟四腔,血液運輸氧的能力強 (5)消化系統的觀察 ①家鴿有無牙齒嗎? ②家鴿小腸和直腸的長度有什么差別?想一想,它們各有什么功能? 小資料:蜂鳥一天吃的蜜漿約是體重的2倍體重。1500克雀鷹1晝夜能吃800 到1000克肉。綠頭鴨吃的食物經消化形成殘渣半小時內排出體外。 (三)情感、價值觀提升:鳥類對人類的益處探究;人類對鳥類的危害圖片呈現。情境演繹“鳥類的屠夫”。 (四)鳥類的小結 蝙蝠會飛,卻不屬于鳥;鴕鳥屬于鳥,卻只善于奔跑。你認為鳥類區別于其它動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身體被覆羽毛;前肢變成翼;有角質的喙;用肺呼吸,以氣囊輔助呼吸;體溫恒定;卵生,卵有堅硬的卵殼。 四、課堂小結 鳥是人類的朋友,人們應該與鳥和睦相處。讓鳥兒與我們擁有同一片藍天、同一個家園。 五、課堂檢測 (檢測自己的學習效果,鞏固自學的知識內容。)第 1 頁 共 4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