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說課稿各位老師: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一、說教材《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是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3章第2節的內容。本節主要包括兩部分的內容,即遺傳信息的轉錄和遺傳信息的翻譯,一方面,前三章以遺傳發展史為主線,主要聚焦在“基因在哪里”“基因是什么”,逐步明確了基因的本質。本章基于對基因的認識,進一步探究“基因在生物體中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前邊所學知識的深入,而本部分的學習為接下來學習基因重組基因突變等知識做下了鋪墊。二、說學情我所面對的是高一年級的學生。從知識基礎上來說,他們對于基因、DNA及蛋白質已經有所了解,為學習本節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認知角度上分析,高一的學生抽象邏輯思維在發展,但具體形象思維仍占主體。他們對于直觀具體的形象、知識比較容易掌握,但是對于轉錄和翻譯這類抽象的知識剛剛接觸,屬于較為陌生的內容。所以在教學活動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具體形象思維特點,通過直觀的圖片和動畫來展示。三、說教學目標1.概述遺傳信息的轉錄;知道RNA的結構特點及功能掌握轉錄的條件及原理。2.通過利用文字、圖表、圖解等形式,闡述轉錄和翻譯的概念、原理和過程,提升對比分析歸納的能力。結合觀察分析轉錄的Flash動畫及動態組圖,發展觀察識圖能力,提高分析歸納和推理判斷的能力。3.認同用辨證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和認識生物體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四、說教學重難點重點:RNA的結構特點和遺傳信息轉錄的過程。難點:遺傳信息轉錄的過程。五、說教法學法為了完成教學目標,突破教學重難點,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我將采用情境教學法、小組討論法、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六、說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通過復習導入,設置疑問,激發學生探究欲望。首先通過多媒體展示真核細胞亞顯微結構圖,提問:DNA主要存在細胞的那個位置?蛋白質的合成又是在細胞中的什么場所呢?學生通過回憶能夠說出,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當中,蛋白質的合成是在細胞質當中。緊接著繼續追問:DNA中的遺傳物質是如何傳遞出來,并且作為一種信息來控制蛋白質合成的呢?從而激發學生疑問,引入本節課的課程。設計意圖:通過溫故知新的方式進行設疑,引起學生對于舊知識的回憶的同時降低對于本節課的難度預期,另外最后的兩個問題的設置,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增強學習動機,從而提高課堂效率。2.新課展開首先指導學生推斷可能的兩種途徑(直接或間接),然后討論哪種途徑是可行的。教師適當提示好比具有不同語言的兩個國家間的交往一樣,必須時常委派一些能懂這兩國語言的使者才能進行友好往來,從而使學生知道細胞核中DNA所攜帶的遺傳信息也必須通過中間媒介傳遞到細胞質中,才能指導蛋白質的合成。緊接著講解大量的科學實驗表明,信息的傳遞不是由DNA直接傳遞給蛋白質的,而是在細胞核中先把DNA的遺傳信息傳遞給RNA,然后RNA進入細胞質中,在蛋白質合成中起模板作用。我們把這種RNA形象地叫做信使RNA,簡寫為mRNA。緊接著組織學生閱讀教材小資料部分了解RNA的種類,接著多媒體播放轉錄的動畫,引導學生在觀察的同時對比DNA的復制思考,轉錄的模板、轉錄的原料、轉錄所需要的酶分別是什么?并完成表格。在學生完成表格后,教師組織學生進一步了解轉錄的過程并鼓勵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轉錄的過程,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糾正指導,最終師生共同總結出完成詳細的轉錄過程:①DNA雙螺旋解開,DNA雙鏈的堿基得以暴露,其中一條鏈提供準確模板;②游離的核苷酸隨機地與DNA鏈的堿基碰撞,當核苷酸的堿基與DNA的堿基互補時,兩者以氫鍵結合;③新結合的核苷酸連接到正在合成的mRNA分子上;④合成的mRNA從DNA鏈上釋放,而后,DNA雙鏈恢復。最后,師生共同總結轉錄的概念:在細胞核中,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RNA的過程。最后對于前提RNA-成熟mRNA以及轉錄兩種終止序列內容相對較難較為抽象,教師將采用學生自學教師多媒體輔助講解的方式展開。3.小結作業最后請不同學生回顧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我在必要的時候做出糾正并給予補充。下課之前布置課后思考題,mRNA在細胞核中形成之后又是如何形成蛋白質的?七、說板書設計我的板書簡潔明了重難點突出,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歸納知識點。以上是我今天的說課內容,謝謝大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