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 環境中生物的統一性第9章 生物體有相似的結構層次第3節 單細胞的生物體【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描述單細胞生物的形態結構特點和生命活動特點;舉例說明單細胞生物可以獨立完成生命活動。能力目標初步具有收集、整合和利用課內外有關單細胞生物體的圖文資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進一步練習針對問題作出假設;然后根據假設進行設計和科學探究,進一步熟練科學探究的過程。情感態度與價值目標通過“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的實驗,體驗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教材分析】重點:單細胞生物的形態結構特點和生命活動特點;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難點: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教學方法】實驗法,觀察法,講授法。【實驗準備】1、采集和培養草履蟲,供課堂觀察使用。2、設計活動便簽,供學生課堂使用。3、視頻:①觀察草履蟲;②草履蟲運動慢鏡頭;③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的反應;④草履蟲結構模式圖;⑤自拍的水中的小生物。4、實驗準備:放大鏡、載玻片、培養皿、小燒杯、小玻璃瓶、鑷子、滴管、草履蟲培養液、食鹽、糖、醋、標簽等。【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小河的“故事”師:同學們,老師昨天走過我們學校西邊的小河時,從里舀了一瓶水,(展示水),看起來里面什么生物也沒有!你們贊同老師的觀點嗎?生:不。師:昨天老師取一滴水,用顯微鏡觀察,用手機記錄下了顯微鏡下的一段視頻,想看嗎?生:想!(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觀看視頻。師:原來,這瓶水里藏了許多用肉眼看不見的微小生物!師:(播放課件展示一些漂亮的單細胞生物),他們的身體只由一個細胞構成,我們稱之為單細胞生物。今天,讓我們來認識一下《單細胞生物體》。(播放課件展示課題)二、展開新課師:(播放課件)單細胞生物體的結構如此簡單,它們能像多細胞生物一樣進行運動、呼吸、消化、排泄等生命活動嗎?下面,我們以草履蟲為例來探究這個問題的答案。(一)活動一、觀察草履蟲師:(播放課件)草履蟲是一種生活在池塘里的常見的單細胞動物,但是它的外部形態、運動方式、結構及其功能是怎樣的,讓我們通過觀察一段視頻來找找答案。(播放視頻)生:觀看視頻,獲取信息。師:(播放課件)1、外部形態生:像一只草鞋。師:像一只倒置的草鞋,因此而得名“草履蟲”。師:(播放課件)2、運動方式,(播放視頻)一個草履蟲運動的慢鏡頭視頻。生:觀看視頻,進一步獲取信息。得出旋轉前進。師:3、結構及其功能生:結合課本P34,完成下發的草履蟲結構模式圖。師:巡視指導。用手機拍下兩位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并上傳到一體機上,放大,批閱。生:評價一體機上同學作業的對錯,加以認識。師:(播放課件給出作業的正確答案)請所有同學請檢查你的作業,如果有錯,請加以改正。師:(播放課件打開動畫)同學們,老師希望你們不但會寫,還會說。這樣,請兩位同學上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草履蟲的結構及其功能。生:上來一邊點擊一體機上的動畫,一邊向全班同學介紹草履蟲的主要結構及其功能。①結構:纖毛、口溝、表膜、食物泡、胞肛、細胞質、小核、大核、伸縮泡、收集管。②功能:纖毛——依靠纖毛運動等結構共同完成它的生命活動 。草履蟲具有表膜——通過表膜進行呼吸。口溝——食物通過口溝進入細胞內。食物泡——食物在食物泡內消化吸收。胞肛——排出食物殘渣。收集管,伸縮泡——收集細胞內多余水分和廢物,排出細胞外。師:引導學生為這兩位同學鼓掌,表揚他們“勇氣可嘉”![過渡]:草履蟲能夠通過自身結構進行各項生命活動,以滿足自身的需要,但是對于外界的刺激,它也能作出反應嗎?(二)活動二: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師:我們如何來設計實驗呢?生:小組討論實驗設計方案。師:(板書)首先,根據探究的題目,你認為需要哪些實驗材料?生:草履蟲培養液,刺激物(桌上有鹽,糖,醋)。師:其次,根據探究的題目,你認為需要哪些實驗用具?提示:根據桌上準備的,并說說用具的作用。生: 載玻片放草履蟲,培養皿放鹽、糖,玻璃瓶放醋,滴管吸取草履蟲、醋,鑷子用來夾取鹽、糖,放大鏡用來觀察草履蟲。師:六組的刺激物有所不同,一、二組是鹽,三、四組是糖,五、六組是醋。師:我們如何證明草履蟲的反應是因為刺激物呢?提示:科學探究的一個基本思想是對照,一個對照組,一個實驗組。生:一個加刺激物,一個不加。師:說的好!關于“反應”,我們能夠看到的草履蟲的反應會是什么呢?生:草履蟲的游動。師: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對于實驗的大致思路比較清楚了:各取一滴草履蟲培養液,一滴加刺激物,另一滴不加,要觀看草履蟲的游動,宜將兩滴草履蟲連通起來。下面,我們按照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來學習。1、提出問題?(播放課件)生:草履蟲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嗎?師:2、作出假設生:草履蟲能/不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師:(播放課件)3、制定計劃,提示:探究技能,嘗試設計不同的實驗方案進行實驗。生:不同刺激物:有利刺激和有害刺激。師:補充,還可以改變同一刺激物的量(濃度)。師:(播放課件)4實施計劃,大家可以參考課本上的實驗步驟動手做實驗了。生:做實驗。師:巡視指導,查看情況,幫助實驗失敗的小組分析原因,指導他們加以改進。師:(拍手讓同學們靜下來)同學們,你們觀察到了怎樣的實驗現象?生:一、二組加鹽的開始沒什么反應,后來再加了點能夠看到草履蟲逃離;三、四組加糖的草履蟲也逃離;五、六組加醋的草履蟲基本沒有明顯的游動變化。師:分析實驗現象:加鹽的一開始草履蟲沒有明顯的逃離,可能是什么原因?生:鹽的濃度太低。師:糖可能是草履蟲喜歡的,可為什么草履蟲也會逃離?生:糖加的太多了。師:為什么加6%的醋,草履蟲沒什么反應呢?生:可能濃度太低了。師:(補充說明)老師在課前用沒有稀釋的醋,結果附近的草履蟲立即死亡,未能觀察到想看的結果。因此,要想看到想看的實驗現象,我們還需要找到合適的刺激物的濃度。師:(播放課件)小結實驗現象。師:(播放課件)通過實驗現象,我們可以得出怎樣的結論?生:草履蟲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師:(播放課件)具體而言,它能趨利避害。教師補充說明,這是單細胞生物適應環境的表現。師:(播放課件)6、表達與交流,分析草履蟲在鹽粒旁死亡的原因。生:細胞外溶液濃度太大導致草履蟲細胞失水而死。師:很棒!剛才有組同學加了太多的糖,草履蟲會逃走,也是這個原因。師:(播放課件)此外,老師在準備這節課尋找資料的時候,發現了一個關于這個實驗的視頻,但是實驗方案跟書上的不一樣,同學們,你來看看有什么不同?哪一個更符合科學探究的思想?(播放視頻)生:觀看視頻,討論與思考。視頻中的更符合,因為對比更清晰。師:(播放課件分析)假如視頻中的更合理,我們發現草履蟲往清水中游動,這一定是因為鹽的刺激嗎?難道沒有可能是清水對草履蟲的吸引?生:表示有可能。師:事實上,視頻中的方案出現了兩個變量,它違反了科學探究另外一個基本思想:單一變量原則。應該是除了刺激物不同,其他條件都應該相同的,所以草履蟲往沒有鹽的一邊游的話,才說明是因為鹽的刺激。這是生物會考中關于科學探究經常考的的知識點。三、課堂小結師:學習了這堂課,請談談你的收獲。生:略。師:(播放課件)展示本課的知識小結。師:(板書)今天我們通過觀察和探究兩個活動,了解了單細胞生物如何進行生命活動的。(首尾呼應)師:Thank you so much!【板書設計】第3節 單細胞的生物體探究草履蟲對外界刺激作出的反應【布置作業】 完成活動便簽【教學后記】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科學的嚴謹性。嘗試在教學設計中通過具體的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倡導探究性學習”。本節課初步培養了學生收集和利用圖文資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讓學生整合資料自主合作學習;通過觀察草履蟲,體驗“單細胞生物體也可以獨立進行生命活動”;探究實驗這一環節中設計并嘗試解決幾個關鍵的問題,既體現了探究式學習的理念,也降低了學習難度,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及實驗探究能力。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