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名稱 植物體的組成執教教師 工作單位任教年級 七年級 教學冊目 七年級生物下冊任教學科 生物 教材版本 蘇科版生物七年級下冊一、教學內容分析通過第8章的學習,學生對生物體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細胞已有了充分的認識。在此基礎上,本章分別從植物體、人體和單細胞生物三方面對生物體的結構層次進行了探究。 本節內容主要探討植物體的結構層次。首先從宏觀入手,也就是從學生的感性認識入手,再逐層揭示指物體的結構層次。教材首先指出,學生在小學科學課里學過的有關植物的知識,引出一株植物體是由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種器官組成的。關于器官是如何構成的,教材通過讓學生練習徒手切片,觀察葉片的基本結構來探究器官是由組織構成的。 觀察實驗和探究活動。其目的是要幫助學生創設學習的問題情境,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讓學生在活動中主動構建概念、培養科學探究的意識和能力。二、教學目標1. 知識目標 觀察植物體,識別組成植物體的各種器官;分析并說出植物體各組織的結構特征和功能;能描述出植物體的結構層次。 2. 能力目標 初步具備一定的觀察植物體結構的能力;通過制作植物器官標本來提高學生制作、互助和分享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共同觀察植物體組成的活動,使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團隊精神,強化合作意識;在制作“植物器官標本”的活動中,體驗合作、分享的快樂,培養嚴謹的科學精神;室外觀察活動逐步培養學生不怕失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以歌曲《美麗的大自然》結束本節課從心靈上對學生一次洗禮,感受大自然的美,熱愛大自然,學會感恩。三、學習者特征分析通過七年級上冊的顯微鏡的學習和使用以及七年級下冊第八章生物體有相似的結構層次,學生已經知道了生物體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基本掌握了顯微鏡的使用方法。同時經過一學期的生物學知識的學習和探究已經掌握了學習生物的方法。養成良好的科學探究基本素養。通過平時的教學觀察學生能夠完成教師設計的教學觀察活動和實驗操作。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本節課本著培養尊重自然、關愛生命,體驗合作、分享的快樂,培養嚴謹的科學精神。分小組到田野中觀察植物,利用平時春游或者組織學生到植物園、公園、蔬菜、水果市場進行觀察識別各種植物的器官。各組進行植物器官的角色扮演。五、教學重點及難點教學重點:“觀察葉片的組成”實驗。 教學難點:在觀察“植物根尖結構”的活動中,描述出植物體各組織結構的特征和功能;分析葉片的結構和功能。六、教學環境選擇□簡易多媒體教室 交互多媒體教室 □移動多媒體教室 □計算機網絡教室其它環境 公園、蔬菜市場七、核心問題說明傳統教學中在觀察“植物體的組成”的活動中,描述出植物體各器官功能時,只能利用圖片、文字和語言表述很少達到師生的交互式教學。學生也不能直觀的去感受植物的的組成。通過利用信息技術的利用,從動態、微觀到宏觀的展示使學生理解這一部分的知識更加輕松自如。八、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活動 媒體資源應用 設計意圖教師引入 帶領學生到自然界中,大多數植物體是由許許多多細胞構成的。這些細胞是怎樣組成一個植物體的呢?今天我們學習七年級下冊第九章第一節植物體的組成。 欣賞、觀察植物 尋找“春天的顏色”。同學們能發現多少種植物,每一種植物都有那幾部分組成。同時設計好好記錄表格,準備記錄用具。 利用攝像機和照相機記錄學生觀察的過程和結果。 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和神奇,從而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一、觀察一株植物體 同學們,現在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你看,盛開的桃花分外妖嬈,搖曳的苜蓿花仿佛紫色的海洋。桃和苜蓿是我們身邊常見的兩種綠色開花植物。從外形上觀察桃和苜蓿,它們的差異很大,可是它們的組成卻基本相似。你們知道它們是由哪些器官構成的嗎?下面,我們小組合作來觀察一棵完整的苜蓿植株。同學們,你們是怎么觀察的呢?請你將自己的觀察方法與組內同學交流、分享。大家是否注意到了按照從整體到局部、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觀察呢。若想觀察的更加細致,我們還可以借助放大鏡。 觀察過程中,大家可以嘗試將苜蓿的各種器官剪切下來,按照一定的順序粘貼到白紙上,還可以在實物的一側標注出各個器官名稱。你觀察到苜蓿的種子了嗎? 數數看,一棵完整的苜蓿植株共有幾種器官?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一棵完整的苜蓿植株包括: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請同學們思考:桃這種植物共由幾種器官構成?(桃也具有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六大器官。)其實,自然界中綠色開花植物都具有六大器官。 (1)把全班同學分為每4~6人一組,每組觀察一棵完整的苜蓿植株。 (2)指導學生將苜蓿的各種器官剪切下來,按照一定的順序粘貼到白紙上,并在實物的一側標注出各個器官名稱。 (3)分小組匯報展示貼好的油菜各個器官。 (4)歸納總結出一棵完整的油菜植株共具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 戶外:利用照相機和錄像機記錄學生的觀察活動。 室內:利用西沃白板5的標注功能在苜蓿圖片中標注出植物的各個器官。 通過這一部分的學習小組合作精神,科學的觀察的基本方法,同時學會記錄觀察的結果。二、植物器官作用及分類 活動1、角色扮演: 學生通過扮演植物各大器官,介紹植物器官的功能,達到學習掌握知識的目的。 活動2、給植物器官找到家: 借助西沃白板軟件5中的課堂活動趣味分類功能,讓學生在白板中拖動各器官找到所屬選項,增強學習的趣味性,同時也考查了學生對掌握程度。 在綠色開花植物的生長過程中,每種器官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植物根能夠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莖運輸水分和無機鹽,葉在光下能制造淀粉等有機物,這三種器官都與營養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我們把根、莖、葉稱為植物體的營養器官;而花、果實和種子都與植物的繁殖有關系,我們把花、果實、種子稱為植物體的繁殖器官。 (出示藕和馬鈴薯的圖片)藕和馬鈴薯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兩種蔬菜,你知道它們分別屬于植物的哪一種器官嗎? 小資料: 有些植物的營養器官因為適應不同的環境而發生了變化。藕是從泥中挖出來的,許多人誤以為它是根,其實,它是莖變化而來的。馬鈴薯是植株基部長出的莖伸入到土壤中,頂端膨大長成的,所以它也是莖。 1. 閱讀課本并聯系生活實際,說出植物體各大器官的功能,同時角色扮演植物的器官介紹各器官的功能,加深對植物器官的理解。 2. 把綠色植物的六大器官分類營養器官和繁殖器官兩大類。 室內活動:1、學生展示戶外觀察記錄和制作的植物器官標本。 2、在觸摸屏幕上給一株完整的植物。 學習掌握植物體的六大器官,加深對知識理解記憶。同時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3.總結 利用西沃白板5思維導圖總結知識點。并且邀請學生帶領大家一起總結知識點。 4.作業 用照片墻的形式展現大自然的美景,同時播放音樂《美麗的大自然》。 記住作業:閱讀課本思考細胞是怎么構成植物體的器官 一名學生上講臺帶領大家一起總結本節課知識點。 觀賞圖片、聆聽音樂、記錄作業 請學生總結本節課知識點。 觀看辨認植物體器官的視頻,迅速說出器官名稱。 感受大自然的美,學會熱愛大自然、關愛生命,感恩大自然饋贈與我們的一切。 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九、教學評價設計教師評價:教師對各小組在調查活動中從小組合作能力、探索發現能力、情感價值等方面對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 學生評價:主要兩方面:一是學生自評。學生根據自己在本堂課知識的掌握程度和團隊合作中的價值對自己進行評價。二是學生互評。小組內成員對同伴進行評價。主要從活動中合作的默契方面。十、板書設計第九章 第一節 植物體的組成 根 莖 營養器官 (植物體)葉 花 果實 繁殖器官 種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