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教案 課 型 新授課課時 1 主備人 審核人學習目標 理解掌握:(1)概述人體調節的基本方式,描述反射弧的結構。學會運用(2)距離輸出反射包括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學習過程 學法指導一、預習導航(1)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 )(2)反射的結構基礎是( )(3)人體通過各種( )或( )的反射,來調節自身的生命活動,從而能夠對體內外的刺激迅速作出適當的反應。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任務一:膝跳反射實驗。(參考時間7分鐘)膝跳反射實驗兩人一組,進行分組作實驗。按照教材P101方法步驟,兩人輪換作實驗,認真感覺小腿的運動。組間結合實驗討論扣擊韌帶時,小腿有什么反應?這一反應是生來就有的還是生活中逐漸獲得的?膝跳反射受大腦控制嗎?你如何知道的?3、自學教材P102,思考歸納:反射的概念:人體過 ,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 做出有 。學習任務二:反射弧的組成和功能1、結合教材P102圖Ⅳ-54,閱讀框內文字嘗試找出反射弧所應包括的五個部分的結構。按照神經沖動傳導的順序將反射弧的五個部分結構用線連接起來。嘗試畫出反射弧的模式圖嘗試通過膝跳反射來說明反射弧各部分結構的功能。2、小組間討論、交流,完善上題中的四個問題。3、討論:反射弧中神經中樞一定是脊髓嗎?學習任務三:舉例說明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參考時間10分鐘)1、自學教材P103第二、三、四段。找出什么是簡單反射,什么是復雜反射。2、試分別列舉出簡單反射和復雜反射的例子,討論這些反射對我們的生活有何意義。三、檢查反饋識圖作答圖中,接受刺激并產生神經沖動的結構是[ ] ;將來自中樞的神經沖動傳到效應器的結構是[ ] 。 (2)若上圖表示人在睡夢中拍打蚊子的反射活動,則這個反射在反射弧中的傳導四、自我反思我的收獲:存在不足:解決方法:五、教學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