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3章 土壤里的生物第1節 土壤里的小動物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概述蚯蚓適應土壤中生活的主要特征,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能力目標通過觀察和實驗等探究活動,初步學會生物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發展探究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認同蚯蚓等小動物對生物圈的作用以及與人類生活的關系,養成保護蚯蚓等動物的情感。二、教學重點概述蚯蚓的主要特征。教學難點通過觀察和實驗等方法,探究蚯蚓的運動方式和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四、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實驗法自主學習法五、教學過程(一)新課導入--視頻導入播放“蚯蚓日記”視頻,導出本節的課題。(二)新課研學活動一:觀察蚯蚓的外形小組合作學習1(4 min)請同學們結合課本94頁、95頁以及信息庫105頁內容,小組成員相互合作,從以下幾個方面觀察蚯蚓的外形:1.蚯蚓的體形、體色;2.辨認體節和環帶;3.區分前后端;4.蚯蚓的觸感。(可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小組合作學習(3 min)實物展臺展示蚯蚓,學生匯報觀察結果,教師點評。教師發送題目,檢測學習效果。活動二:探究蚯蚓的運動播放導學視頻,學生回答蚯蚓運動方式。學生自主觀察蚯蚓運動(2 min)思考:蚯蚓在粗糙表面還是光滑表面上運動快?學生投票選擇,學生說明選擇理由,教師點評蚯蚓在粗糙面運動快。活動三:探究蚯蚓對外界的刺激的反應小組合作學習2(4 min)1.提出問題蚯蚓對外界的刺激有反應嗎?2.作出假設蚯蚓對外界刺激有反應 / 蚯蚓對外界刺激沒有反應。制定計劃提供玻璃棒和小燈筒兩種工具,引導學生自己制定實驗計劃。實施計劃視頻直播得出結論蚯蚓對外界刺激有反應。6.表達交流課外延伸:蚯蚓的作用教師引導學生認同蚯蚓等小動物對生物圈的作用以及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養成保護蚯蚓等動物的情感。六、課堂小結觀察和實驗是生物科學探究最基本的方法。本課是以觀察和實驗作為主領,引導學生對蚯蚓的外形進行觀察,思考蚯蚓的運動,實驗驗證蚯蚓可以對于外界刺激做出反應,做實驗時,要引導學生對照科學探究的幾個步驟有序進行。作業布置復習本節課學習內容。板書設計13.1 土壤里的小動物觀察蚯蚓的外形蚯蚓的運動探究蚯蚓對外界刺激的反應九、教學反思現在的學生往往對蚯蚓缺少親切感,女孩子還會有恐懼心理。但初一的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有很強的求知欲望。為滿足他們的個性特點和發展需要,本課強調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實驗、比較、思考等活動來獲取知識,培養總結和概括的能力。本課是以實驗主領,對于初一的學生而言,實驗對手能力還較差,但學生對實驗課積極性非常高,在聯系生活實際的基礎上,通過教師引導提高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和思維能力。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