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2簡單判斷的演繹推理方法學習目標必備知識:1.三個推理方法:換質法、換違法、三段論推理2.三個基本原則:換質法的基本規則、換位法的基本規則、三段論推理的基本規則3.兩個基本辨別:換質法和換位法的辨別關鍵能力:1.掌握換質推理的基本規則和具體推理方法2.掌握換位推理的基本規則和具體推理方法3.掌握三段論的一般性規則核心素養科學精神:正確理解推理的含義、種類、結構。公共參與:正確進行換質換位推理,練熟三段論,合理進行演繹推理。基礎梳理性質判斷換質位推理1.性質判斷換質推理(1)含義:通過改變已知性質判斷的“質”而得出一個新判斷的推理,又稱換質法。 (2)目的:使表達更為適當和靈活。 (3)形式:肯定判斷形式轉換為否定判斷形式,或者否定判斷形式轉換為肯定判斷形式。 (4)規則:①不改變前提判斷的主項和量項;②改變前提判斷的質; ③找出前提性質判斷中與謂項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為結論性質判斷的謂項。 (5)方法:第一步,主項和量項不變 。聯項“是”改“不是”,“不是”改“是”。 第二步,謂項改為與其相矛盾的概念。2.性質判斷換位推理:(1)含義:通過改變已知性質判斷的主項和謂項的位置而得出一個新判斷的推理,又稱換位法。 (2)目的:從不同方面加深對事物的認識。 (3)形式:把性質判斷的主項和謂項的位置進行互換。 (4)性質判斷的主項和謂項的周延性情況:主項或謂項周延 一個性質判斷斷定其主項或謂項所反映的全部對象主項或謂項不周延 一個性質判斷沒有斷定其主項或謂項所反映的全部對象(5)規則:①不改變前提判斷的聯項; ②將前提判斷的主項和謂項的位置互換; ③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項,換位后也不能周延。 (6)方法:第一步,不改變聯項,主項和謂項的位置互換。 第二步,前提中不周延的項,換位后也不能周延。 (7)應用:可以將換質法和換位法結合起來運用,正確運用這種推理結構,不僅可以起到變換語句形式或語氣的作用,而且可以起到調整或強調認識重點的作用。 三段論推理1.含義:是演繹推理的一種重要形式,是以兩個已知的性質判斷為前提,借助一個共同的項推出一個新的性質判斷的推理。 2.規則:一個形式結構正確的三段論只能有三個不同的項;中項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前提中不周延的項在結論中不得周延;兩個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結論。 3.意義:只有熟知其推理的規則,才能自覺地避免這類推理中的邏輯錯誤,進而揭露詭辯,維護真理。 易錯提示1.只要正確運用性質判斷,就能對對象有較為全面的把握。答案:×解析:人們認識事物,首先要判斷它們是什么或者不是什么,這就需要運用性質判斷。事物除了有某些性質外,還與其他事物有多種關系。人們在認識客觀事物的過程中,既要認識事物的性質,也要認識事物之間的關系,這就需要運用關系判斷;認識事物,只有既弄清對象的性質,又了解對象之間的關系,才能對對象有較為全面的把握。2.只改變前提性質判斷的質就能夠從所給真實前提必然地推出真實的結論。答案:×解析:要使換質推理能夠從所給真實前提必然地推出真實的結論,必須遵守以下規則。第一,推理時不改變前提判斷的主項和量項。第二,改變前提判斷的質,即把肯定判斷變為否定判斷,把否定判斷變為肯定判斷;第三,找出前提性質判斷中與謂項相矛盾的概念,用它作為結論性質判斷的謂項。3.性質判斷換質推理就是把肯定判斷變為否定判斷。答案:×解析:性質判斷換質推理不僅是肯定判斷變為否定判斷,還包括把否定判斷變為肯定判斷。除了改變前提判斷的質,還要把謂項改為與其相矛盾的概念。4.三段論的一般規則就是:只能有三個不同的項,中項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答案:×5.三段論中,兩個否定前提可以得出結論。答案:×解析:三段論中,如果兩個前提都是否定的,那么,無論是哪種情況都不能得出結論。例如,“健康不是錢能買到的,真愛不是錢能買到的”,從這兩個否定前提,我們既不能必然地得出“真愛不是健康”這個結論,也不能必然地得出“真愛是健康”這個結論。深化探究1.下列三段論推理是否有效,并分析原因。“艾滋病不是源于中國,肺炎不是艾滋病,所以肺炎不是源于中國”。2.“凡滯銷商品都不是受消費者歡迎的商品,因為,沒有一件質量差的商品不是滯銷商品,而受消費者歡迎的商品都不是質量差的商品。”這個推理屬于何種推理?是否正確?為什么?隨堂訓練1.下列推理有效的是( )A.他是非黨員,所以他不是黨員 B.他不是老年人,所以,他是年輕人C.團員是青年,所以,青年是團員 D.有的干部不是黨員,所以,有的黨員不是干部2.“鐵是金屬,所以,鐵是導電體。”這個推理是( )A.換質法 B.省略大前提的三段論C.換位法 D.省略小前提的三段論3.反映一類事物的觀念是普遍概念,普遍概念是反映一類事物的觀念,所以,普遍概念是普遍概念。以上三段論之所以錯誤,是因為它違反了以下哪些推理規則( )A.一個三段論只能有三個不同的項 B.中項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C.前提項中不周延的項在結論中不得周延 D.兩個否定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結論4.對三段論認識正確的是( )A.三段論的大項和小項在前提中有直接聯系B.三段論只有一種形式結構C.三段論的形式結構中,有正確的,也有不正確的D.一個三段論可有三個或三個以上的項5.所有想當律師的人必須學法學,所以,他們都要學法學。為使上述推理成立,必須補充以下哪項作為前提( )A.他們有些想當律師 B.他們都想當律師C.所有學法學的人都想當律師 D.有些學法學的人不是律師參考答案深化探究1.答案:此三段論推理無效。因為兩個否定的前提不能必然推出結論。這個三段論的兩個前提都是否定的,中項與大項、小項都是排斥的不相容關系,起不到確定大項與小項關系的媒介作用,由前提到結論沒有保真關系。解析:本題考查三段論推理的相關知識。要求對三段論推理的規則有準確的理解,要深入分析原因。2.答案:這是一個三段論推理;推理不正確;違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項在結論中不得周延”的規則,犯了“小項不當擴大”的錯誤。解析:這個推理包括了三個簡單判斷,首先,根據關聯詞“因為”的位置,可知“凡滯銷商品都不是受消費者歡迎的商品”是推理的結論;“沒有一件質量差的商品不是滯銷商品”“而受消費者歡迎的商品都不是質量差的商品”是推理的兩個前提。其次,“沒有一件質量差的商品不是滯銷商品”是一個特殊句式,轉變為規范句式“所有質量差的商品是滯銷商品”即全稱肯定判斷。兩個前提包含了一個共同的項,即“質量差的商品”,由此可以斷定這是一個三段論推理。分析這個三段論,小項“滯銷商品”在結論中周延了,在前提中未周延,犯了“小項不當擴大”的錯誤。隨堂訓練1.答案:A解析:A符合換質推理規則,應入選。B中老年人與年輕人是具有反對關系的概念,不是具有矛盾關系的概念,其推理不符合換質推理規則,應排除。C、D違背換位推理規則,C前提中“青年”不周延,結論中周延了;D前提中“干部”不周延,結論中周延了。2.答案:B解析:在該推理中省略了大前提“金屬是導電體”,則該推理可以補充完整為:金屬是導電體,鐵是金屬,所以鐵是導電體。故排除A、C、D,選B。3.答案:A解析:該三段論只有兩個概念,違反了一個形式結構正確的三段論只能有三個不同的項,錯誤,A正確。4.答案:C5.答案:B解析:補充B到題干,可得:所有想當律師的人必須學法學,他們都想當律師,所以,他們都要學法學,故B正確。如果補 充A到題干所構成的三段論就犯了“小項不當擴大”的邏輯錯 誤。補充C到題干構成的三段論就會違背“一個形式結構正確 的三段論只能有三個不同的項”的基本原則。補充D到題于構 成的三段論就會違背“前提有一否定,結論必是否定”的原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